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7-07-12常建平
常建平
一、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全体健身气功工作者的支持努力下,我们认真按照年初全国健身气功管理工作会议的部署安排,以充实、完善、融合、提高为指导方针,努力增加人口、扩大阵地、争取民心,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探索构建健身气功特色科学管理体系的良好开局。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政策频出的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把体育工作纳入健康中国建设的总体布局,并在此后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扶持推广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并对发展传统体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导引等中医传统运动”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明确了健身气功工作的职责分工;此外,健身氣功还被列入了中央统战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意见》、国家旅游局和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的职责分工内容等法规性文件范畴。特别是国务院防范办,不仅将健身气功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而且还从政策上、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对境内外推广工作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帮助。可以说,纵观健身气功的发展历程,从未像今天这样,地位如此重要,价值如此凸显。这些重大政策利好的相继出台,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健身气功新的发展坐标,既有立足于提升国民体质、增强文化软实力的考量,更着眼于“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长远大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有关部门对健身气功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为健身气功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遵循和宝贵发展机遇,极大地鼓舞和提升了各级健身气功工作者的士气和干劲。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各项工作改革创新、稳健发展的一年。从全国发展情况看,2016年全国健身气功社团组织达到462个,比上年增加了92个,增长率为24.86%;站点总数达到30665个,比上年增加了2827个,增长率为10.16%;站点注册人数达到1205439人,比上年增加了898人,增长率为0.07%;习练人数达到4361845人,比上年增加了841638人,增长率为23.9%;指导员总数达到204989名,比上年增长了57167名,增长率为38.67%;裁判员总数达到16102名,比上年增加了5017名,增长率为45.25%;举办站点联赛431场,比上年增加了226场,增长率为110.24%;举办各类交流比赛活动1000场,比上年增加了335场,增长率为50.38%;举办百城千村活动972场,比上年增加了156场,增长率为19.11%,参与群众达到676921人次,比上年增加了136120人次,增长率为25.17%;全年各省区市共投入经费3060.98万元,比上年增长了355.09万元,省区市经费投入平均数为98.74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4.18万元,增长率为16.77%。从境外推广情况看,全年共向境外派遣24个团组共计139人次,赴5大洲34个国家的78个城市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共举办教学培训431场,直接培训骨干13500多人次,举办讲座72场,表演展示35场,向537名境外爱好者颁发了段位证书;已经开展健身气功活动的国家和地区达到56个,境外习练人口超过200万人,较上年分别增长了17%和33%。从宣传报道情况看,健身气功舆论宣传不断推进,全年累计在新华网报道189次,人民网报道67次,网络报道总量达55.7万多次,报道量比上年增长33.2%。从上述指标来看,健身气功工作总体上说是稳中有进,多层次、全方位的组织体系、推广宣传、人才队伍、比赛活动、科学研究等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健康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管理体系探索实践、初步形成的一年。一年来,各级健身气功管理部门按照纵横两个体系和十大工作版块,扎实开展项目建设,积极进行探索实践,健身气功特色科学管理体系已初步形成。
(一)关于组织保障。省、地、县三级健身气功管理机构逐步健全,省级专门机构达到21个,地级专门机构达到106个,县级专门机构达到303个,体育部门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社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省级社团达到19个,地级社团146个,县级社团297个,覆盖全国的三级社团组织网络逐步形成,社会组织的办事功能和纽带作用初步发挥,管理方式改革初见成效。
(二)关于规章制度。各级普遍加强制度法规建设,1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健身气功工作纳入本级“十三五”规划和全民健身计划,河南、云南等纳入群众体育考核,普遍结合总局的规章制定本级实施细则。全国健身气功管理制度、站点制度、指导员制度、段位制度、裁判员制度和竞赛制度形成体系,规范管理和推广普及工作有法可依。
(三)关于经费支持。各省区市重视程度提高,普遍加大了经费投入,纳入了本级体育事业经费预算和体彩公益金资助范围,拓宽了经费来源。
(四)关于队伍建设。我中心加大对各类骨干人才的培训工作,各省区市也将此纳入工作范畴,覆盖范围和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健身气功项目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有效贯彻执行,有20省区市健全了四级指导员队伍,11个省区市建立了裁判员队伍梯次,规模逐年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年龄和性别结构逐步改善,段位制度初步推广,为健身气功管理和推广普及提供了人才保障。
(五)关于基层组织。健身气功站点工作扎实有力,形成规模,活动经常,遍及城乡,管理规范,成为承载我们工作的主要抓手,凝聚和服务群众的主阵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培训基地、俱乐部和工作室模式初露头角,创新形式,培育市场。行业组织、基层社区、乡镇文体活动站室纳入序列,拓宽范围,形成补充。
(六)关于赛事活动。“竞赛展示并重,五类赛事互补”的交流竞赛体系逐步健全。几乎贯穿全年、覆盖全国的百城千村交流展示活动、全国站点联赛已成为品牌项目,15个省纳入本级综合性运动会,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的发展。此外,还有高校比赛、区域性和国际性交流比赛,以及今年纳入全运会。这些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不同规模、覆盖不同人群的展示、比赛活动,声势浩大,影响广泛,成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生机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七)关于宣传报道。全媒宣传矩阵初步形成,逐步建立起地方媒体、中心自有媒体和全国主流媒体互动运行与合作机制,创建舆情收集机制和通讯员制度,进一步提升健身气功舆论宣传。2016年,除前面所述新华网、人民网等报道情况外,还高质量出刊6期《健身气功》杂志,顺利完成全国站点寄送工作,持续在《中国体育报》报道省区市活动,其中专版27个,刊文162篇,利用互联网累计发布消息1529篇。地方宣传报道也在逐渐加强,内蒙、福建、江苏、安徽等省区市的自媒体建设和全年活动报道取得很好成效。
(八)关于科学研究。以功法建设为核心,不断创新科技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并发布了《健身气功科研基地管理办法》,推动国内外科研合作和聯合攻关。两套明目功和校园五禽戏研究顺利结题,并将进入推广阶段。完成五套新功法比赛展演功法研究,并将于今年投入使用。持续推动四种功法教材编写,启动五套新功法教材编写。组织立项2016年度课题57项,顺利完成2015年度课题结题工作。多次举办并协办国际、国内科学论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九)关于互联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互联网+”国家战略,精心建设互联网宣传平台和服务管理平台。成立了由中心领导牵头的气功中心网络开发小组办公室,着力推进网站平台建设。与北京乾正隆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持续优化提升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官网、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官网,力促2个官方网站、1个微信平台和1个总局气功中心网页形成网络合力。在互联网宣传平台建设上,持续对两个网站的备案、首页设置和后台编辑进行优化,不断提高网络发稿质量,改进稿件形式,有效提升了宣传的主动性和时效性。在服务管理平台建设上,开发试行了百城千村评比、段位考核、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裁判员等管理系统。
(十)关于对外交流。2016年是健身气功外事工作发生重要转折、取得重要发展的一年。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总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国际气联平稳换届,选举产生新的领导机构,正式启动实体化运行。经过不懈努力,以总局气功中心为领导核心,以国际气联为引领平台,以各省区市健身气功管理单位和有关院校为基本支撑,以境外合作组织为依托的健身气功国际推广传播工作体系初步形成。
二、2017年工作计划
2017年,是探索健身气功特色科学管理体系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健身气功管理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按照全国体育局长会议要求,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建设这一核心要务,坚持深化改革,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品牌活动,奋力开拓市场,推动健身气功事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促进健身气功特色科学管理体系的形成,更好地发挥其政治、文化和健康功能,为维护稳定、弘扬文化、传播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夯实发展基础。
根深才能叶茂。做好健身气功基础工作,为事业长远发展筑牢根基,仍然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基础工作包含的内容很多,这里我重点讲以下3方面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更好地引领和带动事业科学发展。
一是研究制定《“健康中国”健身气功2020行动计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扶持推广健身气功等民族传统运动项目。与健康中国建设的融合发展,为健身气功带来了新机遇和发力点。为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制定健身气功项目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十三五规划,我们中心从今年年初开始,在《健身气功发展规划(2013-2018年)》的基础上,着手起草《“健康中国”健身气功2020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经几轮研究修改,现已有了基本雏形。《计划》征求意见稿电子版已在半月前发给省区市健身气功管理部门,这次会前又给大家发了纸质版。请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思考,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中心力争尽快修改完善后正式颁布。《计划》是近几年健身气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希望它能够成为凝聚力量和智慧,引领全体健身气功工作者的行动指南。希望大家切实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健身气功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共同努力保证《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推进健身气功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5个试点省市高度重视,成立组织,制定计划,并投入专门经费。重点是抓好试点地区协会组织管办分离工作,加大站点服务中心建设力度,积极培育健身气功俱乐部等市场主体,总结可复制的经验,力争下半年拿出阶段性成果,努力拓展社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结合试点工作,以指导员和站点系统为突破口,在河南和贵州两省开展全国健身气功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试点工作。
三是实施健身气功职业化攻关工程。中心计划用两年时间实施和完成职业化攻关工程。主要有3项内容,第一是参照总局标准,抓好职业指导员标准的顶层设计,区分层级,突出强调培养指导员的功法教学、调节心理、机能评定、运动处方和康复保健5种能力,力争纳入劳动人事部职业目录,并实现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心理师证书互相认证。第二是抓好运动处方研制工作,第一批搞5个项目,主要是针对改善人体脏腑机能、办公室综合症等5个方面的常见人体亚健康症状,研制康复锻炼的功法处方,加强体医结合,充分发挥健身气功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第三是把段位制工作纳入职业化工作范畴。研制《健身气功段位制教程》,拓展大学、俱乐部等社会组织实施段位制的办法,扩大推广范围。
(二)继续抓好骨干队伍建设,为项目发展筑牢人才基础。
事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因此,这项工作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一是改革国家级指导员培训方式,带动指导员队伍整体建设。今年举办两期国家级指导员培训班,中心全额经费保障。同时拟下放国家级指导员培训权限,由省级提出申请,以区域性或省级为单位举办国家级指导员培训考试,中心统一师资、统一考题、统一监考,适应国家财政制度改革要求,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二是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带动高校推广普及全面铺开。我们已与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谈妥,将密切合作,今年下半年举办1期高校师资培训班,由中心和大体协共同发证(高校比赛亦如此)。同时拟在大体协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委员会中成立健身气功专项委员会,推动健身气功进入高校课程,规范教材,广泛建设学生社团,扩大高校学生习练人群。
三是加大行业骨干培训力度,带动行业推广普及工作迈上新台阶。拟与电子体协合作,依托工信部威海疗养院,建立全国行业健身气功培训基地,加强行业骨干培训,吸纳行业协会参加全运会和全国比赛。发动社会企业参与行业推广,结对协作,推动纳入企业工间操活动,条件成熟时举办专项的行业比赛,走开行业协会主导与企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化推广新路子。
四是认真做好精英人才的继续培养等。5期精英人才培养历时2年半,于去年圆满收官,30名精英人才在健身气功教学、科研、出访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将承续精英培训模式,打造高级理论研修班新品牌,甄选和培养健身气功高端人才。各省区市也要按此办理。
(三)加强功法建设,突破发展瓶颈。
一是完成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和明目功教材的最后统稿工作,进入出版阶段,并着手上述五套功法的音乐制作和教学光盘的拍摄。积极推动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十二段锦、马王堆导引术、大舞等五套功法教材的编写。二是组织专家编创健身气功·二十四节气养生功、站桩等功法,进一步满足群众多元化练功需求,彰显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丰厚底蕴。
第二,提升品牌活动。
办好交流比赛活动,是促进推广普及工作的一个重要杠杆和重要平台。这两年全国的比赛活动有很大发展,势头很好。有量的积累,还要有质的提高。下一步我们要在提升活动品牌上下功夫,以期更好地聚拢人气,吸收更多社会资源。所谓提升品牌活动就是要使我们举办的活动,更具鲜明的健身气功特色,更大规模,更有社会影响,更能吸引社会各阶层人士参与。
从中心这几年推广的活动品牌来看,一是全国百城千村交流展示活动,这是我国唯一获得过国际奥委会“群众体育发展与促进奖”的项目,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无论是举办场次、覆盖地域、还是参与人数都逐年创出新高,现实工作中也起到了很好的动员群众、宣传群众的作用。二是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逐渐形成了省、地、县三级联赛体制,连同全国的半决赛和决赛,为广大练功群众搭建起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三是中国健身气功艺术生活周活动,这是中心与北京国奥世纪公司合作推出的一项社会化赛事,去年在台州举办了第一届,很受欢迎,特别是艺术表演大赛推出了气功舞这种形式,大家简称为“气舞”,把功法套路与舞蹈很好地结合起来,效果很好,很接地气,今年准备在新疆哈密举办第二届。四是中国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偶数年在中国九华山举办,已经成为国际国内交流互动平台。五是“世界健身气功日”活动,计划在每年8月第二周的周末举行,今年8月12日将举行第一次活动,拟设北京、纽约两个主会场,80多个分会场,其中国内有10个分会场,于同日同时举办表演展示、科学论坛或交流比赛等活动。其它还有诸如全国高校比赛、两岸四地比赛、亳州健身气功博览会、中国健身气功科学论坛、高级理论研讨班以及世界交流比赛大会、世界健身气功科学论坛等。这些活动从赛制、覆盖人群、创新组织、扩大交流等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品牌效益,但在丰富文化内涵、凸显健康特色、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寻求企业支持、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就要求以问题为导向,精心策划包装,运用多种手段,进入主流媒体,塑造品牌赛事活动的美誉度。进一步创新活动形式,把赛事活动与骨干培训、健康教育、健康服务、考级考段等内容结合起来,发挥品牌活动的综合效应;进一步完善竞赛组织方式,修改竞赛规则,突出气功特色,统一竞赛场地器材标准,规范打分系统,完善群众打分,扩大参与范围;进一步实施交流比赛活动互联网+,采用网络报名,发挥出网络平台在扩大影响、提高效率、粘合群众方面的乘数效应。这里我要重点讲讲全国百城千村网络点赞的事情。今年我们改革了评奖方式,试行网络投票评选,现在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省区市在预选的基础上,分别上报了46场百城活动、39场千村活动参与决赛网络点赞评选。从2月13日—20日短短7天时间里,大赛网站累计访问量达到28万多人次,网络点赞近38万票,超出了预期,把展示的效果从现场延展到了网络空间,并且全部视频在优酷网站实时播出,扩大了社会影响。希望大家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加强组织,创新模式,在现有基础上,下大力气打造好富有当地特色的品牌活动,同时也要积极发挥网络平台的宣传和拓展作用,把我们的推广普及工作搞得更加红红火火。
第三,奋力开拓市场。
近年来,国务院围绕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等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积极推进体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育与文化、旅游、医疗、养老、互联网等领域的融合日益加深,体育产业总规模不断扩大。健身气功作为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的体育项目,社会需求和市场潜力也是很大的,无论是从为体育产业5万亿发展目标作贡献,还是从项目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都需要我们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在继续做好公益服务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市场化发展的路子。
去年,我们中心积极开拓市场,推动融合发展,同近20家企业开展合作,其中既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也有共同打造品牌活动的,还有合作办学的等等,在借助社会力量推动项目发展方面实现了一些突破。今年,我们计划以职业化带动市场化,采用边建设、边实施的办法,在开展职业化攻关工程的同时,力争今年下半年就组织面向社会俱乐部的第一期职业指导员培训班,通过职业指导员的引领,推广健身气功运动处方,吸引白领消费人群,加大社会俱乐部培育力度,调动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市场化的推广普及工作。其次,是计划与北京国奥世纪公司合作,在5个试点省市建设的“中国健身气功站点服务中心”,上月27号分别在苏州、汝州揭牌,标志着该项工作正式启动。该中心建设立足基层社区,以室内场馆的形式,遴选优秀健身气功指导员担任主任,运用网络信息手段,把日常练功指导与科学健身服务、体育彩票销售结合起来,培育群众身边的组织,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实施健身气功互联网+彩票+,拓展健身气功指导员创业渠道,探索体育公共服务自我造血机能。三是计划与安徽九华山投资开发集团共同开发“健身气功名家大讲堂”,利用历史文化資源优势发展健身气功养生文化旅游,条件成熟后推广到更多的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地方,逐渐形成一批健身气功研学旅游线路等。
深化体制改革,发展体育产业,加快跨界融合,是今后体育领域发展的大趋势。健身气功作为一个新兴、绿色和朝阳项目,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有后发优势,将今天的薄弱点变为明天的增长点,甚至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志们,我们的任务是光荣的,前景是光明的。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贯彻党和国家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进一步开创健身气功工作的新局面,让健身气功事业的发展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努力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新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