蟒河茱萸万山红
2017-07-12刘国信
刘国信
首届中国蟒河“万山红遍茱萸文化节”于2016年10月下旬盛大开幕。为期一个月的茱萸文化节以“遍插茱萸登高处,祛灾祈福万山红”为主题,进行思乡茱萸揭牌、茱萸采摘体验、老中医义诊、地方农特产品展览、登高祈福等活动,同时成立茱萸文化研究会,启动众筹精准扶贫,同步开放桑林—树皮沟骑行、桑林—辉泉—花园坪徒步行、桑林—钓鱼台—押水越野3条茱萸观光体验线路。
蟒河镇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境内不仅有著名的国家4A级蟒河自然风景保护区,而且还是国内著名中药材山茱萸的主产地之一。山茱萸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其药用价值很高,具有补肝益肾、补中益气、强健筋骨、延年益寿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山茱萸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抗氧化功能,可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及其并发症,最新报道其还有抗癌、抗艾滋病毒的新功效,是广受欢迎的中药养生保健品。
山西省阳城县作为全国山茱萸四大产区之一,是我国山茱萸产地纬度最北的一个产区,由于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山茱萸干物质积累多,无霜期也比陕西四川交界的秦岭、安徽的大别山、河南的伏牛山这几个地方长,且产地矿产丰富,土壤结构独特,所产山茱萸颜色深红、质量上乘,化学有效成分含量高,尤其是马钱苷、熊果酸含量居全国第一,属山茱萸之上品,素有“阳城红” “华萸”之美誉。在第三届中国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论坛上,阳城县被授予“中国绿色生态山茱萸示范县”。
据了解,阳城山茱萸主产区集中在该县南部山区,中心基地在蟒河镇著名的国家级蟒河自然保护区内,大基地在南部六个乡镇,由于山茱萸主产区呈长廊形地带,号称“阳城红百里长廊”。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所描写的情景就源于此地。目前,全县山茱萸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产值上亿元。其中,蟒河镇山茱萸种植总面积达到8500亩,年均鲜果产量8000吨,烘制山茱萸皮1350吨,年产值达到2600万元。
山西是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由于具有适宜的产地小气候与优越的区域地理条件,不仅道地药材资源丰富,是全国著名的中药材主产区,而且历史上名医辈出,名方荟萃,具有发展中医药广厚的人文历史渊源和明显的资源优势。阳城古称濩泽,自古人杰地灵,农耕文化底蕴深厚,特色农产品甚多,中药资源比比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紧紧抓住市场机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阳城县将中药材种植作为重要产业振兴工程狠抓落实,秉承“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思路,在提質、增效、转方式上下足了工夫,紧紧围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通过“三品一标”品牌创建带动,推行基地化建设、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中打造中药材、蚕桑、干鲜果、小杂粮、食用菌等现代特色产业,有效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蟒河镇积极响应上级“转调”思路,充分利用传统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依托国家4A级自然风景区和山茱萸资源的特色优势,不断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千方百计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同步开发的“三品一标”产品闻名遐迩,逐步成熟的采摘节、赏花节、品味游、体验游、养生游已成为重要平台。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蟒河山茱萸被认证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种植基地被认定为全国绿色产业化示范基地。山茱萸在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获金奖称号,出口日本和东南亚,获得很高的声誉。目前,在加工生产山茱萸肉的基础上,蟒河镇已经开发出山茱萸酒、山茱萸茶、山茱萸糕、山茱萸保健枕等系列养生保健产品。首届茱萸文化节的举办,将为该镇乡村旅游和山茱萸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
(作者联系地址:山西省阳城县南环路畜牧局 邮编:0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