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媒体于地方民生经济的作用

2017-07-12方爱琴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产业园区教育局061000

大众文艺 2017年8期
关键词:大港民生基层

方爱琴 (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产业园区教育局 061000)

基层媒体于地方民生经济的作用

方爱琴 (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产业园区教育局 061000)

基层媒体所关注的区域虽小,但涉及到民生新闻却有着自身优势,只要善于小处看大对于地方经济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基层媒体;民生新闻的影响

由于缺乏足够的市民收视群体的支持,基层电台常常被大众所忽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地方宣传的主阵地,基层电台对于关注地方民生、振兴地方经济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地方台在距离上离民生最近,最有乡土气息,更要发挥自身优势以小见大发挥媒体作用。

一、民生新闻要关注大情大理

在基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常常被各类会议、项目等内容占得满满当当,而要想看一些当地百姓特别是农民的生活场景,却难觅其踪。笔者认为,基层电视台做好民生新闻,关注大情大理是一个方向。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小丫跑两会》的报道中,播出了对沧州李官庄村民刘绍青的采访。像这样的新闻,就是基层电视台民生新闻的报道重点。另外,国家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有什么新举措,这些问题始终是广大农民关注的焦点。

第一,关注百姓身边事,展示社会发展主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及走势的新闻是民生新闻应该更加关注的,即“大民生”。“大民生”不囿于“小家”“小人”“小事”的一孔之见,而是以广泛关注民生、反映民情、体现民意为己任,诸如报道社会养老保险、教育、医疗、下岗再就业、农民工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到老百姓生命,生存,生活和生计。在报道上,必须要更多强调新闻的视角,视线下移、平视,渗透着深厚的人文关怀。

第二,镜头对准老百姓,让画面充满乡土气息。一个镜头:在一个农家小院,一位衣着朴素的大伯在玉米囤前扫院子,这种亲切的感受完全不同于坐满人的会场。我们通过改变采访方式来让乡土气息浓的新闻报道占到更高的比例,采取多种方法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一是鼓励群众提供更多基层方面的新闻线索,加强与普通观众的互动,二是多加与乡镇、部门合作,从而来提高基层报道比重。湿地周边居住民的生活状态、扣村蔬菜大棚的发展、各分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还有元宵节的各种民俗表演,广场上健身操,幼儿园里新设备,这些乡土元素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二、经济新闻要注意顺势利导

决定经济报道成为新闻报道的“重头戏”的原因就是:经济活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渤海新区作为河北省的隆起带和增长极,经济发展正逢时。南大港电视台积极宣传当地湿地等绿色生态资源,为招商引资工作做好宣传的先锋兵,在企业落地过程中又积极参与推介,创建了信息服务、政企互信、合作交流、产业推进的平台。

一是注意策划。基层电视台要紧紧围绕地方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创造性,积极策划,主动出击,从新闻素材中寻找具有新闻价值的鲜活点。在全国打响招商引资的会战之时,南大港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之际,电视台就陆续开办了《全民动员上项目招商引资促发展》、响应中央号召坚决根除非法涉油企业》《辉煌成就看教育》《打好环境整治攻坚战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举全区之力坚决打赢环境整治攻坚战》《美丽乡村建设》《健康伴您行》等一系列专题栏目,烘托气氛,营造浓厚宣传环境,全面提升节目质量。

二是对外宣传,地方媒体要不断加强内容和形式创新,增加信息量,增强吸引力,突出针对性,强化时效性,充分发挥优势,把握宣传重点,打造品牌形象宣传工作。2016年电视台实现了“两个历史突破,一个数量之最”,即:实现南大港有史以来首次登陆中央电视台的突破,实现南大港有史以来首次登陆中央人民广播台的突破;今年在各级高层媒体(报纸、电视、网站)发稿量创南大港宣传工作历史之最,累计报道新闻100余篇,其中分别在:中央电视台播出1次、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播出2次、新华社报道7次、上海卫视播出1次、甘肃卫视播出1次、河北卫视播出3次、燕赵都市报刊登1次、香港凤凰网1次。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区对外宣传提质提速,加速对接,电视台以南大港湿地生态旅游为抓手,充分利用各级媒体大张旗鼓地做好宣传湿地旅游这篇大文章。题为《沧州南大港湿地迎来珍稀候鸟中转栖息》的报道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题为《南大港湿地惊现世界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首现沧州南大港湿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甘肃卫视》播出,在新华社刊登;同时凤凰网、优酷网、搜狐网、乐视网等重要网站都对南大港湿地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是注重引导性,开辟企业规范化管理的交流园地。新闻媒体在经济建设中不但要做“传声筒”,还应该积极投入,大显一番身手。新闻媒体要发挥更大的效益不仅能宣传经济政策、报道经济指标,还要能分析经济形势,开展深度报道,把一事一时的经济现象,放到整个经济发展趋势、产业政策、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之下进行考察研究,引导受众了解全局,审时度势,站在更高层次去认识问题。

带有普遍规律性的一些报道更会受人欢迎,这是在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因为这样的报道通过揭示经济发展内在的一些规律,能为受众指点迷津,能指导他在经济活动中行动,从而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经济新闻的生命力在于解释性、分析性、调查性。经济发展,新闻报道也有其自身规律。在经济报道中,应该深入挖掘某一企业、人物、事件或者现象所蕴含的新闻价值。如果采访一个企业或是一个企业家,我们的视角应该是多元的。不必从企业建厂伊始说到它产值上亿,其间如何抢抓机遇,奋勇拼搏。我们还需要多挖掘一下他们的发展背后积累的经验,是对技术革新比较重视,还是对引进人才比较热衷?是对强化管理高眼相看,还是对营造企业文化情有独钟?这种做法的普遍意义在哪里?我们也深知,类似这样的采访并不容易,有的需要记者下一翻功夫才能完成采访任务。

基层媒体搞得好不好,我们既要懂新闻,又要透过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发现广阔时代背景后面深层次的东西。当代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复杂、经济现象层出不穷,那么在这个时刻,记者编辑要想搞好经济报道、办好经济刊物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努力工作,体现出自身应有的价值,最丰富,最生动,最真实,也最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实情。

猜你喜欢

大港民生基层
《大港连云》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省审计厅到都昌县大港镇开展送“红色”文化下乡活动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走基层
民生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