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合作发展纾解香港政治社会问题

2017-07-12王齐龙

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大湾粤港澳香港

王齐龙

习近平来港期间所有讲话,都凸显了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希望

提升香港人作为中国人的意识。同时,也表达了国家会大力支持

香港的发展,希望香港通过参与国家的发展,来推动自身的发展

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监誓,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主要官员在林郑月娥带领下宣誓就职。

7月1日,在听取香港机场管理局主席苏泽光介绍完三跑道系统建设进度,以及香港国际机场对国家连接海外和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功能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身旁的新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即兴谈到,“香港明天会更好,再创辉煌,这都是我们看得见的一些前景。”

这是习近平3天视察香港行程的最后一站。期间,习近平还会见了梁振英、林郑月娥两任行政长官和新老两届特别行政区管治团队,检阅驻港部队,广泛接触香港社会各界人士。

在7月1日上午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后,习近平现场见证了香港、澳门和广东省及国家发改委共同签署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框架协议。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习近平来港期间所有讲话都凸显了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希望提升香港人作为中国人的意识。同时,也表达了国家会大力支持香港的发展,希望香港通过参与国家的发展,来推动自身的发展。

受阅口号由“首长好”改为“主席好”

6月29日中午,习近平一行乘坐的专机抵达香港国际机场。在与前来迎接的人员握手致意后,习近平随即在机场发表讲话。

“20年来,中央始终是香港发展的坚强后盾。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习近平说,“回顾这20年非凡历程,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此次随习近平抵达香港的中央代表团被认为是自1997年以来“规格最高”,有6名“副国级”以上官员随行,包括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范长龙等。

到香港的第二天,在驻港部队石岗营区举行的检阅仪式上,习近平乘坐一辆车牌号为“ZG-2017”的检阅车,依次检阅了驻港部队军乐队、三军仪仗队等由3100余名官兵组成的20个方队。当中还展示了防空导弹、轮式战车、武装直升机等100多件武器装备。

人们已经十分熟悉的受阅口号“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在此次阅兵中有所变化。受阅官兵在回应“同志们好”时,首次以“主席好”回应。

央视评论员在直播中称,口号由“首长好”改为“主席好”,突出了国家意识。

6月30日,中国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香港石岗军营视察并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讲话时,习近平以中国近代清朝政府割地赔款、割让香港岛等屈辱史作为开篇,谈到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后,才开创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崭新局面。

习近平还强调了香港在实践“一国两制”过程中坚守“一国”原则的重要性,要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在具体实践中,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正确处理特别行政区和中央的关系。”习近平说,“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表示,较之以往国家领导人的表态,习近平讲得“更加坦白、更加具体”,带出坚定“一国两制”、确立国家主权的信息。从国家的角度出發,将香港问题纳入国家大局和中国近代史来诠释,是为了回应近些年来香港社会中出现的“否定自己是中国人”和谋求“独立”“自决”等言论。

刘兆佳认为,中央一直都希望香港能就《基本法》23条立法,相信新任特首林郑月娥未来任期内能做好政治工作,为日后立法树立基础。而一旦香港真的出现危害国家安全的事态,中央绝不会袖手旁观。

“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苏州过后无艇搭。”当习近平在庆祝大会上用香港俗语勉励港人珍惜机遇、谋发展时,台下的听众会心笑了起来。

在此次视察行程中,习近平除了向香港社会、海内外、国际社会明确宣示了中央实行“一国两制”的初心不会改变,决心不会动摇外,其行程的另一个聚焦点放在香港未来发展的问题上。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经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张玉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香港回归20年来,不管是从经济增长、财政储备,还是从竞争力的排名、自由经济制度都受到肯定。

统计数据显示,从1997年至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增加至2.49万亿港元,财政储备由4575亿港元增加至9083亿港元,增长98.8%;外汇储备由928亿美元增加至3862亿美元,增长3.16倍;香港自1995年起连续23年获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并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

不过,张玉阁也指出,香港也存在发展的问题,没有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协同,贫富差距较大。高度服务化和金融化的产业结构,无法创造出丰富多元、上升空间良好的就业岗位。

香港贸易发展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在香港GDP中所占比重约为17.6%,但从业人数为24.59万人,仅占总就业人口的6.5%。

而像餐饮、旅游等服务业虽然吸纳了香港大量的就业人口,但工作薪酬增长缓慢,民众难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社会上层流动。这也导致了香港社会结构失衡,社会问题凸显。

在庆祝大会上谈及香港应如何落实“一国两制”时,习近平希望香港“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他表示,“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决香港各种问题的金钥匙。”

今年3月刚被写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的“粤港澳大湾区”,就是中央政府为应对香港未来发展问题做出的主要谋划之一。

此次香港新一届特区政府班子宣誓成立后,在习近平的见证下,香港新任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香港大学地理系教授王缉宪在《香港怎么了》一书中指出,外界时常将香港与同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做比较,认为新加坡至今保持制造业占GDP比重的18%左右,香港相对而言就显得产业“空心化”。但他还提出,如果从更大的地理因素考虑,即把深圳和香港看作一个都市圈,并将这两个GDP总量相近的城市的资料按照GDP比重加权后做一个叠加,就会发现这一双城实体的经济结构与新加坡高度相似,其中制造业占比为19%。

“作为一种城市群的生存,大湾区对香港来说非常重要,能变成香港的支撑系统,以及要素流动障碍较少的经济腹地。”张玉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在张玉阁看来,“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关税区和经济体,生产要素难以自由流动。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的制度安排,能尽可能地让包括人员在内的生产要素在香港和广東珠三角等地实现自由流动,让管治的影响降到最低。如此一来,可以让两地的发展差距缩小,包括经济体制、机制更为接近,能够为香港人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除了能为香港迎来区域内的机遇,也能迎来外部机遇。张玉阁表示,“一带一路”沿线,特别是东南亚、南亚,对粤港澳大湾区来说也是一种机会。粤港澳三地与当地有人文渊源和相互投资,如果香港的法律、会计、仲裁等服务业能和广东的实体制造业结合起来形成合力,要比香港在外部单打独斗要好得多。

刘兆佳也认为,发展的问题也涉及“一国两制”的贯彻实施。发展得好,很多香港的政治社会问题就会得到舒缓,也会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压制分裂主义。

猜你喜欢

大湾粤港澳香港
大湾区地产新定位
融入大湾区
解码粤港澳大湾区
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了“计划表”
大湾区提速
新机遇,新飞越
大湾石的鉴赏与收藏
香港ifc商场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