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静的力量
——感受曹隽平的楷书

2017-07-12张茧

书画世界 2017年5期
关键词:馆阁楷书书法

文_张茧

安静的力量
——感受曹隽平的楷书

文_张茧

曹隽平Cao Juanping

先后师从邬惕予、欧阳中石先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收藏家协会文房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为刘海粟美术馆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大型电视节目《见字如面》顾问。 现任湖南省文化馆副馆长、《艺术中国》杂志主编。在《中国书法》《中国书画》《书法》《收藏》《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逾百篇,专著《抱朴求真》(四卷本)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曹隽平又开书法和收藏展了!这是隽平在长沙的第二次个展,距他上次举办个展还不到两年。虽然时间不长,但隽平的收获着实不少。除了自己最新创作的作品外,此次展出的还有他收藏的明清书画、古砚等文物,其中包括殊为珍贵的“中兴名臣”胡林翼及晚清重臣李鸿章、张之洞的书法成扇,京剧大师梅兰芳、杨小楼合作的书画扇面,民国才女陆小曼的《桐荫仕女图》等。

开展当天,我一早就从50里外的望城家中赶往市里的展厅,不想偏遇塞车,迟到了。我很不好意思地走进去,隽平已经打开投影仪,开始和满满一屋“粉丝”讲他的书法鉴赏和收藏故事了。台上的隽平,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目光神情极度自信,底气十足!隽平的这种自信和底气,我是太熟悉了。这么多年来,这几乎已经成为他的个性“标配”。

认识隽平,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事了。那时我在湖南师大上学,隽平在湘潭师院。我大学最好的同学是隽平高中同窗。一到周末,隽平就喜欢来长沙,经常下榻师大,一来二往,我们也就熟悉了,知道他热爱书法,写得一手漂亮的欧体。那时的隽平,话不多,语气却铿锵果断。

有一年,记得是1995年,我们都已毕业,我在湖南日报社做记者,隽平在郴州师专做书法教师。那年五一,隽平到湘潭看望他的老师邬惕予,邀请我去见他最崇敬的师父。那是在湘潭一个画葡萄的工人画家家里,进去便看到藤椅里安静地坐着一个清瘦的老头,手指夹着卷烟,头发桀骜地蓬着,并没有想象中艺术家的风度。—他就是邬惕予。在当时,邬老远没有今天的名气。刚刚见到的那一刻,我甚至觉得他还有点落魄书生的寒酸。不过,我发现隽平在“落魄寒酸”的邬老面前竟然谦逊沉默得很。

后来,隽平又考上了首都师大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的书法研究生,师从欧阳中石等大家,始终坚守着谨严平正的书法之路。有次晚上去他的书斋,窗外下着雨,他在屋内习字,只见他凝神屏息,下笔沉稳,笔端小楷流畅秀逸,工整完美,那种安静的力量,美得令人窒息。

隽平身上带着浓烈的文人个性,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文化立场,远离时风,坚持书法的正大气象,专心精研楷书。尽管他成就不菲,但还是不乏有微词者,认为他这种所谓的“馆阁体”过于完美,缺乏性情。对此,隽平不为流俗偏见所动,不苟同奇谈怪论。他认为,任何书法,前提都得具有美学价值。散淡、野逸是文人追求的一种格调,精工、完美同样也不失为另一艺术境界,楷书表现的正是那种宁静、恬淡、细致、平和的心境和情绪,能将静态的美表现到极致!后来,隽平据此写出了《纵是馆阁亦风雅》长文,从清代馆阁体书法入手,剖析为某些人诟病的馆阁体书法的艺术价值及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正本清源,纠正了某些成见。这篇文章2007年8月在《收藏》杂志醒目位置刊出后,在国内书法界、收藏界引起了极大反响。

曹隽平 论艺33cm×33cm2016

没有对自己艺术实力的自信和底气,没有多年积淀的深厚的学术鉴赏功力,隽平是无论如何不敢如此“霸气侧漏”、旗帜鲜明地为馆阁体正名的!好在这两年,曾经喧嚣一时、备受追捧的“丑书”开始受到质疑与鞭挞。而在近10年前,隽平就敢于公开对“丑书”说不,他清晰的文化立场,真心令人佩服!

我作为外行,每次在书法展上看到那些离奇怪诞的笔画和结体,心里对书法的那份美好感觉和愉悦心境便荡然无存。我还真想问问这些“大师”:像隽平这样规规矩矩、俊朗沉稳的楷书,有本事你能写出来看看?

隽平是极其勤奋的。他苦学书法,痴迷收藏、考证、写作,在这几大领域都堪称专家。2014年,他将自己多年来谈古赏物、品书论画的长文短制,汇集成了厚厚四大本《抱朴求真》,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让业界刮目相看。他称自己“平生情状无非三事:嗜古、擅书、好写作”。不过在我看来,除此三事之外,他还有一大乐事,那便是“喜为人师”。

隽平毕业后即在大学从事书法教学15年,他教过的学生早已逾万,从学前儿童,到退休老人,他的学生遍布各个地方、各年龄层、各职业群体。关于他的弟子,甚至还有不少美谈:苏仙区偏远山村45岁的李艳红,身高不足一米五,8年前在报上看到隽平的字后,找上门来拜师,隽平深受感动并将其收入门下。从此,这位普通农妇劳作之余便勤练书法,竟小有所成;隽平最得意的,是他把自己的父亲发展成了“优秀学生”。他的父亲是电焊工,退休后闲得没事干,便跟着他学书法,后来又自学国画。坚持10余年,现在字画皆通,居然成了培训学校的老师,也带起了学生。

曹隽平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一)20cm×50cm2016

曹隽平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二)20cm×50cm2016

隽平工作繁忙,却能与时俱进,创新地用上了“互联网+书法”,利用微信朋友圈指导弟子学习书法。如今,他朋友圈里弟子遍布全国,大家每天把自己的学书心得和作业发在微信上探讨交流,他在网上评点指导,这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很受欢迎。

在当下浮躁的社会里,能够静下心来学写字的人已经不多了,女孩子则更少。但在隽平周围,我却时常能看到女弟子的身影,其中不乏年轻漂亮的时尚女孩。比如,湖南女大的舞蹈老师刘薇姗,在书展上见到隽平的字后,便成了他的粉丝,不仅天天习字,有空还会跑到隽平的书法工作室志愿做助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钢琴副教授陈燕,是北大艺术理论硕士,美女加才女,回长沙探亲偶然认识了隽平,也成了他的入室弟子。隽平肤色黝黑,身材敦实,颜值实在不算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羡慕之余,我一直有些好奇。

曹隽平 临王羲之帖20cm×50cm2016

曹隽平 论楷书20cm×50cm2016

直到开展那天,在展厅现场,我静静地伫立在隽平一幅幅作品前,感受他端庄典雅的楷书笔画里透出的力量。身边一位并不太懂书法的年轻女孩,在认认真真看完隽平的作品后,不由自主地说了一句话:好喜欢曹老师典雅的书风!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原来,并不是隽平的个人魅力有多大,而是真正美好的艺术,必然会被人喜爱,也注定会引领时代的潮流!

道正而行远,隽平的底气,不正来源于此吗?

约稿、责编:徐琳祺、史春霖

曹隽平 岳阳楼记132cm×60cm2016

曹隽平 曹雪芹访菊问菊诗66cm×33cm2016

猜你喜欢

馆阁楷书书法
北宋职官“馆阁对读书籍”考
——兼论馆阁的社会教育职能
书法
楷书的教与学
书法欣赏
书法
明文学权力“移于郎暑”说考
杜甫《寄韩谏议》(楷书)
楷书的笔势
楷书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