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准时间节拍 享受诗意生活
2017-07-12张隽波
文|张隽波
踩准时间节拍 享受诗意生活
文|张隽波
5月14日—15日,世界把目光聚焦东方,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9位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话未来。他们深知:错失中国机遇,就将错过未来;踩准中国节拍,就将赢得未来。
治国要踩准节拍,齐家养生亦如此。《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本草纲目》记载“正月葱,二月韭……”古人注重在顺天应时中培养个人的生活饮食习惯,现代人讲究跟着节气、顺着时辰来养生,其实都是提醒人们要踩准时间节拍。养成顺时养生的好习惯,家业何愁不兴旺,事业何愁不发达,生活何愁不诗意。
时间从无形到有形
齐家养生要掌握时间,但时间是个大话题,用起来容易,说清楚却很难。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人们对精准时间的需求不很强烈,黄昏、黎明、中午、日上三竿、一炷香的时间、一袋烟的功夫、鸡叫三遍……这些都是表示时间的常用词,到底多长,只能根据当时的情境判断。
进入工业社会,在“机器、机械”的影响下,钟表诞生,并从西方传入中国。最早的机械钟是为了提醒人们进行祈祷而制作的,主要是在教堂中使用。最早的小时机械钟表是1335年在意大利米兰教堂内建造的,到了十五世纪,欧洲各地许多钟楼和市政厅都安装了大型钟表,它们以高度统一的定期鸣响,使人们的活动空前方便起来、一致起来,也使时间从无形变成了有形。
钟表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更使欧洲人想不到的是,几百年后,正是这种新奇的机械,打开了中国这个东方帝国的大门。
最早把钟表介绍到中国来的是欧洲的传教士,他们“要做耶稣的勇士,扩大教义的影响范围”。1582年,他们成功了。两广总督陈瑞收了传教士的“礼物”,表面上付了一些银子,但随后又传话,让西洋人用这些银子再买一些好东西送来。1583年,广东肇庆城里的钟表,吸引了当地人纷纷前去观赏,轰动一时。传教士罗明坚在书信中欣喜若狂地写道:“在过去的40年里,为踏入中国费尽千辛万苦,进入这广大帝国如登天之难,如今却这般易如反掌。”
钟表的输入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计时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对中国人的时间观念、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在1669年(康熙八年)以前,采用的是“一昼夜100刻”的计时标准,为了和西方时间相一致,经过四年的激烈讨论,最后改为“一昼夜96刻”,它使原来的一刻钟14.4分钟,变成了一刻钟15分钟,一直沿用至今。
历书承载时间变迁
时间有形亦无形,难以琢磨。记载时间的历书却有形可见,它以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为依托,以地面上动植物的变化为节点,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成为人类创造的重大文化成果之一。
唐以前的历书比较简单,现在只能看到残片。唐中后期时,皇宫中出现了记事日历,每年分12册,每月一册,每天一页,记载日月运行规律、国家朝廷大事、皇帝重要言行等。因其实用、方便、条理分明,且能指导农时,深得使用者的喜欢,但要看到这本历书,在当时只有朝中大臣,相当于现在的部级及以上领导才有资格。
历书出现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夏管冬藏;历书出现后,时间可见,光阴可惜,古人行动慢慢趋于一致和规律。这一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功绩,堪比“车同轨,书同文”。我们无法想象,没有统一时间标准的现代社会,如何能实现高效运转。
历书在百姓中大受欢迎。清代的《燕京岁时记》载:“十月颁历以后,大小书肆出售宪书(历书),衢巷之间亦有负箱唱卖者。”这一景象持续月余。因为需要,历书不断被盗版和“升级”,后来发展到把天干地支、月令、节气,以至那些鼓惑人民安贫乐命的各种忌日、星相吉凶等内容都印到历书上。
翻开民国时期不同版本的历书可以看到,这些历书中均标注了诸多宜、忌事宜,与封建王朝时代历书不同的是,皇家的忌辰没有了,增加了诸多的外来节日,如劳动节、护士节、记者节、母亲节等。最重要的变化是增加了阳历,即以公元纪年的格里高利历。
古人注重在顺天应时中培养个人的生活饮食习惯,现代人讲究跟着节气、顺着时辰来养生,其实都是提醒人们要踩准时间节拍。养成顺时养生的好习惯,家业何愁不兴旺,事业何愁不发达,生活何愁不诗意。
经过100余种历法的优劣比较,新中国开始用公元纪年,用阴阳合历记载时间。我们所用的夏历或农历,就是阴阳合历,不能把其理解为阴历,因为农历中巧妙地镶嵌了24节气,而24节气则是地地道道的阳历。
顺天应时诗意生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在《元日》诗中,描绘了新年到来时万象更新的欢乐景象。
现实生活中,比“新桃换旧符”还要早的是从市面上买回历书(画)。即使是在电子日历流行的当下,一本(张)纸质历书(画)也还是好多人置办年货时的必需品。
买日历不仅仅是为了安排来年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日历要过一种顺天应时的生活。古人相信命理,明清两代的历书中,多用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各路神仙的诞日和祭日来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辛亥革命后,历书中增加了大量含有封建迷信的择吉内容,以此来预测某人在当年的运程和“诗意生活”,如:四季看风光,春、夏、秋、冬四季神图,十二属相相犯和十二属相相合图,财神喜神贵神福神方位图等。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0多年里,相关部门多次对历书的编辑和出版作了具体安排,历书中删除了所有的迷信内容,增加了大量的政治常识、科学知识、生活常识和农业生产知识。由于全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不高,这一时期的历书中的生活知识通俗易懂且有极强的针对性,主要有:怎样养娃娃、小儿疾病预防、注意月经卫生、预防黑热病和寄生虫病、细菌是怎样传染的等。
改革开放后,历书中增加了大量的养生保健内容,以1999年的历书为例,就有《炒菜的“最佳”时间》(气象出版社),《20种不宜同吃的食物》(广西科技出版社),《吃喝时间有讲究》(山西科技出版社),《请君提防“秋令病”》(北京市西城区计划生育委员会),《妙联佳对助养生》(山东科技出版社)等生活知识。近几年的历书中,《三伏天养生吃什么》《“补秋”胜“补冬”》《何时吃酸奶更有效》等知识,比前几年更加精细。这些养生知识看起来五花八门,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们都围绕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顺天应时!换句话说,就是:居家过日子,只有踩准时间(令)节拍,生活才会有诗意,身体才会更健康。
新中国成立后的10多年里,相关部门多次对历书的编辑和出版作了具体安排,历书中删除了所有的迷信内容,增加了大量的政治常识、科学知识、生活常识和农业生产知识。
(张隽波,山西日报社主任记者,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收藏近300个年份的不同版本历书3000余本。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BZW186。文中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