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口超中国?
2017-07-12
6月21日,联合国发布报告预测,全球人口在2030年将从现在的76亿上涨至86亿,到2050年达到98亿,2100年将达到112亿。其中2024年印度人口可能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这个预测是怎么出来的?
—Kamadeva
目前,中国与印度的人口数量相差不到1亿。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中国约有14亿人口,占全球人口总数的19%。印度约有13亿人口,占比为18%。进入21世纪,印度已成为全球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地球人口总数仍在不断增长。1993年至2005年,全球人口增长了10亿。2005年至今,全球人口再增长10亿,达到76亿人。当前,每年全球人口增长约8300万,比整个四川省的人口还要多。13年后,全球人口将再增长10亿。按照这个速度,到2100年左右,全球人口将达到112亿。
人口增长主要来自少数几个国家。9个国家将成为本世纪前半叶人口增长的主要国家,其中半数来自全球生育率最高的非洲—尽管10年间,这里每名妇女平均生育人口数量已从5.1人下降到了4.7人。非洲生育率最高的5个国家是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
拉动亚洲人口增长的国家主要是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目前3国人口共约17.6亿。根据预测,美国也将在接下去的30年里贡献大量的人口增长,欧洲的人口则会减少。
全球人口大趋势是寿命变长、生育率下降,老龄化趋势越发严重。2000年至2005年全球出生的男婴和女婴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是65岁和69岁,但2010年至2015年间出生的新生儿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增长到了69岁和73 岁。
法国国家人口研究所研究员伊莎贝尔·阿塔内指出,中国将在2030年达到14.5亿的人口峰值,此后将每年减少约500万人口。本世纪末,中国的人口数可能介于6亿至10亿之间。
随着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老龄化开始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到社会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老人达到7%时,这个地区的老龄化进程就开始了。2014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达2.1亿,占比为15.5%。预计到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2040年左右,中国将达到老龄化的顶峰,此后老龄化将逐渐减速。
报告提出,在2024年时,中国和印度的人口都将达到14.4亿,在那之后,中国的人口数量将保持稳定,而印度则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并在2050年达到16.6亿。
《第一财经周刊》实习记者 杨翘楚
微博互动专区
黑不溜秋与灰不溜秋:一财说《十年没找代言人的麦当劳牵手吴亦凡》,说真的,无论你找谁,作为消费者,我关心的是你的食品是否安全,还有是否让我倾心。
RE:但人家关心的是流量。
JohnLai03:周刊说《王者荣耀》推“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未成年人玩游戏超出时间将被强制下线。这样做个样子,对两边都有交代。可是并没有什么变化,身份证信息太容易找到。要么把这个专业化职业化,要么提高限制级别,譬如像网银那样用人脸识别。
RE:人脸识别估计没戏,如今措施都算是被逼的。不过,家庭教育也别指着企业承担。
读者来信
对“旧金山”一文的不同意见
周刊最近一篇文章里提到旧金山同性恋大游行里的年轻人,是这个时代的诗人和嬉皮士。我想,这些年轻人创造了旧金山,也带来了旧金山的问题,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已,有什么好感到“讽刺”的?看来,比起“爱与自由”,作者似乎更希望居住在一个井井有条、一丝不苟的城市。只可惜这不是旧金山。
—Shawn杨
RE:其实我想说的是五十年后,再一次出现大型的人口流动时,旧金山的城市管理还是滞后于时代的变化。满城大修大建,对原来的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这已经是旧金山的一个共识。只是人們都更愿意看到旧金山好的一面,没有人说这些不好的一面,游行是很让人感动,但是对正常生活造成的打扰也是存在的。(CBN李蓉慧)
《二手车的长跑赛》读后感
我感觉二手车在国内最大的发展障碍是人性或者人心,虽然各大平台可以用流程、技术来做到标准化,但是很多事情还是要人来做,检测师、评估师,这个里面可操作性很大,最终导致这种模式无法得到彻底的信任。
—dtadf2003
RE:所以长路漫漫,要慢慢跑咯。
关于香港的记忆
看完封面故事《下一站,香港》,比较感慨。
香港回归我是有清晰记忆的(暴露年龄)。回归后的几年里:绘画比赛,只要画个香港回归主题,至少能得三等奖;央视春晚会特别强调“港台”明星有多少人;那英、王菲合唱的那首歌在十八线城市的大街上飘了好几年;爸妈单位组织旅游,香港、澳门是热门目的地;TVB剧、港剧占据电视台一多半内 容……
现在,港台明星在内地有点人气的,很少吧?再瞧瞧鹿晗、杨洋、李易峰、吴亦凡,以前是四大天王&郑伊健、古天乐、张卫健、谢霆锋。我好久没看港片港剧了,几年前香港还可以叫购物之城,现在有了海淘貌似不需要去了。
—蓓蓓丫土肥圆
RE:记忆都是相似的,现在的影响力也的确有些式微了,不过未来会有怎样的变化,仍然可以期待。
一个短评
看完《亚马逊发布中国定制版Kindle,可用移动话费买电子书》这一篇,感想如下:
一个以为攀上了国际高枝,一个以为缠上了本地大树。其实都误会了。
—桃乐丝
RE:戳心了。
也谈健身工作室
这个行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练的水平参差不齐,私教课价格不能直接反映教练水平,教练大部分在教学指导方面的水平尚可,但是在伤痛恢复、人体构造、饮食调整方面给不出太多意见;二是学员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有所提升,私教很可能给不出进一步的教学计划,导致学员流失,所以现在还是捞快钱的阶段。
—剪刀手爱德华
RE:總的来说,水准升级还需要时间。
健身行业的问题
周刊编辑好!
健身行业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乏行业标准,以及科学标准化的训练体系。后者在国内尤为严重:由于个体差异,导致这个教练说一套a,另一个教练说一套b,可能对学员甲都好使,然后就如文章所述,学员甲根据融合的经验以及自己的经验练就了一套c,把体形练成后,自以为OK,然后自然而然地不想再在健身私教上额外消费(只想在场地上付费),自信些的开始自己做教练,甚至运作社交媒体。其实他们很可能都是半吊子的专家,又或者是那套他们觉得OK的方法,其实只是针对他们自己,而不适合所有人。这就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私人健身工作室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但是质量参差不齐,大家开始在外观上下功夫,想方设法赚钱,而不是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科学水平,以适应不同的需求。总之如文章所述,健身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所需要的人才,是那种能够即时获取优质的海外理论研究报告,同时能将其转换为自己的方法论后,再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而适用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然而这样的人才,又有几个能够老老实实地接受老板的剥削呢,即使能够接受,能带的人数依旧是小众。
—九米猫(秋妈妈英国)
RE:大家对健身这个话题谈兴正浓,表明它的确已经成了生活方式里的一部分,但还可以做得再好一点。
一点感受
看了iPhone十周年的文章《iOS之父讲述与乔布斯并肩打拼的日子》,哪有那么多个人英雄,被我们看到、听到的不过是一群热爱工作的普通人的代言人而已啦。
—黑Pi
RE:广义上是这样,不过普通人完成了不普通的事业,仍然值得一敬。
本周我推荐
专业追剧
英国姑娘基特把《老友记》全季236集重看了一遍,统计出他们一共喝了1154杯咖啡。她还做了份数据报表,将6个人喝咖啡和付小费的习惯记录了下来。
上榜理由:中国国家统计局亟需这样的人才
推荐人:自由金刚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