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摄影对“城市边缘”记录的社会文化价值

2017-07-12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30011

大众文艺 2017年8期
关键词:摄影者景观摄影

钱 振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230011)

摄影对“城市边缘”记录的社会文化价值

钱 振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230011)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中特殊的区域,需要有人拿起相机去记录和面对“城市边缘”这个区域中人在生存空间和环境里所留下的印记。摄影者的观看不能只从表象的生活方式上简单的记录,这种记录或许具有一定史料的价值,但更重要的应是引发众多矛盾的内在文化动因及对国家命运和人的命运的双重观看。

摄影;城市边缘;景观;文化价值

一、“城市边缘”一词的界定

“边缘”一词是近几年的热议词汇,是理解社会变迁的关键词之一。谈到“边缘”必然要涉及到和它所对应的“中心”,两者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传导的受力体。随着“中心”的不断变化,“边缘”在不断的消亡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出现。本文中所指“城市边缘”是指包含:城市边缘区及乡村腹地的区域。

1975年,洛斯乌姆在《城市边缘型城区和城市影响区》一文中详细阐述城市边缘区的含义:“这一地区位于城市核心区外围,其土地利用已处于农村转变为城市的高级阶段,是城市发展指向性因素集中渗透的地带,也是郊区城市化和乡村城市化地区。由于这一地区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空间实体,因此它已发展成为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连续同一体。”

二、“城市边缘”景观产生的背景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中特殊的区域,城市建设向农业用地的侵入加剧了无地农民与城市的矛盾,形成土地利用犬牙交错状态。人口、社会、经济、空间生活等方面呈现出明显过渡与融合的特征。区域经济不发达、农民思想观念保守导致城市的入侵使原本居住者在思想上产生了落差及自卑感,并想通过极力的模仿抹去其行径上的差异,但是由于自身先天不足的局限性,造成了该区域既有城市特色的外表,又带有保留当地意识的结合体。这里不仅是当地农民、城市居民和外地流动人口的主要居住地,也是垃圾堆放、污水排放、化工企业等存在的主要地带。这个区域存在着不同职业、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观念、不同知识文化水平的居住者,在这个复杂共生的地带中成为了矛盾爆发的集中地,留下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痕迹,成为了发展中特殊的“风景”。

三、摄影对“城市边缘”记录的价值

当下城市建设迅速的发展,城市边缘地带的“文化风貌”以更快的速度在改变着,这些区域中的痕迹折射出其背后社会、政治和人的意识形态。所以摄影者对“城市边缘”这个地带的记录和表现可以引发更多人把目光集中在这个区域,进而引发人们对城市边缘区社会文化价值的思考。中国摄影界在2000年以后,部分摄影者开始注意到传统风景摄影的语言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意识到单纯对自然风景娱乐式的摄影太过于简单,摄影不光是对人文风景的简单记录,更应是观察、刨析现实社会的强力手段。

罗永进和曾力都是从1997年开始运用“类型学”的形式对特定区域的景观进行系统拍摄的人,也是中国城市化开始加速时最早一批运用客观的社会景观摄影的方式进行系统拍摄的摄影家。罗永进拍摄的《新民居》系列中,最先拍摄的是《新民居•洛阳》洛阳曾经是六朝古都,有大量中国传统意义的建筑,中国传承下来的建筑美学及其建筑风格都体现其中。但是在罗永进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新居民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意义建筑风格及元素已经支离破碎毫无踪迹,如同“鬼楼”一般。邵逸农、慕辰是较早运用“类型学摄影”和“无表情外观”拍摄的人。他们在4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300多个礼堂,这些礼堂多是建国时集体化的产物,但是现如今有的已成为废墟和仓库,有的则变成供人们参观或者消费的娱乐场所。他们拍摄时以面画正面居中如同标本采集的方式,客观、冷静呈现出国人物质和思想意识的转变。何崇岳的《计划性生育》充满着荒诞感的招贴墙上,计划生育是中国根据国情而制定的阶段性产物,作者对这一名词有着独特的理解。2010曾翰的《超现实中国》是带着理性批判的眼光对各大城市出现的超现实的景观的关注,是对如此利用中国文化继承还是摧毁的考问。鲍昆先生在“景观•静观——中国当代摄影专题展研讨会”上也提出“摄影者要回归内心和现实,用审视城市的方式去看看农村”。摄影应该对城市化进程当中的问题进行写照与反思,而不是局限在某个区域,这样才能更全面、客观的关注当下发展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当摄影者们把题材徘徊在自然风光或娱乐于途中随机遇见的时候,有一部分思想敏锐摄影师把目光投向了城市的边缘。围绕着北京城市周边五环和六环的区域进行垃圾拍摄的王久良,开着摩托车用了一年的时间去调查北京周围垃圾的位置和规模,拍摄了多达几千张照片。正是因为他对这些垃圾大量长时间深度的拍摄,让观者开始关注垃圾场和周边环境的关系。王久良因为拍摄北京郊区的垃圾,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促进了北京垃圾分类和周边环境的治理。孙景涛《吾城吾乡•原乡异域》记录了作者对故乡记忆和情怀的寄托,最熟悉的人和环境未来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担忧和思考。以及聚焦于新旧混搭带有冲突色彩的城市中心及城市边缘的加拿大人Greg Girard,他们的目光中都带有同样的冷静和迟疑。

“城市边缘”的记录是以摄影为媒介对城市边缘区的介入,利用摄影的形式对城市边缘区的特殊“风景”的关注。这一行为并不对自然风景进行简单的描绘,而是转变为以客观、冷静的观看方式去审视人与“风景”之间的关系。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中特殊的区域,需要有人拿起相机去记录和面对“城市边缘”这个区域中人在生存空间和环境里所留下的印记。摄影者的观看不能只从表象的生活方式上简单的记录,这种记录或许具有一定史料的价值,但更重要的应是引发众多矛盾的内在文化动因及对国家命运和人的命运的双重观看。

[1]论摄影[M].(美)苏珊•桑塔格.黄灿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2]鲍昆.观看再观看—当代影像文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书,2009.

[3]苏海龙.上海边缘区城镇空间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评价[D].河南大学,2002.

[4]何艳,冰黄,晓军翟,令鑫,闫倩,杨新军.西安快速城市化边缘区社会脆弱性评价与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6.

[5]蔡萌.景观 静观—中国当代摄影转型的阶段性总结[J].东方艺术,2010.

[6]江融.溯本求源:从风景摄影到社会景观摄影[N].中国摄影报, 2012.

猜你喜欢

摄影者景观摄影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冬日黄昏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燕山大学
《景观平面图》
燕山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