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慢香港
2017-07-12闵杰
闵杰
这次去香港采访,距离我上一次去香港,已经过了两年。两年没去的原因,想了半天,大概就是:找不出一个必须要去香港的理由。
在几年前,香港对于像我一样的内地人来说,是有不可替代性的:那几年,家里的日用品几乎全都是从香港扛回来的。在iPhone6之前,几乎每一款苹果手机,香港都是全球首发城市之一,比内地要早三个月。对于果粉来说,这也是必须要去香港的理由。
兩年后,这些都不足以成为再去香港的理由。家里日用品的来源地,从香港变成了日本,除了以往的化妆品、药品,范围还扩大到了电饭锅、马桶盖等所有能拎得动的电器。而内地一线城市也早已成了苹果手机首发城市,甚至大电商平台的价格,比号称自由港的香港,价格还要便宜。
而且,这两年中,内地城市的生活发生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变化: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模式。购物,扫二维码;出门有共享单车;手机没电了,还有共享充电宝。在手机上,几乎能搞定所有的事情。
但在香港,如果只带手机出门,会碰到很多麻烦。九记牛腩是香港非常著名的一家老字号,以各种特色牛腩著称,每次吃饭都要排起长龙。在某一天中午,我好不容易排了半个多小时,落座之后才发现,身上没有港币。而收银台前贴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只收港币!不收人民币!不能刷卡!
相对于内地的日新月异,香港的确变化不够快。必须承认的是,内地生活方式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在这方面,香港的确慢得有点像蜗牛。
当然,香港变化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香港的决策程序,尤其是涉及市民利益的重大决策,在提交立法会之前,就要经过好几轮的公众咨询,每一轮公众咨询,长则6个月,短则3个月。
在这次采访中,一位受访专家表示,我们速度快所造成的问题,有时候比香港速度慢所造成的问题更严重,只不过问题还没暴露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没必要为自己的快而沾沾自喜,也没必要对香港的慢过于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