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语文本真的“四宜”“四忌”
2017-07-12谢秀琴
谢秀琴
[摘要]“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语文教学应如何返璞归真,实现语文的有效教学?笔者认为需懂取舍,讲“四宜”,顾“四忌”。具体应做到从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宜“纵观全局”,忌“管中窥豹”;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宜“归正守丘”,忌“买椟还珠”;语文教学环节的设计宜“提纲挈领”,忌“通首至尾”;语文教学过程的实施宜“量体裁衣”,忌“目中无人”。这四个方面是笔者对语文教学取舍之道的一孔之见,力求能够简化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语言;交际工具;语文素养;阅读训练
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每次上课总感觉内容太多,40分钟太短;教师太忙,学生太累。归根究底,是因为语文背负了太多的使命,一节课里大到发展思维,传承民族文化;小到积累词语,学会语言运用,一个不落。这种教学看似丰盈热闹,实则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语文教学要回归本真,实现有效教学,就要懂得取舍,做到“四宜”“四忌”。
一、宜“纵观全局”,忌“管中窥豹”
语文教材的编写都有一定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教师只有根据《语文课程标准》钻研整套教材,关注文本所在教材中的具体位置,才能明确单元的训练重点、编者意图和思想内涵;了解册与册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确定每个学期、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核心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对教学目标进行取舍,实施教学。
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为例,25篇课文中写人的占了13篇。如何安排这13篇课文的教学,需要教师要有“全局观”。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同是写人文章,它承载的教学任务却不大相同。
从单元主题看,这些课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侧重点不一样。《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第一单元“心中有祖国”的两篇课文;《最后的姿势》《船长》等属于“人间真情”单元主题;《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在第三单元“奋斗与生存”中;《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安排在“民风民俗”单元;《钱学森》等课文集中于第六单元“名人风采”。
从表现手法看,这些课文的言语训练点也不尽相同。以《船长》《鞋匠的儿子》这两篇课文为例,同样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高尚品质,但相比之下《船长》一文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的描写,更适合将人物对话的训练作为重点;而《鞋匠的的儿子》一文不仅写出了他的三段演讲,还通过参议员态度变化来表现林肯的宽容和谦虚。因此,品悟人物的三段语言以及正侧面描写的学习和运用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再将本册《鞋匠的儿子》一课与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进行纵向对比,同样是正侧面描写,前者是通过在场人物的表现来烘托人物的语言魅力和人格魅力,而《天游峰的扫路人》却是通过天游峰的高、陡、险来反衬扫路人的辛苦,对于阅读和片段练习来讲又是一个变化和提升。
通过对比,教师才能做到胸有全局,读懂、吃透教材,才能领会编者意图,运筹帷幄,聚焦目标,化整为零进行有效教学。
二、宜“归正守丘”,忌“买椟还珠”
何谓语文?《语文课程标准》这样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言”和“意”,前者是语文的外在形式,体现了学生听说读写等知识、能力素养和智慧的形成和发展;后者著眼于言语的内容和意义——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情、意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语文教学要瘦身,就得去除繁杂,牢记语文姓“语”的本位思想。
苏教版第九册《艾滋病小斗士》一文,叙述了身患艾滋病的黑人儿童恩科西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跟他一样患艾滋病的病人的感人故事。一位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恩科西的顽强不屈,在教学第二课时花了将近20分钟交流和介绍了关于艾滋病、红丝带的资料和故事,留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却只是匆匆十几分钟,课堂看似一顿饕餮大餐,学生似乎也收获了不少课外知识,可关注学生整堂课的学习状态,他们从中学习到了别人的言语了吗?训练了自己的言语了吗?能够自如运用言语了吗?这样因“意”而“意”,忽略了语文的本身是语文教学的宗旨,答案显而易见。
同样是这课的教学,另一位教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重点抓住文中 “竟然”“坦然”和“依然”三个词展开,一咏三叹,引导学生回到课本,回到语文作为言语训练载体的轨道,这种种“豆”得“瓜”、读“言”悟“意”的做法,不仅让恩科西“小斗士”的形象深深地扎根在学生心中,而且字词句的训练和语感的训练也有了着落,实现了语文教学的双丰收。
三、宜“提纲挈领”,忌“通首至尾”
《三国志》中有句治国名言: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意思是说:天下就像人的身体一样,只要腹和心是充实的,哪怕四肢有病,也没什么。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只要能抓住文本的“腹”和“心”,提纲挈领,哪怕舍去一些段落和句子的教学,也不会产生任何不良的影响。
我们很多教材的中心句就是“腹”,就是“心”,这种句子容量大,与全文各个部分又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常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例如《詹天佑》一课,如果按传统教学方法从第一段开始,逐一而教学,就显得繁琐、臃肿,但如能抓住开篇“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个中心句,围绕“杰出”和“爱国”两个中心词展开教学,打破段落的框框,简化教学内容和程序,就能够使我们的教学变得轻盈和充实。
再如《轮椅上的霍金》第八段:“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既是点睛之笔,又起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教师可以将文本的结构特点与教学的切入点巧妙的融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长文进行“分割”与“链接”,使得长文不长,结构紧凑,脉络清晰,就能将课上出新意。
四、宜“量体裁衣”,忌“目中无人”
王荣生先生曾说:“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的选择离不开教学的主体——学生。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实际需求,真实情感体验、人生积淀以及语文素养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契合,让学生从中获得适合自己的、发展性的“得”。因此,教学中学生已经懂得的须“舍”;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得“舍”;不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要“舍”;教师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也可“舍”。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鞋匠的儿子》一课,作家林清玄主要借化解羞辱和化解分裂两件事来表现林肯的伟大形象。其中化解羞辱是个人生活中的插曲,化解分裂关乎国家民族统一的事业,一小一大,却同样是林肯光辉形象的表现。教学时,我考虑到由于学生对美国南北战争这段历史背景完全陌生,要让他们从化解分裂这件事中感受林肯人人平等的宽容品质不仅存在着较大的难度,而且对于单元重点、教学目标地完成也没有多大意义,于是我选择了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第一件事上,通过充分地读书、品味感受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而对“化解分裂”一事只是马放南山,一掠而过。从课后效果来看,尊重学生,从学生的需求考虑,大胆取舍的做法不仅让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学得扎实。
“多则惑,少则得。”语文教学只有从学生出发,简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才能还其语文本色,提高课堂实效。
参考文献:
[1] 陈温柔.问题设置法教学的几种技巧[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2] 骆强.让激情涌动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浅谈小组合作式语文课堂上的问题设置[J].教育教学论坛,2011,(17).
[3]杨荣田.问题设置的四个追求[J].文学教育(上),2010,(07).
[4]陈显声.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问题设置刍议[J].双语学习,2007,(11).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