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民间装饰纹样的审美价值探究

2017-07-12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53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8期
关键词:纹样民间装饰

罗 典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530000)

广西民间装饰纹样的审美价值探究

罗 典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530000)

广西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文化,是传统美术文化中的精品,它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和装饰趣味。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审美设计出别具一格的装饰纹样,点缀着他们的生活。装饰纹样出现在服装、建筑、器皿等每一个生活片段里,它不仅起到装饰的作用,更是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表达、历史文化的记载。同时它也传达着人们对美的追求,承载着认识生活和审美教育的使命。本文将从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两个主要方面对广西地区的民间装饰纹样的审美价值进行探究。

民间纹样;审美价值;文化内涵

民间装饰纹样指:源自于老百姓或在老百姓中间广泛使用的,用来装饰、美化生活的图案形式。广西壮族自治区蕴含着大量民间艺术精品。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呈现出地域性特点和独特的审美趣味,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审美设计出别具一格的装饰纹样,装点着他们的生活。这些美丽的装饰纹样出现在服装、建筑、器皿等每一个角落,不仅起到装饰的作用,更是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表达、历史文化的记载。然而,人们却忽视了民间装饰纹样本身的美感,更不会详细地了解它们是关于什么、如何制作、以及它所代表的广西人民独特审美追求和文化生活。正是这些被我们错过的“美”,体现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的崇拜、对历史的尊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精巧的构图、简洁的造型、斑斓的色彩搭配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

一、审美价值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自然风光秀丽,少数民族同胞们热情、善良,对生活充满热爱,他们善用纹样装点自己的生活。由于地域问题的限制,使得广西地区的装饰纹样得以较为完整的保留,呈现出古朴、大气、沉着、冷静的气质。

1.精巧的构图

广西民间美术纹样种类丰富、花样繁多,如何使装饰纹繁而不乱,将纹样设计的主次、多少鲜明的对比出来,这是需要智慧的。劳动人民将单个纹样进行有序排列及科学组合,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组合规律。在广西民间各类装饰纹样中,常见的构图排列方式有:中心发散式、字形排列式、棋盘排列式、图形渐变式等主要形式。少数民族同胞以代代相传的方式,将这些图式传承下来,并熟练运用、巧妙搭配构成一幅幅主题鲜明、灵动自然、疏密有致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层次清晰、大气端庄极富审美情趣。

2.斑斓的色彩

色彩搭配和构图美感是组成广西民间装饰纹样的两大基本要素。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对于色彩的运用都不同。在广西境内生活的苗族,有着庞大的分支。区分不同支系的苗族最典型的方式就是根据其服装及装饰所采用的主要色彩。他们被分为“红苗”“青苗”“花苗”“白苗”“黑苗”等。生活在广西的劳动人民因其不同的色彩审美,所选择的颜色也不尽相同。为了配合这些用色特点,装饰纹样的用色也相应地体现出地域性的差别。如装饰在红苗袖口及领口部分的花纹,通常选用红色、白色、及黑色、作为点缀。重点部位则特别使用绿色做底作为衬托。而白苗的妇女则喜欢在白色的布面上,使用冷色调的线条如:黑、蓝、灰作为基础图案的底色,用粉红、朱红等作为点缀,装饰纹样清淡雅致。壮锦是将色彩运用体现到极致的集大成者,产自壮族之乡靖西。壮锦颜色秀美、纹样精致简约、编制技艺精美、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蓝色、红色、黄色、绿色构成了壮锦主要的色彩基调。为充分调和这四种艳丽的色彩,壮锦纹饰大都运用土红、黑色、靛蓝为底,深色与浅色的搭配相得益彰,蓝靛、黑色等颜色与艳丽的颜色搭配使用,使色彩调和和谐、生动。

3.简洁的造型

广西劳动人民对自然景物的观察细致入微,这一特点体现在装饰纹样中。劳动人民大量模仿自然景物的原型如花草、鸟兽、虫鱼等,对其形态进行有效地提炼、变形、夸张,使原本复杂的形态变简洁、醒目。提到简洁的造型,则不得不说到花山崖壁画。其壮观的场面和简洁的造型令人印象深刻。一个个生动的红色的小人,是劳动人民对于人类造型的再现和模仿。这些红色的小人造型极为简洁,省去了对人物表情、神态、衣服、等一切复杂细节的堆积,注重对人物造型、动态的整体把握。对琐碎细节的删减使得花山崖壁画上的人物形象更为凝练、生动,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装饰纹样之一。

4.排列的秩序

英国学者贡布里希在他的书中提到:“任何一种工艺都证明了人类喜欢节奏、秩序和事物的复杂性。”广西民间装饰纹样看似复杂琐碎,其实却恰恰体现出劳动人民对于秩序及排列的喜爱。在苗族的绣片以及侗族服饰的领部、袖口等部分,我们经常看见二方联系及四方连续纹样的使用。这些纹样大都采用对称式、倾斜式、辐射式、波状式、回转式、重叠式、均衡式等七种主要排列方式。但在广西地区,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排列形式还有棋格式,如靖西壮锦,这种排列方式将布面棋盘一般有规律的展开,将间接的色块填充至复杂如棋盘的格子里,使其呈现出百花齐放般的艺术特色。

二、文化价值

广西民间装饰纹样历经百年传承至今,除了它们广泛的应用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更为重要的因素是,装饰纹样是劳动人民精神世界、沈美情趣、历史文化的记录和象征。一个个生动的装饰纹样,不仅仅是劳动人民装点生活的工具,更是劳动人民精神世界的集中体现。尽管广西地区物质条件并不富有,但是生活在这片青山绿水间的劳动人民却有着丰富的精神文明。他们在物质匮乏的背景下,更加热爱生活,他们崇拜大自然,敬畏生命,歌颂美好的生活,表达美好祝愿。他们的浪漫主义情怀不仅体现在婉转动听的山歌里,更体现在一个个精美的装饰纹样里。他们用壮锦编织着生活中的美,他们用壁画记录着热闹壮观的活动场面;他们用简洁生动的图案记录着民族迁徙的历史。每一个装饰纹样的背后都象征着深刻的寓意和内涵,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将这些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引入美术课堂。

1.对大自然的崇拜

美国学者苏珊格朗曾在她的著作《情感与形式》中提到:图案具有生命的形式。的确,图案的来源其实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广西人民用装饰纹样表达着对生命的尊重和自然的崇拜。广西地区自古以来就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方式,民间流传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谚语,体现出广西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依赖。特别是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时期,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情感就更为深刻了。劳动人民珍爱每一朵花,每一棵树。他们对高山充满敬畏,感恩河流对生命孕育做出的贡献。符号是他们对对大自然的崇拜的记录方式。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出现在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装点着他们的生活。在农耕时代,劳动人民对太阳充满崇拜,称太阳为万物之神,对神和自然的崇拜就凝结为一个个经典纹饰。如“水波纹”“太阳纹”“花卉纹”“螺旋纹”“青蛙纹”等。如在铜鼓鼓面、鼓身上,“青蛙纹”较为常见,甚至有学者也认为花山崖壁画人的造型也是广西人民对青蛙所代表的生殖能力崇拜的体现。这是因为,在劳动力匮乏的时代,人们认为劳动力是生产力的保证。于是人们对于有着极强生殖能力的青蛙充满崇拜,希望人类也可以获得繁殖的神力以期有更多能量改变生活。

2.民俗活动的载体

广西装饰纹样即具备装饰、美化的功能,又具备一定的记录功能。在广西境内,民俗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广西是包括:壮、苗、侗、瑶等多个少数民族在内的多民族聚居省份,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和传统节日,他们结合自己的民族习惯进行记录和创造。最负盛名的是花山崖壁画,有学者认为在左江岩壁上,描绘得就是骆越民族祖先狩猎时的场景,也是祭祀的场景。人物数量多、场面恢弘大气。为了对不同人物身份进行区分,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通过大小的变化、配饰的改变让花山岩壁画大气不失庄重,复杂不显凌乱。

3.历史文化的记录

装饰纹样记录性,不仅体现在对民俗活动的记录,更体现在对历史文化的记载。众所周知,历史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注重对历史传承的民族。在广西的劳动人民主要为壮族人民,相较于汉族文字的博大精深,生活在广西的壮族人民并没有文字,他们用图案和符号代替文字记录历史。在纸张尚未被发明的时代,壮族人民就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织布水平,人们将历史以图案和符号的形式记录在布上。这些布上的图案和符号,就是装饰纹样的早期雏形。劳动人民用三角形象征高山,用连绵不断的波浪线、曲线、“回形纹”象征着江河湖海。笔者曾在2012年前往百色地区考察,当地的民间手工艺人告诉笔者,“波浪纹”和“回形纹”以及三角纹之所以在民间织布上多次出现,其实是象征着劳动人民穿过崇山峻岭,淌过江河湖海来到广西这边土地上生活。这些纹样的形成是民族迁徙的印证。

4.良好愿望的表达

广西民间装饰纹样也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正如张道一先生所说:“在民间文化中,吉祥图案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心理、习俗以及审美等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纹样是劳动人民内心美好期待和向往的物化,他们用印染、纺织、刺绣、等方式表达着自己内心良好的期望。人民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物象,使之成为装饰纹样。创作手法主要是“以音表意”和“以形表意”。广西装饰纹样创作中的意向选择,除了主要围绕着“福、禄、寿、财、喜”五个方面展开以外,也融合了广西特有的民间特色即“吉、和、安、养、丰”等,其中“吉”意为“吉祥”,“和”意为“和谐”。因此在广西苗族背带及服饰上,常见以蝴蝶作为装饰。象征家庭幸福,婚姻美满。“以形表意”在广西装饰纹样中的体现也颇为广泛,最常见的有“花开富贵”“春暖花开”等多种形式。劳动人民,用刺绣的形式记录繁花盛开的场景,配以鲜艳的颜色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民间装饰纹样凝结着劳动人民智慧,不仅具有审美意义,其美学文化价值更耐人寻味。广西民间装饰纹样,是开在乡间的艺术之花。它独特的审美内涵体现出劳动人民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浪漫主义情怀。

[1]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2]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3]肖川主编.朱小林,邓宏编著.《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2012.

[4]贡布里希.范景中杨思梁徐一维译.《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纹样民间装饰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圣诞树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DIY节日装饰家
袁飞纹样设计
装饰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