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效果观察

2017-07-12杨毅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牙颌牙列义齿

杨毅

河南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 焦作 454000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效果观察

杨毅

河南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 焦作 454000

目的 观察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效果。方法 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110例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的患者分为2组,各55例。观察组行正畸+修复的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修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为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牙列缺失伴有牙颌畸形的患者采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能有效改善口颌正常功能,恢复口腔正常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牙颌畸形;牙列缺失;正畸;修复

牙列缺失多伴有牙颌畸形,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牙列缺失患者对美观提出了更高要求[1]。以往单纯义齿修复,难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2]。2012-12-2016-01间,我院对部分牙颌畸形合并牙列缺失的患者采用正畸联合修复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12-2016-01间在我院诊疗的110例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患者。入选标准:(1)临床表现及X线曲面断层片符合牙列缺失并牙颌畸形的诊断标准[3]。(2)治疗依从性好,愿意配合此次调查,签订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3)牙槽骨丰满或较丰满,无过多吸收。(4)排除牙周疾病者或有正畸、修复等治疗史。牙颌畸形主要表现有下第二磨牙前倾、后牙锁颌、上前牙扭转、闭锁颌、前牙反颌、颌前突等[4]。牙列缺损主要表现为上、下、前、后牙齿缺失。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55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31例;年龄19~28岁,平均23.2岁。对照组中,男25例,女30例;年龄18~34岁,平均23.7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缺失牙的数量、位置、邻牙的牙体牙周情况,制订个体化修复方案。对牙列缺损伴有牙列稀疏患者采用集中间隙进行义齿修复。对于牙颌畸形不予处理,只修复牙列缺失。观察组:采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方案。对于牙反颌伴牙列缺失者,使用固定矫治器或固定颌垫矫正牙反颌,再行义齿修复;伴有深覆颌者,可以应用活动平面式导板矫治器将下前牙压低后再行义齿修复;伴有余留牙倾斜者,使用固定矫形器将倾斜牙扶正,或直接将余留牙拔出,再行修复;对于牙列缺损处有错位牙者,可将片段弓丝矫正错位牙齿并导入正常的牙列之中。导入后,若矫正处牙列间的牙间隙较宽,再行义齿修复。

1.3 疗效评定标准[6]显效:牙列形态与咬合关系稳定,修复体与种植体无动度,患者无不适主诉,影像学复查显示种植体周围无透射区。有效:牙列形态正常,但咀嚼功能仍受一定影响。无效:患者牙列形态、咀嚼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50.9%,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显效率为29.1%,总有效率为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注:*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牙列缺失是常见病、多发病[7],由各种原因导致上颌或(和)下颌牙列缺失。牙列缺失后的颌骨又称为无牙颌,严重影响患者咀嚼、美观、辅助发音及生活质量。

合并牙颌畸形的牙列缺损青中年人群,对口腔美观、功能的要求更高。单纯修复难以满足患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我们借助矫形器等工具将畸形的牙颌纠正到正确的解剖学、力学、美学位置[8]。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义齿修复,以尽可能地保留牙体组织,扩大修复治疗范围[9],为义齿修复提供良好的基础,从而保证了修复效果。

[1] 周琦,梁芮,沈倍勇,等.外科种植支抗在正畸、修复治疗中的应用评价[J].上海口腔医学,2005,14(4):427-430.

[2] 游素兰,蒋永林,张富强,等.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修复方法设计的病例报道[J].口腔医学纵横,2000,16(3):203-205.

[3] 周琦,梁芮,肖悦,等.植入种植体支抗矫正错(牙合)畸形合并牙列缺损的初步研究[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5,10(2):70-72.

[4] 李峰.单颌可摘部分义齿基托折裂的修理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2,8(4):53.

[5] 林久祥,谷岩.18例12~20岁严重骨性Ⅲ类牙颌畸形非手术正畸治疗的初步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39(2):91-96.

[6] 邹建明,陈玉华,凌厉,等.Dreve透明硅橡胶间接粘接技术在矫治牙颌畸形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48(35):4411-4413.

[7] 刘鹏,法永红.全口无牙颌种植修复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2):3421-3423.

[8] 李重青,李红强,魏毅,等.前方牵引矫治骨性反(牙合)的临床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14(3):28-29.

[9] 李闻博.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效果[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1):96-97.

(收稿 2016-06-30)

R783.3

B

1077-8991(2017)04-0105-02

猜你喜欢

牙颌牙列义齿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三种精密附着体在活动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儿童牙颌畸形的预防和早期治疗临床研究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老年人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
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牙颌畸形临床应用
儿童牙颌畸形的早期治疗效果分析
儿童牙颌畸形形成原因与早期防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