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

2017-07-12陈淑梅梁艳荣成少钧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残疾儿童河北省机构

陈淑梅 梁艳荣 成少钧

(1邯郸学院;2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河北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

陈淑梅1梁艳荣1成少钧2

(1邯郸学院;2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学龄前各类残疾儿童接受的康复教育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数量少,类型单一,且分布不均衡;我省需要接受学前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数量多,入学率低;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的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教材和课程不统一,缺乏统一管理和统一规划;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师的职后教育机会少,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后的后续教育制度需要规范和完善。对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提高学前各类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水平,向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对策。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状况

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有利于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能够促进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有利于我国整体教育质量和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1994年发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中明确指出:“积极开展学前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重视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我省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大,对教育尤其是特殊教育的投入不均衡,残疾儿童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发展比较缓慢。

本研究着眼于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现状,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并做进一步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进一步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学前康复训练效果,提出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对策。

2 调查过程

2.1 调查对象

河北省11个市、县的教育局、残联;33所特殊教育学校及学前康复机构。

2.2 调查工具

自行设计的《河北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状况调查表》,从生源状况、学生状况、师资状况、学校性质及设施、残疾儿童的后续教育5方面对河北省33所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进行调查。对河北省11个市、县的教育局、残联运用自行设计的访谈计划进行访谈。

2.3 调查方法

2.3.1 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将调查表分别发送到河北省特教学校及学前康复机构,由教师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填写。

2.3.2 访谈法

根据访谈提纲,对河北省11个市、县的教育局、残联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2.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教师问卷160份,有效回收141份,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中心问卷共40份,有效回收33份。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分布不均衡,类型单一

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通过以下机构实施:残疾幼儿教育机构、普通幼儿教育机构、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普通小学的学前班和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残疾儿童家庭应当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①。但目前,我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机构现状是:

3.1.1 康复机构市内多,县及县级以下少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33所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大多数分布在市区,县及县级以下的康复机构缺乏,地区分布不均衡。市区康复机构的数量多于县及县以下乡镇的康复机构的数量。

表1 康复机构的地区分布状况表

3.1.2 康复机构私立多,公立少

如表2所述,在所调查的33所康复机构中,仅有15.15%是公立的康复机构,而其余84.85%是私立康复机构,远多于公办机构。公立的康复机构一般是在特殊教育学校设立的学前班,而私立的康复机构多是由热心康复事业的人士或特教学生开办。

表2 康复机构性质状况表

3.2 残疾儿童入园率低

根据残联提供的数据,我省可接受学前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共有11.13万人,入学率仅为26.98%。

表3是对河北省33个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生源状况进行调查的结果:

表3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机构生源状况统计

造成残疾儿童生源充足,但入学率低的原因有:(1)康复机构分布不均衡,市区康复机构数量多,县及县级以下地方康复机构数量少;(2)残疾儿童生源分布不均衡,由于医疗条件差、文化水平低等原因导致农村残疾儿童数量多于市区,本次调查的149名学生中有68%的残疾儿童来自农村;(3)康复机构招收残疾儿童类型单一,致使自闭症、脑瘫、多重残疾等残疾儿童的入学率低,听觉障碍儿童的入学率高;(4)普通幼儿园不愿接收残疾儿童入园;(5)残疾儿童接受学前康复教育的花费高,一些家庭负担不起,因而不愿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3.3 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的办学规模较小,且办学条件有限

调查发现目前我省对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特殊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普遍偏小,办学条件有限,不能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学前康复教育的需要。

3.3.1 康复机构的设备少

从表4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33所康复机构中,有20所康复机构有康复设备,26所康复机构使用多媒体,30所康复机构配有体育器材,只有1所康复机构有语训设备。虽然康复机构中配有设备,但设备的数量都普遍偏少,26家使用多媒体的康复机构中,有21家仅有1台多媒体,而其他设备,由于价格较高,很多康复机构未能购置,只能采用最原始、最简单的的方法对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这样会严重影响康复训练的效果和质量。

表4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设备配置状况统计

3.3.2 康复机构的场地小

从表5可以看出,大多数康复机构租用1~2套民房或废旧厂房,其教学教室和康复训练教室的数量在3~6间左右,有的康复机构是由民房扩建,没有专门的康复训练教室。除公办的康复机构外,多数私立机构没有操场,制约了残疾儿童的户外活动和游戏。

表5 康复机构教室数量统计表

造成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办学条件和办学规模受限制的原因有:(1)政府对公立康复机构的投资少;(2)私立康复机构的资金不足。

3.4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质量低

3.4.1 教材来源不统一

由表6可以看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大多都使用固定教材,但教材来源不统一。有的是从网上订购或自己外购,有的是由中国聋儿康复中心或残联配发,还有一些机构直接把普通学校的教材降低使用。此外,还有少量的机构没有固定教材,而是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自编适合于学生的教学内容。

表6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教材使用状况统计

3.4.2 课程安排缺乏统一管理

在课程设置上,多数康复机构根据学校情况自行安排课程计划,有的按初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安排,还有的借鉴普通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各校不一,缺乏统一管理。

由上看出,目前我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教材使用和课程安排还处于混乱阶段,急需统一规划和管理。

3.5 特教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3.5.1 教师的专业知识缺乏

在对河北省141名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仅有28%的教师是特殊教育专业毕业,学前教育专业也仅占16%,而56%是其他专业,如表7所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缺乏特殊教育专业的知识,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的知识,而其他专业的教师两种知识都缺乏,并且由于缺乏职后培训,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少,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是缺乏。

表7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教师所学专业情况统计

3.5.2 教师学历层次低

从表8中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141名教师中,中专学历的有68人,占48%,本科学历的有24人,仅占17%,还有7%的教师没有学历。虽然有些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高学历,但其最终学历大多不是特殊教育专业,因此造成有些教师虽然有高学历,但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低。

表8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教师学历状况表

3.5.3 教师缺乏职后培训

如表9所示,本次调查的141名教师中,有一半以上从未参加过职后培训,约有35%的教师偶尔有机会参加职后培训,只有少数人参加职后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多。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是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专业知识、专业理论陈旧会影响康复效果,因而职后培训非常重要,不仅能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了解到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好的对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教育。

表9 教师参加职后培训状况表

在进一步了解教师希望参加什么样的职后培训时,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能够定期参加特殊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康复技能的培训,主要集中于:听力语言康复、言语矫治、聋儿康复、自闭症康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5.4 教师对待工作态度不一

除专业知识和技能外,特殊教育教师还需要有极大的爱心和耐心,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特殊教育工作。

从表10中可以看出,21.99%的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63.82%的教师明确表示对当前工作不满意,14.19%的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没什么太大感觉。

表10 教师对所从事工作态度一览表

公办康复机构中的特殊教育教师压力相对较小,而且待遇优于普通教师,国家有各项优惠政策,因而一些特殊教育教师很满意自己的工作,而私立康复机构中的特殊教育教师占多数,由于工作中有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工作环境单一、枯燥,再加上特殊儿童表现不太好,教师容易缺少成就感,且工作不易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同,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此外,教师的工作量大,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在面临经济压力的同时,社会地位低,造成许多教师不满意当前工作。

因此,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师的爱心教育、思想教育已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 结论

(1)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数量少,类型单一,且分布不均衡,市内多,县及县级以下地方少。

(2)需要接受学前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数量多,但入学率低。

(3)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的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有限,资金和设备缺乏,不能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要。

(4)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教材和课程不统一,缺乏统一管理和统一规划。

(5)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师培训和职后教育达不到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要求,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5 对策和建议

5.1 加大宣传力度,更新观念

为了改善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现状,要加强宣传力度,使大家认识到残疾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应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残疾儿童家长要端正认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残疾儿童,正视其缺陷,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接受学前教育不仅有利于其身心发展,还能够通过学习和训练得到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因此,教师不仅要在心理上接纳残疾儿童,还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残疾儿童进步缓慢,教师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时刻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此外,正常儿童的家长,也要转变心态,因为正常儿童和残疾儿童接触,不仅有利于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还有利于正常儿童道德的发展。

5.2 加大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条件

国家和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要更多的为残疾人教育提供经费,配备康复设施,从而改善康复环境,解决残疾人接受学前教育资金困难的问题。一方面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和学前康复机构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要向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设施或家庭补助,保障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5.3 增加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数量,合理布局

政府要增加康复机构数量,特殊教育的主管部门要鼓励特殊教育学校(特教班)、普通幼儿园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支持私人康复机构的建立,鼓励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自主创业,鼓励社会团体为残疾人办学,发展社区教育。

目前,我省市区的康复机构数量已经能够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县及县级以下的地区。要建立各种类型的康复机构,并合理布局,均衡发展,改变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机构分布不均衡、类型单一的现状。

5.4 整顿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特殊教育的主管部门要加大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引进力度,并加大对学前特殊教育教师和领导的在职培训力度,完善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系统,明确培训要求和目的,增加心理、病理、康复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培训内容。高校要根据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需要调整课程安排,制定学前特殊教育准入资格,提高学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

注释

① 《残疾人教育条例》

[1] 张燕.北京市学前特殊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3,(4)

[2] 于玉东等.河北省特教学校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7,(1)

[3] 苏雪云,吴择效.上海市普通儿童家长对自闭症儿童参与早期融合教育的态度调查[J].幼儿教育,2013,(3)

[4] 黄艳华.英美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实践模式及其启示[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5] 曾乐平.学前教育本科生早期融合教育素养现状调查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5

[6] 周念丽.中日幼儿园教师学前融合教育意识比较[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12)

[7] 刘敏.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现状与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3,(1)

[8] 阎芳,赵硕.幼儿园融合教育中开展游戏小组的尝试[J].学前教育(幼教版),2013,(3)

[9] 赵蕴楠.孤独症儿童幼儿园融合教育中陪读模式的探讨[J].时代教育,2014,(12)上,巧设问题,启发学生,引发思考,师生双边互动,引导问题探究与解决,达成教学目标。

[责任编校:张彩红]

注释

[1]杨春茂.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美]杜威著.傅统先,邱椿译.教育上的兴趣与努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

[责任编校:张勇]

G610

A

1009-5462(2017)01-0092-05

2017-02-11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课题“融合教育理念下河北省农村特殊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603040126),邯郸学院(河北省特殊教育协同创新中心)课题“学前教育专业(特教方向)课程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邯郸市科技局课题“融合教育理念下科学构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624230125ZC)的成果。

陈淑梅,女,河北邯郸人,邯郸学院学前教育系讲师。

猜你喜欢

残疾儿童河北省机构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农村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保障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