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由“道”生到“和”的境界

2017-07-12倪策平

关键词:道生老子阴阳

摘 要: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用“道生万物”表达其玄妙的哲理。他指出“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强调阴阳的调和,反对追求某方面的极端。老子提出的“道”与“和”的观念相互交织与补充,升华了单纯的“和”的思想,使得其适用面更广,并且形成了以他为始祖的一套道家体系。老子认为,“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但“道”和“德”并不干涉万物,而是顺其自然。“德”是“道”的化身,是“道”的人世间的具体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介绍了“道”的由来:“道”最初的意思是道路,之后逐渐引申发展出了道理的含义,用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演化,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紧接着概述了老子“道”理论的衍生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道”这种无形之物衍生出有形的“一”,然后再从单个的“一”分裂成为相互对立的“二”;接下来,相互对立的两者相互作用,由“二”到“三”,由对立的两个事物衍生出多个事物;然后,老子引进了“冲气”与“和”来解释道生万物的原理以及它所带来的启示。最后,由上述的思想向更高的境界过渡,即“和”,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老子认为,虽然世界的自然万物中存在着很多相互矛盾的对立体,并且这些矛盾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但最终还是要归于一体的。所以,他一再使用“一”,也表明他认为矛盾和对立总要归于统一,即达到所谓“和”的境界。

关键词:老子;道;和;生;冲气

Abstract: Laozi explained the universe evolution with “Tao”, and interpreted the universe philosophy as “Tao generates everything”. He pointed out that “Tao” is “No command,but natural”, so “man must conform to the earth, earth to heaven, heaven to Tao and Tao to nature”. He emphasized the harmony of yin and yang, opposed the pursuit of an extreme of a particular aspect. The interweaving and supplement of Lao zis ideas “Tao” and “He” enrich the connotation and broaden the application of “He”, and thus constitute the foundation of the Taoist system. Lao zi held that “Tao” generates and “De” breeds all beings, but they do not interfere with anything. “De” is the embodiment and the concrete effect of “Tao”.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origin of “Tao”. Its original meaning, “road”, gradually extends to refer to “reason”, used to mean the regularity of things. The evolution in meaning has gone through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en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rivative process of Lao zis theory: “Tao” is the originator of undivided universe; the universe gives rise to Yin and Yang which give rise to heaven, earth, and people, and they give rise to all the worldly things. From “Tao”, the invisible thing, derives the tangible “one”, then from the single “one” derives the opposing “two”, and then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wo” derives the “three”, and finally come all things. Lao zi introduced concepts of “Chonqi” and “He” to explain the principles of Taoism and its revelation. “He” is a higher level of ideology, and the most critical idea of “He” is the harmony of man and nature. Lao zi held that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contradictions in all beings of the world, they are interdependent and can transform to each other; ultimately, they are to be integrated. Therefore, Lao zi repeatedly employed the concept of “one”, suggesting he believed that contradictions and opposites will be finally replaced by unity to achieve the so?called “He”.

Key words:Laozi; Tao; He; generation; Chongqi

一、道:老子哲学思想的内核

道家老子的思想核心“道”,他的整個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而展开的。自《道德经》第一章起,老子就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正所谓:“道常无名、朴。”(《老子》第三十二章)作为宇宙的本源,“道”是不同于其他一切事物的,无名而质朴。但是,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个形而上的“道”不与自然和人生发生关系,它只是一个架空的概念。所以老子提出,天地万物是基于“道”的,“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老子》第三十四章)。这一说法,说明了万物依存于“道”的关系,但是,老子进一步认为,虽然万物依存于“道”,但是“道”却并不管理万物,正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道”看上去并无作为,实际上它渗透到事物的细微之处,与万事万物并存,所以“无为”的同时“无不为”。这里,老子所说的“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依“道”而为所产生的效果。这和第三章所说的“为无为,而无不治”的意思相通。“为无为, 而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世间万物,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道的。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前进;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违背了“道”。万事万物无非依存于天地之间,所以老子又提出:“天乃道,道乃久。”(《老子》第十六章)说的就是,天地法则必须符合“道”,只有符合了“道”才能够长久。为何会这么说呢?《道德经》的第二十五章给了我们解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认为,由人到“道”,都是一级一级地向上效法。天地法则取之于“道”,那必然符合于“道”。天地取之于道,万物生于道,故老子云:“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老子》第六十二章)老子就认为,即使是“不善”的人,利用“道”也能够保全自己。而对于违背“道”的结果,老子也叙述得十分清楚,即“不道早已”1(《老子》第三十章),不顺从“道”就会早早地消亡。可以说,这些都是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单从“道”来阐述“道”本身,然而,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

老子的后半部分称之为“德经”,其认为“德”的内容是由“道”来决定的,即“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老子》第二十一章)“德”总是被摆在了“道”的后面,正如生育一般,总是先“生”出来才有物可“育”,所以就有了“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五十一章)。王弼对此的解释是:“不塞其原,则物自生,何功之有。不禁其性,则物自济, 何为之恃。物自长足,不吾宰成,有德无生,非玄如何。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 出乎幽冥。”2老子认为,“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但“道”和“德”并不干涉万物,而是顺其自然。“德”是“道”的化身,是“道”的人世间的具体作用。万物由“道”产生,在“道”生万物之后,又存在于万物之中,成为万物各自本性的基础,万物再依据各自的本性而发展成为独特的存在,最后由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使各物生长成熟。老子将万物的生长需要依据的规律称之为“道生之”。而这些规律于之于万物生长的具体运用,老子称之为“德畜之”。在这之后,老子总结道:“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3(《老子》第五十一章)这指的就是对自然界规律的依据与运用,而不是被什么主宰者加以命令和安排的。这种现象就被老子认为是自然的状态,所以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从而我们可以知道,道之创造万事万物,并非出于主观意识,也不具有任何目的,不占居、不主宰,万事万物的生长、发育、繁衍完全顺其自然发展。这就是“道”在作用于人类社会时所体现的“德”的特有精神。

二、“道”生:阴阳和合而生万物

(一)“道”生缘起

“道”最原始的涵义指的是道路,之后逐渐引申发展出了道理的含义,用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演化,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早在《易经》中有云,“复自道,何其咎”(《小畜》),“履道坦坦”(《履》),“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复》),都为道路之义。之后的《黄帝内经》中有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更晚些的《尚书·洪范》中说:“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其中所提到的“道”,已经有正确的命令和法度的意思,这就说明了“道”的概念已由具体的事物开始向抽象化发展。春秋时,《左传》曾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和“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之说。这里的“道”就已经带有规律性的意思了。此时,道的概念已逐步上升为哲学的范畴。到了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并以此为根据创立了学说,成为了道家的创始人。而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本质的探求与解释只到了“天”这个概念,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几乎没有涉及。到了老子,才开始探求“天”的来源,提出了“道”的概念。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1就是说,老子认为万物的本源乃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勉强把它称之为“道”,再勉强命名为“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返回本源。这就是老子“道”思想的由来。

(二)“道”生过程

“道”生万物,在老子的哲学里是确定无疑的。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道”这种无形之物衍生出有形的“一”,然后再从单个的“一”分裂成为相互對立的“二”;接下来,相互对立的两者相互作用,由“二”到了“三”,也就是由对立的两个事物衍生出多个事物的过程;最后,由“三”到了万事万物,无穷无尽。按照老子的说法,“道”生万物,是一个由一而二、二而三、三而万物的逐渐增多的增长过程,亦是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有限到无限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整个过程无穷无尽,没有终点。究其原因,是中国传统的先哲通过对万物生成过程的观察,从而由此所形成的思维范式是“生生不息”“生生不已”“日新又日新”等。所以,这万物的“万”字,并非是确指,而是无穷多的代名词。

老子用“一、二、三、万”的自然实数加法来描述“道生万物”,其目的是用深入浅出的话语来表达“道生万物”的玄妙哲理。但是,对于它的认知,若仅仅停留在字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如此这般,也只能是对“道生万物”所蕴含道理的浅尝辄止,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了。其实,老子对于“道生万物”这个哲学上的基本问题,有着更深刻的解答。他紧接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之后,又说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老子引进了“阴阳”二气这两种哲学上的基本范畴来说明“道”之所以生万物,乃是经由阴阳二气而生的。老子将这一思想极大地推广,以至于到了产生万物。他认为万物之所以产生,其内在结构与动因,就是万物无一例外地都是由“阴”与“阳”这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不断互动的结果。

(三)“道”生万物

牟宗三曾经说,道与万物的关系是 一种“境界”关系。他说:“ 不能客观地说客观世界有个东西叫无来创生万物,而要收进来主观地讲,靠我们无限妙用的心境,随时有徽向性,由徽向性说明客观事物的存在。”1还说,道是“内在的”,“具体的运用一定和万物连在一起说”2。这里的“徽向性”和“具体的运用”就是“德 ”。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子的“体用一原”是心与物的一原,是主体与客体的混溶。

那么,“道”是如何通过阴阳二气来生万物的呢?老子引进了“冲气”来说明这一点。什么是“冲气”?根据冯友兰先生的理解,照后来《淮南子》所讲的宇宙发生的程序来说,在还没有天地的时候,有一种混沌未分的气,后来这种气起了分化,轻清的气上浮为天,重浊的气下沉为地,这就是天地之始。轻清的气就阳气,重浊的气就是阴气。在阴阳二气开始分化而还没有完全分化的情况中的气,就叫做冲气。“冲”是道的一种性质,“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老子》第四章)。这种尚未完全分化的气,与道相差不多,所以叫冲气,也叫做一。3那么,“冲气”和阴阳二气有什么关系?“冲”字,原本写作“沖”,二者相同。《说文》说:“沖,涌摇也。”沖义,为水动摇的样子。“冲气”,有较多的论者将它解释成“虚气”。例如任继愈说:“冲气,冲虚的气,肉眼看不见的气。”4但是,蒋锡昌认为不妥。他说:“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之‘冲当作‘盅,此‘沖当从本字。《说文》:‘盅,器虚也;‘沖,涌摇也。二谊不同。道之盈虚,譬之以器,故用‘盅;阴阳精气,涌摇为和,故用‘沖;此其别也。”5可见,“冲气”与阴阳二气关系密不可分,内含有阴阳二气,它本身就是由阴阳二气共同构成;但它又是一种特殊状态下的阴阳二气,即阴阳二气处于相互交冲与激荡的状态。仅就这个意义而言,它又是不同于一般的阴阳二气的一种气体,这种极具个性特色的阴阳二气,就可以称之为“冲气”了。1

《易经》中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说。其中太极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它混沌未开,浑然一体,无所谓两仪,亦无所谓阴阳。阴阳既相对立又相互统一融合。正因为它们这一特性,我们才能将它们糅合在一起,成为“和气”,天气阳而地气阴,万物生于天地之间,自然带有阴阳二气。万物之所以生,是因为阴阳相和而成的和气所致,和气使得万物得以安宁而生生不息。

“道”通过阴阳二气相互交冲与激荡而生万物。简而言之,即通过“冲气”来生万物。冲字左边是水、右边是中,意思是阴阳二者像水一样融合在一起,而不是机械地拼凑在一起。比如阴阳鱼这个太极图,阴与阳的分割线不是一条硬邦邦的直线,而是一条柔和的曲线。阴阳就像水一样,是一种流动,也是一种变化,即阴阳圆融。阴阳二气,如果不相互交冲与激荡,仅仅是单阴独阳,是无法生出万物的。正如《易经》上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只有当阴阳二气经过相互交冲与激荡,并且达到了“和”,即“和谐”“平”“平衡”的状态时,才能产生出新生事物,生生不息;日新又日新,就能产生出万物。而关于“和”历来又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阴阳合和的均调状态。如《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出乎地,两者交通陈和而物生焉。”又如《淮南子·天文训》说:“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照这样说来,“冲气以为和”应指阴阳合和的一种状态。吴澄清便说:“‘和,谓阴阳均而不偏胜。”另一种说法也认为除阴阳二气之外还有另一种气,叫做“和气”。如高亨说:“‘冲气以为和者,言阴阳二气涌摇交荡以成和气也。”然而,不论是第一种说法还是第二种说法,无论指这“和”的状态还是所谓的“和气”,都是指阴阳二气的“和”。

所以,老子所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全句完整意思是说,万物之所以产生,就是由于构成万物的阴和阳的二气,彼此互动、相互交冲与激荡达到了“和”的状态时,就形成新的和谐的统一体,即形成了新事物;天长地久的生生不息,就会源源不断、无穷无尽地产生出万物。由此可见,老子的“道生万物”说,其实也就是“和气生万物”说。2“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老子认为道的本体是空虚无形的,是万物的根源。掩藏自己的光芒,化解万物的纠纷,柔和自己的光辉,使自己和万物混为一体,这就是老子的“道”之中所表现出的“和”的部分。“道”这一高深莫测的东西,与万物混为一体,无比和谐,其中“和”所起的作用不可或缺。正所谓“夫唯不争,故无尤”,正因为“不争”所以才能和气,故而“无尤”。老子十分强调事物的有机调和。《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过多的颜色使人眼花缭乱,过多的音调让人听不清楚,过多的滋味使人难以分辨。这就说明了,没有“和”在其中起作用,再多再好的事物也只是一味地走在一起,而不注重调和,只会让人心生厌恶而已。同样,老子也强调阴阳的调和,反对单纯追求某种极端。正所谓:“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这句话是说,事物强盛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衰弱,究其原因就是违反了“道”,所以提前衰老,甚而提早结束其存在。如果不重视“道”中所包含的阴阳和谐,只是一味地追求某种极端,某一端的“强”就会使得阴阳失衡,从而使得事物无法往好的方向发展。

三、“和”的境界:天人合一

我们所存在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而思维反映存在,所以思维也应当是不断变化的。物质与人以及物质之间是和谐统一的。

在老子看来,天乃是自然,人亦是自然的一部分。正如庄子所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对自然的干涉与约束,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其最终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我国古代先哲认为,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的元素相互结合、相互“和”“和谐”在一起,相互达到平衡状态时而形成的。老子思想理念的核心“无为”,也与“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所谓:“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道”通常没有固定的名字,他最初虽然很小,但是最终天下没有不臣服的。这就充分表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如果能依照“道”治理天下,顺应自然的话,百姓就会自然归附于他。“无为”的观念,可以说是《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有为”的祸害已经非常严重了:“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注释及评价》第七十五章)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如果仅仅将“无为”理解成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那就与老子的本意大相径庭了。蒋锡昌在 《老子校诂》 中对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采取了不同寻常的注解方式:“‘道常者,道之真,一章所谓‘常道也。‘无为者,言其体;‘无不为者,言其用。”1这种体用分开的理解方式,应当是更加接近老子的本意的。“道”是顺应自然的,即所谓的“无为”,但实际上,世间万物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如果能坚持这种“道”,即顺应自然的“和谐”,万物就会自动驯化,而后所催生出的欲念都会被镇压安抚,最终达到“和”的境界,天下也就将自己安定。“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老子阐述了大道之广泛,即使是相对立的两面中都有它;天下万物都依赖它生长,但它却不发布命令。这又体现了“道”中所蕴含的“和”的部分。“功成而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与万物和谐相处,虽然万物诞生于“道”,但是“道”却并不做万物的主人。老子又提到“常无欲”,就是指以和谐的态度去与万物相处。最终,“万物归焉然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万物会归附于它,无形中达到了“和”的境界,因此才是真正的强大。

老子的“道”作为“天地之始”“萬物之母”“众妙之门 ”(《老子》第一章) ,不存在什么偏向,有着无限多的两重性,因此,它既囊括了所有的“对立”,又集中了全部的“统一” ,还包容了一切的“规律”。所以,“道”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是世界的本体,又是自然的规律;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既是虚无的,又是实在的;既包含了万物,又存在于万物之中。1

虽然世界的自然万物中,存在着很多相互矛盾的对立体,并且这些矛盾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最终还是要归于一体的。所以,他一再使用“一”,也表明他认为矛盾和对立总要归于统一,即达到所谓“和”的境界。正所谓,大道和生,而后生万物。对立物相互依存,最终要归于和谐统一。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围绕他所预设的“道”而展开的。数千年来,老子的“和”与“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思想是否还有价值呢?答案是不容置疑的。笔者认为老子由“道”衍生出的“无为”与“和”的思想,包含着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包含着对社会的有益启示;它要求人们树立一种超脱的忘我的思想境界,无私无欲,利于他人。因而,老子的思想不仅有存在的价值,还需要继续发扬。

[作者简介:倪策平,安徽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张月红)

猜你喜欢

道生老子阴阳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服药先分阴阳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Yin and Yang: Finding Balance and Understanding
法于阴阳
道生说法,顽石也点头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