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的构想
2017-07-12潮州市潮安区老干部活动中心521000
陈 烨 (潮州市潮安区老干部活动中心 521000)
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的构想
陈 烨 (潮州市潮安区老干部活动中心 521000)
作为一个传统的文明礼仪之邦,尊老、爱老、敬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范式之一。党中央一直对离退休干部的离退休生活给予了高度关注,如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对离退休干部的退养生活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以全新的工作方式、积极的工作态度、炽热的工作热情,落实好离退休干部的生活保障工作。习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离退休干部的工作经验、学识学养乃是全社会的一笔重要财富,特别是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离退休干部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其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诉求正日益提升,因此,各级相关部门必须对离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诉求给予积极的回应,进而为其构建全新的“文化养老”模式,以便使其能够安度晚年。
文化养老;离退休干部;实施策略
离退休干部在离退休后,闲暇时间增多,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增强,为此,相关部门应该积极推进文化养老,使离退休干部的文化诉求得以满足。
一、文化养老的重要意义
文化养老对于离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思想政治工作都具备较为关键的意义。下面我们对此展开详细的分析。
1.对于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意义
从“文化养老”这一全新的养老理念来看,其承载着对离退休干部退养生活的人文关怀特质,依托此种全新养老模式的开展与普及,将使离退休干部在精神层面、情感层面、自我尊重层面均得到满足,因此可以说,此种全新的养老模式对于正在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我国而言,有着正面和积极的意义。“文化养老”使老年人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身心更加健康,相对于“物质养老”或“待遇养老”,它是一种具有高境界、高品位的养老方式,涵盖了“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基本内容,同时更是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基本途径。
2.对于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意义
(1)通过文化活动相关设施的建设与投入,能够从物质层面为面向离退休干部群体的思政工作的开展与践行保驾护航。通过为离退休干部提供供其交流思想的场所、供其进行文艺活动的场地、供其休闲放松的娱乐设施、供其品读书籍的公共图书馆、交流棋艺的棋艺社等,将确保其在退养生活中的精神文化诉求得到满足与保障,进而为思政工作的开展与践行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石,让其感受到国家与社会对其的关注,进而让其的个体尊重诉求得以实现。
(2)通过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能够提升离退休干部的归属感与向心力,进而为面向该群体的思政工作创设良好的氛围。做好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继续培养一种精神,包括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心理态势、思维方式、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这是离退休干部精神支柱的力量源泉,反映离退休干部群体意识和精神面貌,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依托能够满足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诉求的各类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将让其迸发出生活热情,使其能够心系企业命运,积极为企业的决策与发展献计献策。
(3)通过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能够使面向离退休干部群体的思政工作更具实效性,更具感染力,更易获得该群体的价值认同。可以说,借助文化生活的助力,将使面向广大离退休干部群体的思政工作真正实现“接地气”,从而确保思政工作的预期效度得以达成。
二、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的实施策略
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管理体制的积极创新,注重为离退休干部群体构建“文化养老”氛围,注重专业化管理队伍的建设,注重创新工作方式的研究,注重对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效能发挥,切实促进“文化养老”。
1.注重对管理体制的积极创新
首先,相关文化部门应当注重对离退休干部群体知识更新诉求的满足,从而创设完备的面向离退休干部群体的老年教育体系,并将之安置于国民教育序列之中;其次,文化部门应当注重对社会涉老组织、涉老团体以及涉老行业的效度化管理。相关部门要树立大老龄工作的观念,把力量整合起来,找准结合点,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构建“文化养老” 配套协调联动机制,组织好各涉老团体的功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把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工作落到实处。
2.注重为离退休干部群体构建“文化养老”氛围
文化部门应当发挥舆论的引导效用,依托强大的舆论宣传媒介,诸如以门户网站、微信、微博与论坛为代表的线上媒介,以报纸、书籍、电视为代表的线下媒介,利用前述媒介在全社会构建“文化养老”的氛围,从而使全社会对这一全新的现代养老方式表现出足够的关注热情,进而在此基础上,在实际工作中将“文化养老”模式真正落到实处。
3.注重专业化管理队伍的建设
为确保“文化养老”模式能够真正落地,文化部门应当遴选具备较高政治觉悟、突出文化素养的老干部充实到管理队伍之中,采取集中学习、送学上门、送学到病房等多种方式,使老干部接受正面教育和自我教育,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按照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组织设置好、活动开展好、群众反映好的目标要求,开展创建“五好支部”活动,促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覆盖、班子健全、制度完善、活动经常。除此之外,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必须彰显其在思政工作的效用,根据所在支部离退休人员的实际情况,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与集体政治学习活动。
4.注重创新工作方式的研究
为确保“文化养老”工作能够真正地发挥效用并且能够持续地发挥效能,文化部门应当注重对创新工作方式的加大力气研究,以便使“文化养老”工作更具可操作性与可行性,也更易于为离退休干部群体所认同和接受。
5.注重对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效能发挥
从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功能来看,其乃是面向广大离退休干部群体的窗口单位,因此,为满足老干部的学习、生活需求,构建多层次的服务体系,我们举办了“老干部之家,精彩在网络”活动,活动分为电脑知识学习、网络知识辅导、全省“离退休干部之家” 网上服务平台学习交流等环节。借助该活动的举办,让老同志们掌握了线上思政学习交流方式,从而提升了工作的效度。
[1]冯晓艳.浅谈如何做好基层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6).
[2]黄佳豪.文化养老: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新视角[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2).
[3]唐晓英,东波.社区文化养老方式的实施路径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4]王轶欧.对离退休工作者素质的几点认识[J].东方企业文化,2012(12).
[5]潘继军.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推进离退休人员“文化养老”[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6]穆光宗.“文化养老”之我见[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9(6).
[7]李忠海.“文化养老”新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谈谈我从事老干部工作的一点体会与认识[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10).
[8]刘连龙,赵越,郭薇,胡明利.3种典型养老方式下老年人心理状态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