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剧进校园的现状及建议

2017-07-12宁夏演艺集团京剧院750001

大众文艺 2017年8期
关键词:唱段进校园京剧

王 蒙 (宁夏演艺集团京剧院 750001)

京剧进校园的现状及建议

王 蒙 (宁夏演艺集团京剧院 750001)

京剧唱腔优美、博大精深,是我国的国粹。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京剧面临着巨大挑战。教育部从2008年开始在中小学试点京剧进校园,但进展较慢。本文探讨了京剧进校园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京剧进校园;现状;建议

一、京剧进校园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外来文化迅速涌入国门,对青年一代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好多学生看韩剧、追美剧,却忽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200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之中,在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将15首京剧唱段安排在一至九年级。同时,决定在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各选20所中小学作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曲目,目的就是要从根儿上抓起。

通过2015年对这些试点学校调查显示:多数学校已难寻京剧味儿,师资缺乏、学生没兴趣等问题,让京剧进校园陷于尴尬境地。

调查也发现一些较成功的学校。如金乡县实验小学从2010暑假开始把京剧引入学校,聘请教师,特招了京剧专业毕业生,建立了京剧教学实践基地,“京剧进校园”特色教育得到长足发展。2013年10月,学校在山东省素质教育论坛上做了典型发言。2014年、2015年,金乡县实验小学两次大型的京剧展演活动走进央视戏曲频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金乡县的做法的不足在于:虽短期使学校得到良好收益,但本质上还是“拔尖教育”,因为学校的“京剧兴趣小组”太少,京剧的规模太少,只是针对几十个所谓的“特长生”进行了专门的针对性强化训练,排演了几个京剧片段。

京剧进校园的目的,是发掘京剧的文化价值,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当然,京剧进校园不是让学生人人唱京剧,正如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2008年两会期间指出,“京剧进校园,不是为了培养多少京剧演员,而是让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著名京剧艺术家梅葆玫老师说,“京剧进校园,主要是从审美和理念上、文化传承上去做,不是技术层面,而是自身一种修养和素质提高,不要唯效果论。”2015年在梅葆玖先生的倡导下,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组织编写、出版了北京市地方初级中学京剧选修教科书《看得见的京剧》、《听得懂的京剧》和《学得会的京剧》。目前,该套教材正在丰台区初中阶段试点使用,准备日后推广到北京市全市使用。

由此发现,京剧进校园存在两个误区:一部分学校因为教师资源、学生兴趣的缺乏而处于搁置状态;一部分学校培养了少数“京剧特长生”。京剧进校园,弘扬传统文化仍任重道远。

二、关于京剧进校园的建议

通过京剧进校园,让广大学生接触京剧、了解京剧、感受京剧、喜欢京剧,在学校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抢占文化主阵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营造氛围。京剧博大精深,韵味醇厚,唱腔优美。首先要加强舆论宣传,突出京剧作为国粹的重要地位,在全社会营造欣赏京剧的浓厚氛围。传统京剧多出自历史题材,如宣扬爱国主义的《杨门女将》、《岳母刺字》等,表现个人才智情感的《空城计》、《霸王别姬》等,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其次要普及教育,在教育相关法规中作出一些明确规定,加大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份量,提高京剧的普及程度。比如在日本,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中都传授传统文化的条文;在韩国,小学生吃完午饭,由学校专门组织课后班,由专业老师传授传统文化。

2.突出主体。教师的主体应以京剧演员为主、音乐老师为辅。之前京剧进校园,是由音乐老师在音乐课程中教授京剧的基本知识及京剧唱段。现实中音乐老师没有京剧基础,除了介绍京剧知识,教唱简单唱段,再想深入下去就难了。而且大多音乐老师,多是声乐或器乐专业,不一定能表达出京剧特有的韵味。目前一种较好的模式是国家京剧院从2005年开展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有折子戏,也有大戏,普及基础知识的同时演出,将教学、演出、交流、讲座融合到一起,有很好的教育、宣传意义。

3.分类施教。京剧的教育要适合不同年齡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中小学,应以普及京剧知识、欣赏京剧唱段为主,如《闹天宫》中猴子偷桃的出色表演,《梨园英秀》中一段赞美京剧的快板词,都能引起中小学生的兴趣。大学校园应当充分发挥京剧社团的作用,吸收一些能教会唱的退休教师,以及有京剧基础的大学生,发挥大学生的自我宣传和教育能力。联合当地京剧院团,定期开展一些京剧演出,扩大京剧在大学生中的影响。

4.拓宽渠道。传统京剧教学,是口传心授,模仿为主,而现实并没有足够的京剧老师,应该突出网络媒体的作用,开设一批京剧专业网站,上传京剧网上授课的内容和京剧名家选段等,保证有足够的网上资料供学生欣赏、学习。学习京剧之初,可以借助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唱脸谱》,既有京腔京韵,又有流行音乐元素;五年级教材上册的《梨园英秀》兼备京剧艺术和说唱艺术,缩小了京剧与学生间的距离感。另外,可以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剧院,欣赏专业演员的演出。

5.选好内容。京剧的精华多在传统剧目,如宣扬爱国主义的《穆桂英挂帅》、反腐倡廉的《铡美案》等,而样板戏,只是一个特定时期产生的,比重不应该太大。因此课堂上应多选一些有教育意义、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适合年龄段的唱段。

6.注重创新。京剧艺术家可以在传统京剧的基础上,创作一些符合现代主旋律、贴近现实生活的新曲目,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同时,在内容、伴奏、技艺上进一步吸收其他戏曲的特长,让京剧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京剧进校园可以丰富学生生活,开拓视野,增强艺术素养,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京剧进校园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起点,通过京剧这扇门,看到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花园。

[1]对京剧进校园的探索[J].参花,2016(20).

[2]京剧进校园,缘何一波三折[J].人民周刊,2016(11).

[3]论京剧艺术在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J].中国青年研究,2009(10).

[4]美,挡不住视线--关于京剧艺术在大学校园传播的断想[J].中国京剧,2008(2).

[5]小学京剧教育整合课程构建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2016(4).

猜你喜欢

唱段进校园京剧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悲惨世界》经典唱段分析及演唱技巧研究
绵绵古道连天上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音乐旋律的级进模式与人物形象的同构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关于京剧《辛追》的创作
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