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重组深水区
2017-07-12谢九
谢九
随着央企数量即将进入两位数时代,央企的重组开始真正进入深水区,整合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6月29日,国资委发布公告称,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至此,我国的央企数量从102家降至101家,如果考虑到正在停牌的中国神华和国电电力即将到来的重组,央企数量将很快降为100家,距离两位数时代只有一步之遥。
事实上,这一进度其实已经大大慢于预期。早在2010年,时任国资委主任的李荣融就曾表示,要加快中央企业重组和调整步伐,年内要把中央企业调整到100家以内,未来几年的目标是调整到50家以内。但事实上时至今日才接近央企数量百家以内的目标。
最近几年以来,央企重组虽然看上去轰轰烈烈,但其实进度已经大大放缓。国资委2003年成立以来,中央企业的数量为196家,到2010年,央企数量降为120家,在7年时间里有76家央企被兼并重组,应该说这个速度还是相当之快。但是在经过前期大规模重组之后,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央企重组的步伐开始明显放缓,截至2016年,央企数量降为102家,6年时间里只减少了18家。
最近几年央企重组的数量虽然减少,但是重组的规模和级别却大大提升,尤其是从2015年以来,以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为标志,央企巨无霸之间的重组开始成为常态。继南车和北车合并为中国中车之后,2015年發生的巨无霸重组还有:国家核电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合二为一,重组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五矿集团与中冶集团实施重组,中冶整体并入五矿;中国远洋与中国海运合并为中远海运;中国外运长航整体并入招商局。2016年发生的巨无霸重组有:宝钢与武钢重组成立中国宝武集团,中纺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中国国旅整体并入港中旅,等等。不难看出,自2015年以来,央企之间的重组几乎都可以称得上是巨无霸之间的联合。
去年7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为深水区的央企重组提供顶层设计。《意见》指出:“近年来,中央企业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与重组,布局结构不断优化,规模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各项改革发展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总的来看,中央企业产业分布过广、企业层级过多等结构性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资源配置效率亟待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亟待增强。”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央企数量已经降至100家附近,但央企重组并不会就此停滞,预计未来还会大规模推进,巨无霸式的重组还将不断出现。
央企在深水区的重组,可能会为A股市场带来新的热点。当年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重组合并,使得这两家公司的股价大涨7倍,其余巨无霸央企的重组,股价也都有着可观的收益。重组概念一直是A股市场长盛不衰的题材,巨无霸央企的重组更是如此,提前布局央企重组,始终是投资者乐此不疲的寻宝游戏。
未来央企重组可能主要遵循两条主线,第一条主线着眼于国际市场,为了提升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那些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央企,未来强强联合的可能性很大。随着我国央企参与国际市场的力度越来越大,在很多行业,央企在全球市场上成为主要的竞争对手,彼此之间的内耗过大,最终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整体战略利益。比如2015年合并的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之前,两家公司经常在全球市场上彼此大幅杀价,二者合并之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大增强。目前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央企主要来自高铁、核电和基建行业,高铁行业的南车和北车已经实现合并,核电行业的国家核电公司和中电投也完成了合并,相比之下,建筑行业的重组大幕还没有拉开。随着“一带一路”渐入高潮,建筑类央企在未来将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如果不能实现有效整合,很有可能重演当年南车和北车之间恶性竞争的局面。
目前我国建筑类央企主要有8家,中国电建、葛洲坝、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核建、中国中冶和中国化学,这8家央企虽然各有所长,但在具体业务上还是有很大的重合,随着未来“一带一路”在境外市场逐步展开,彼此之间的竞争还是在所难免,从国家整体战略的角度来看,建筑类央企之间还有很大的重组空间。仅从数量上来看,一个行业存在多达8家央企,在目前大幅压缩央企数量的大背景之下也并不多见。
第二条主线是国内市场,主要是那些产能过剩、经营困难的央企,通过上下游的重组打造全产业链,理论上而言,可以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这条主线主要集中于煤炭、电力、冶金等行业。宝钢和武钢、五矿和中冶之间的合并都可以归于此类,不过随着近期中国神华和国电电力停牌,这个领域的重组似乎开始有了新的思路。
无论是2015年的五矿和中冶,还是2016年的宝钢和武钢,这两起重组都是行业之内的合并同类项,而2017年中国神华和国电电力的重组,则是上下游行业之间的跨界重组。对于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而言,同行业内的巨无霸重组更多是达成了规模叠加的效应,对于去产能的效果可能并不明显,而通过上下游之间的合并,则更能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发展煤电联营的指导意见》,称发展煤电联营,有利于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煤电合作机制,缓解煤电矛盾,促进绿色循环发展。煤电联营是指煤炭和电力生产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资本融合、兼并重组、相互参股、战略合作、长期稳定协议、资产联营和一体化项目等方式,将煤炭、电力上下游产业有机融合的能源企业发展模式,其中煤电一体化是煤矿和电厂共属同一主体的煤电联营形式。
此次中国神华和国电电力之间的重组,显然就是为了响应煤电联营的号召。目前我国煤炭和电力的央企名单中,电力央企主要是五大发电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中国国电、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煤炭央企主要是中国神华和中煤集团这两大寡头。在此次中国神华和国电电力重组之后,预计还有更多的整合在五大电力企业和两大煤炭企业之间展开。
随着央企数量越来越少,剩下的央企几乎都是行业的巨无霸,继续推进重组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首先是重组企业的规模越大,对现有利益的触动也就越大,面临的阻力也就更多;其次,不同于此前大企业对小企业的合并,巨无霸之间的重组,彼此之间如何实现更好的协同效应,难度也会成倍上升,否则,强强联手可能反而会形成“1+1<;2”的效果;最后,央企之间的整合还需要考虑如何避免损害消费者利益,从目前来看,央企之间的整合主要针对海外市场以及过剩产能,主业涉及国内消费者的央企整合尚没有展开,如果下一步的央企整合推进到电信行业,将会和国内消费者的利益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