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时而变 随事而制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的求变之道

2017-07-12/

中州建设 2017年9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水利工程

文 / 李 苹 严 勇

因时而变 随事而制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的求变之道

文 / 李 苹 严 勇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主办公楼

一念之间,有时候错过的不只是一次机会,而是一个时代。

这是对这个飞速发展与不断变迁的时代最好的注解。“互联网+”的提出,更是将传统企业推向不得不变的历史进程。大时代、大变革带来的大机遇,是主动拥抱还是被动接受,是对一个企业发展智慧的考量。

在这场大变革中,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称豫水设计公司)早早地就看到了机遇的到来,从主动改制到主动拥抱互联网、引入BIM技术,在不断的求实创新中,直面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习主席在博鳌论坛年会上演讲,对企业来说尤为准确,只有更加地主动,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赢得发展的机会。

豫水设计公司把握的机会,是对“产业互联网”时代到来的预判。“在过去的二十年,互联网经济是以消费为驱动的,但是现在大家都在探索如何通过高效的云计算能力,助力互联网时代的生产资料‘大数据’的快速传输,在消费者层面提升服务体验,增加服务形式。”豫水设计公司董事长翟渊军说,无论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未来已经到来,产业互联网将通过生产、资源配置和交易效率的提升而得到推进。

积力所举无不胜,众志所为无不成。通过多元化的探索创新,打造“豫水设计”的品牌,是豫水设计公司的未来方向。

南湾水库总库容16.3亿m3,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养殖、城市供水及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Ⅰ)型水利枢纽

燕山水库总库容9.25亿m3,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供水、灌溉、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库。该工程因科学的设计和优良的施工,先后获得中国水利优质工程大禹奖和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盘石头水库总库容6.08亿m3,主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02.2m,坝长606m,是一座以防洪、工业及城市生活供水为主,兼顾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

平台构筑,“设计+互联网”的全新探索

产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有别于消费互联网的“眼球经济”,而是以“价值经济”为主,也就是通过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寻求全新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创造出不局限于流量的更高价值的产业形态。

根据这个表述,产业互联网在生产制造体系中,实现的是以用户为导向的个性化设计,在销售物流体系,是以线上线下一体化为主要趋势。在这个概念中,是以产业生态、大数据和生产性服务业为基础要素。

“在我看来,互联网就是一个由数字技术支持的大平台。既然是数字技术,就必然牵涉到大数据的应用,因此,我认为‘互联网+水利水电’应当是用数据去支持水利水电设施全生命周期的应用环境”,翟渊军表示。

事实确实如此,未来的工程设计行业应该有一个集中的线上平台,所有的设计院的人力资源和设计资源都可以放在这个平台上,通过互联网征集设计方案和设计力量,还可以通过服务平台实现工程师在线提供技术方案方面的服务。

这样的一个平台,也是豫水设计公司管理团队的构想。根据这种构想,在这样的一种产业生态下,业主可以选择业内最好的方案,让最合适的人来做。“从这一点上说,‘互联网+设计’可以改变我们的项目承接和完成的方式,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翟渊军说。

当然,所有的转变都不是一蹴而就,互联网可以是技术手段,但不是万能的,就现状而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设计服务提供才是最稳妥的道路。比如相对单纯的景观设计,一两个设计师就可以完成整个项目,这个时候就完全可以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就能实现比较好的效益和整体效率的提升。

但是对于水利水电行业相对而言就复杂些,简单互联的模式会马上显现出它的弊端来,那就是协同问题。一些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需要一个大团队,至少需要十几或几十个专业共同参与完成。简单的“互联网+”没法承载这么多专业的协作。换言之,要想真正实现从“互联网+设计”走向“互联网+水利水电”,就需要更专业的协同平台。

“互联网从本质上说,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一种技术,可以视作一种工具。在水利水电设施这样复杂的建设项目上,我们需要更加细化、深化地考虑如何来构建‘互联网+’解决方案,更应该从项目的根本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在翟渊军看来,在拥抱互联网的同时,设计院更要坚守本分,同时用更加开阔的思维来面对转变,才能有所作为。

企业文化活动——赴红旗渠参观学习

企业文化活动——歌咏比赛

企业文化活动——资助邓州市陈园希望小学

三维协同,跨平台技术应用的探索

BIM,也就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

2015年9月,河南BIM发展联盟在郑州成立,标志着推进BIM技术领域产学研用紧密合作进入全新时代。但是在这之前,豫水设计公司已经在多个大项目上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豫水设计公司是一个中型设计院,但是却以大项目闻名于行业,这得益于他们采用了先进的三维协同设计解决方案。而推动三维协同设计的应用既是市场的需要,也是设计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就像豫水设计公司正在做的全国防洪风险图项目。具体来说,这个项目的内容就是在流域范围内,推求洪水的演进过程,包括洪水历时、淹没水深、洪峰到达时间,制定出人员避险方式、规划出撤退路线等。想要做好防洪风险图,流域范围内的人口、环境、社会经济数据、地理信息等都需要纳入到分析范围,这些数据中一旦因为溃口要素发生变化,整个防洪风险方案就要随之改变。“有了互联网、数字技术,我们就可以去思考、去探索,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将各要素进行关联,将水利专业、基础地理信息专业、计算机技术等进行跨平台联合应用,将项目进行得更好、结果展示得更直观。”翟渊军表示。

对豫水设计公司来说,三维协同运用典型的例子就是移民设计方案。在过去,水库工程调整一下设计水位,淹没范围就会不一样,就得重新做一次现场调查。有了完备的数据模型后,去过一次现场把所有的数据统计清楚之后,就可以输入到模型中。根据不同的方案,移民规模的大小、移民的多少等这些直接影响到公众投资的因素,在很短时间就可以得到。”

依托于此,豫水设计公司开始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经过近6年的发展,已将BIM技术、GIS技术、无人机技术等与水利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以BIM技术为基础的,基于一个数据中心、一套数字信息模型、一张“地图服务”、一个业务应用支撑平台的水利信息化业务整体解决方案。多专业、多技术手段结合,进行跨平台技术应用,突破传统设计领域,将数字化与专业化进行融合,融合的过程中进行了设计手段的更新、管理理念的转换、业务范围的拓展。

“我们是希望对设计产品-模型的价值能进行深度挖掘,而不仅仅是解决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问题。因为模型可以重复利用,在挖掘模型价值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实现跨界应用,就可能解决我们以往解决不了的问题。”翟渊军说。模型重复利用之后,就可以做稳定计算分析。原来只能用二维平面展示的这种洪险图以及洪水演进的过程,用三维之后更加直观,而且业主更加倾向于这种方案,哪些地方合理不合理,在三维模型上一展示就非常清楚。实际上,所有的跨界应用还是设计院从自身希望改善效率、提高用途、深度挖掘价值的角度来考虑的。

一种产业生态的建立,多方因素错综复杂,就现状而言,传统标准的制约就是一大要因,比如现在,虽然三维模型已经开始运用,但是针对业主提交的还是二维图纸,业主的与时俱进也是整个产业链条中重要的环节。对未来而言,只有产业生态真正形成,才会有行业繁荣发展的大局面,未来的设计单位也不仅仅是技术输出,而是真正地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在我们这个行业都是设计先行的,设计必须先迈出这一步,当大家能看到它所带来的确确实实的益处,然后整个产业链才能动起来。在这一点上,三维设计不但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好的理念。”翟渊军说。

前坪水库(在建),2015年10月开工,是2015年初国务院部署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以防洪为主的一座大(Ⅱ)型水库,总库容5.84亿m3

品牌驱动,谱写豫水设计壮丽篇章

品牌是产品溢价的基础,也是一个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水而动,豫水设计公司的企业的品牌内涵中深入融入水的诸多特征。无论是水之坚韧、奋勇、凝聚、包容,还是顺势而为。

六十载春秋,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起步创业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奋力开拓期和改制为股份制企业的加快发展期,通过一代又一代豫水设计人的艰苦奋斗,豫水设计公司先后完成了1500多项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咨询、勘测、设计任务,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水利水电技术人才,豫水设计现已成为国内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知名企业。拥有8个甲级资质,具有承担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咨询、水土保持、水资源论证、防洪影响评价、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工程监测、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工程招标代理、境外工程施工管理的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艰苦创业路,一路辉煌一路歌。“60年的辉煌历程中,几代水利勘测设计职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爱岗敬业,精心设计;努力践行‘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情系水利,服务水利,奉献水利,始终不渝地推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工作,促进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事业发展,为中原水利事业的发展,为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翟渊军的眼中,奋进中的豫水设计也承载着更多的荣耀。

立足中原,面向全国,走向国际,培养和广揽人才,持续发展、求实创新。豫水设计公司如今已发展成为集工程咨询、勘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EPC)、项目投资(PPP)、项目运营为一体,为工程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国际性工程公司。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豫水设计公司将以打造“豫水设计”品牌为动力,积极总结和发挥改制以来积累的公司化运作经验,遵循“为工程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国际性工程公司”的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绿色生产、精心设计、求实创新、诚信服务、持续发展”的理念,发扬 “水之坚韧、奋勇、凝聚、包容”的企业精神,风雨同舟、开拓进取、只争朝夕,挥起如椽之笔,运腕如风,在中原大地上描绘着“服务创造价值,合作赢得未来”的美丽画卷,谱写出更加壮丽辉煌的篇章!

郑州引黄灌溉龙湖调蓄工程,设计蓄水位高程85.5m,水域面积约5.6万km2,平均水深4.5m,最大水深7.5m,总库容2680万m3,具有调蓄、灌溉、景观、气候调节等多种功能,充分体现了郑东新区“生态城市”“共生城市”的绿色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其中4号控制闸设计精巧、制造精良,被验收评定为优良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从丹江口水库河南省淅川县陶岔渠首引水至北京团城湖,全程自流输水,总干渠全长1432km(含京津输水支线),一期工程年调水量95亿m3。我省境内总干渠长731km,其中豫水设计公司承担完成了440km的总干渠工程设计和河南省黄河以南受水区供水配套工程设计工作。设计中解决了膨胀岩、采空区、砂卵石地基、高地下水处理等多项技术难题。引人瞩目的沙河渡槽工程,总长度约12km,设计流量320m3/s,在槽身结构、大吨位架桥机施工、过水流量、长度、跨径等方面总体规模具世界第一

河南省洪水风险图。豫水设计公司将BIM技术、GIS技术等与水利行业进行深度融合,结合地理信息平台、洪水分析平台、地形制作平台及三维二次开发平台的联合应用,形成以BIM技术为基础,基于一个数据中心、一套信息模型、一张“地图服务”、一个业务应用支撑平台的豫水设计独有的跨平台水利工程整体解决方案,并将该技术应用到多个工程项目。典型的如河南省2013—2015年度洪水风险图项目,豫水设计公司完成29个片区(全省共计33个片区),总面积47151km2,占全省总面积的92%,洪水风险图项目编制技术及成果得到各级评审专家的一致肯定

猜你喜欢

水利水电水利工程
《湖南水利水电》2021年总目次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监测
水利工会
农村水利水电
水利监督
子午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