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乡嘉瑞毓双来
——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唢呐代表性传承人伊双来
2017-07-12姚艳华山东省嘉祥县文化馆272400
姚艳华 ( 山东省嘉祥县文化馆 272400)
屈衍仁 (山东梆子艺术研究会 271000)
麟乡嘉瑞毓双来
——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唢呐代表性传承人伊双来
姚艳华 ( 山东省嘉祥县文化馆 272400)
屈衍仁 (山东梆子艺术研究会 271000)
嘉祥钟灵毓秀,素有人杰地灵之称。鲁哀公西狩获麟后,瑞祥普照,县城西北约十公里的马村镇,就“普照”了一个鼓吹乐乐班,他就是著名的“伊家班”,而“伊家班”班主就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西南鼓吹乐代表性传承人伊双来。
鼓吹乐在中国音乐文化的长河里有两千年的历史,其中乐种有冀中管乐,鲁西南鼓吹乐,徐州鼓吹乐等。其中,鲁西南鼓吹乐是山东鼓吹乐最具有代表性的流派。主要分布于山东西南部的菏泽,济宁西部的嘉祥、梁山地区,鲁西南鼓吹乐主要以唢呐、梆笛、笙为主要乐器,同时与锣、小钹等打击乐器和弦乐相配合。主要应用于百姓生活中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之中,演奏风格热情淳朴、刚柔并济。在济宁市最西部的嘉祥鼓吹乐最具有代表性,在我国享有“唢呐之乡”的美誉。鲁西南的城镇乡村到处都有职业或半职业的“鼓乐班”。他们多以家族或近亲搭班,平时以理发为业,遇到民间城镇乡村婚、丧、喜、庆等场合他们便被聘去演奏,往往数日不绝,是民间音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苦难磨练童年志
伊双来家学渊源,早在明代万历年间,以吹奏唢呐誉满京城的乐师赵庭音,随户部员外张纶来嘉祥大张楼乡于庙定居,赵庭音办学亲授,伊双来的祖上就开始吹唢呐,传到他时已是第八代了。
伊双来,1947年出生在嘉祥县马村镇李楼村。伊双来的父亲伊正银是当地很有名的唢呐艺人,伊双来5岁那年,年仅40岁的父亲在参加欢送志愿军队伍时,跟同行较劲,因劳累过度,不久便因病去世了。后来,年仅5岁的伊双来便跟母亲生活在一起,母子俩相依为命。因家庭缺乏主要劳动力,生活十分贫困,因此,伊家经常受到街坊邻居的接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他家也没逃过靠吃榆树皮、野草根来填饱肚子过日子。因家庭无有劳力挣工分,仅读完小学四年级,伊双来便辍学务农。为继承父业,年仅8岁的伊双来,就开始跟着叔父伊正乾学艺。叔父教练严厉,开始只叫他打铜板、敲鼓点、练节拍。一年半后才让他坐着练习吹唢呐,再以后他就跟在叔父身后练习走着吹奏,逐步学会了“一句板(句板第一段)”、“天下同(快欠场)”、“快慢裸子(抬花轿)”等一些唢呐短曲。
二、锲而不舍钻一行
伊双来自幼聪慧,8岁开始学习唢呐演奏,15岁就能“领班”,活跃在乡间红白事鼓吹行里。这使他及早练就了“童子功”。后经多年锲而不舍的钻研与磨练,艺术水平不断提高,造诣日渐精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伊双来学习唢呐十分刻苦认真,简直达到了入迷的程度。当地十里八乡都有鼓吹乐,为了多学习别人的经验,他经常出去听别人吹。以前民间的丧事、喜事,晚上有许多人家请唢呐班吹奏,他晚上哪怕跑一二十里路也去听上半夜,第二天还要照常“接活”,自己再去吹。记得他在10岁那年的一天晚上,伊双来得知老僧堂乡大曹村的曹瑞启(1919-1989著名唢呐演奏家)在梁宝寺镇演出,他就揣了两个窝窝头,跑了二十多里泥路去看演出,看完后徒步两个多小时摸黑赶回家来,顾不上吃饭、睡觉,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吹练、琢磨,直到消化成自己的东西后才肯罢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把自己打磨成了针,一点一点地往深处扎。
伊双来至今不识乐谱,全靠听、记、练。许多唢呐吹奏技巧和鲁西南鼓吹乐中的经典曲目,如《江东大乐》《朝天子》《到青来》《原版抱龙牌》等都是靠多次观看揣摩、反复练习、死记硬背学会的。在嘉祥当地,唢呐艺人被唤作“鼓吹手”,伊双来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好鼓吹手”。在马村镇,只要有他的演出现场,总是被挤得满满当当,一边是叔侄较着劲儿地吹,一边是观众叫好的掌声。
三、德艺双馨技超群
伊双来和他叔父组成的唢呐班当地被称为“伊家班”。“伊家班”的班主伊双来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演奏艺术家,他不靠关系,不靠权势,而是以艺、以技服人 ,以诚待人。
解放初期,伊双来他们不论远近,只能肩搭布搭子徒步赶场,直到1975年他才买了一辆自行车。那时的嘉祥县及邻县地区,只要谈好约好“事儿”,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都要按约定时间为事主吹奏演出。然而也有意外的情况,有一件事至今让伊双来刻骨铭心。
有一年阴历十月的一天,那天雨雪交加,凛冽的寒风吹在身上,如刀子割肉一样。伊双来从济宁李营镇完“事儿”后,要到30里外的汶上县刘楼赶吹丧事儿,走到济宁城里时,雨雪更大了,他便花了15元钱买了一件雨衣,然而狂风大雪很快就把他身上的棉衣、棉裤淋湿打透了。当晚无论如何也赶不到目的地了,只好到寺前铺村一位同行家避寒。敲开门,人家夫妻已经睡下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伊双来把他们从被窝里赶出来,自己脱掉棉衣、棉裤一头钻进人家的被窝里。看着趴在被窝里“筛糠”的伊双来,人家又好气又心痛,连忙帮伊双来引火烘烤棉衣棉裤,最后和衣坐在椅子上熬了一夜。天亮了,雨雪停了,棉衣棉裤烘干了,伊双来连连道谢继续赶路。上午9点多钟才赶到刘楼,但毕竟耽误了东家头晚安排的事情,东家很不满意,原来讲好的工钱双来不仅一分没要。到了第二天吹奏起来比任何场合都买力气。双来的妻子很是生气而又抱怨他说:“哪有做陪本买卖的?”双来却说“做人做事不要光讲钱,咱讲的是诚信”。
“伊家班”班主伊双来对于约好的“事儿”,不仅诚信度高,而且技艺超群。伊双来的演奏音色纯美、技艺娴熟,既有高雅之风韵,又不失民间之俗美,多次在省、市、县的民乐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几十年的唢呐演奏生涯中,他自创自演了几十首带有浓郁山东风土人情的唢呐独奏曲和民族音乐作品,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当今唢呐界的优秀演奏员,弟子们和当地群众都尊称他为“唢呐大王”。
四、站着难吹过伊正银
在嘉祥老一辈的鼓吹乐艺人当中,流传这这样一句话:“坐着吹不过袁志文,站着吹不过伊正银”。而伊正银的儿子,就是鲁西南鼓吹乐的代表人物伊双来。
据年过花甲的伊双来介绍,从明朝时候祖上开始学鼓吹乐,到自己这一代已是第八代了,如果算上自己的两个女儿现在也演奏鼓吹乐,自己这一家已经是连续第九代的鼓吹乐世家了。说起“坐着吹不过袁志文,站着吹不过伊正银”,伊双来总是伸出大拇指自豪地说:“老一代鼓吹乐行的高手就是多!”
伊双来说:“上世纪50年代前后,鲁西南鼓吹乐行当里最出名的有三个人,分别是菏泽的袁二和魏孩,再就是嘉祥的伊瞎子。袁二真名叫袁志文,伊瞎子就是我父亲伊正银,因为长期吹唢呐瞪眼使劲,一个眼瞎了,所以他的绰号叫伊瞎子。袁志文坐着吹得好,我父亲站着走着吹得厉害。后来鲁西南鼓吹乐行当里名声大震的任同祥,就是我父亲的大徒弟。”伊双来正是秉着自己的天赋,从父辈身上继承了综合基因:站着、坐着、走着、各种绝活的吹奏他都在行!
五、“四大绝活”展神采
多年执着而艰辛的从艺之路,使伊双来练就了一身唢呐吹奏绝技。他能吹奏近百首传统和流行的唢呐曲目。伊双来吹笙、吹竹笛的水平也很高,他还能边吹唢呐边敲扁鼓、锣和铜钹等打击乐器。在坐场演出时,他一个人就是一台戏。伊双来运用“大把攥”、“小把攥”技巧“咔”出的戏腔,活像一个戏曲演员在吟腔道白,无论是梆子戏还是柳子戏、四平调还是两夹弦,现代歌曲、还是古典音乐,他都能吹得生动逼真、惟妙惟肖。而他的“换气”功夫也很棒,在吹奏过程中,他的口腔、胸腔、腹腔形成一个巨大的气囊,不时的鼓起来,瘪下去,再鼓起来,再瘪下去,能一口气把单个音符不间断地吹奏二十多分钟。轮吹(也称传笛)时,他能两只手各持一支唢呐,每支唢呐各吹一个音,快速轮流吹奏,音响准确、均匀、干净、脆生,充分表现出他口封的控制功力。
“火烧葡萄架”、“二龙戏珠”、“二龙吐须”、“双鼻孔吹唢呐”这些听起来好奇的名字,既不是魔术也不是杂技,而是嘉祥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鲁西南鼓吹乐传人伊双来的绝活。
“二龙吐须”是唢呐高手伊双来的一大绝活。笔者在伊双来的一次演出中,亲眼看到他表演的“二龙吐须”。表演时,我把目光集中到伊双来的身上,只见他用手从兜里拿出一盒烟,右手抽出一支“红将军”,若有所思地划着火柴点燃后吸了一口,吐出一股青烟;然后左手又用同样的方法抽出一支香烟点燃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时嘴里的两支香烟,随后便从鼻孔里“喷”出两缕青烟,好像从“龙”的嘴里吐出两条“胡须”一般,这大概就是“二龙吐须”名字的来历吧!伊双来环顾四周后,他两手又各持一支唢呐,将两支唢呐分别插入鼻孔内,用鼻子吹响两支唢呐。这时,只见他悠闲自得的嘴里吸着香烟,鼻孔吹着唢呐曲,使观众目不暇接,拍手叫绝。
“二龙戏珠”是伊双来的另一个绝活。“二龙戏珠”原来是中国杂技中的一个节目。杂技中的“二龙戏珠”是表演者把两只钢珠送入两个鼻孔内,然后把钢珠从嘴里吐出来。后来,伊双来把杂技中“二龙戏珠”移植到唢呐艺术之中,用两枝钢钉代替两只钢珠。表演时,他把两支食指长的钢钉,分别插入两只鼻孔,然后用嘴吹奏唢呐曲。后来,他把这套技艺用唢呐曲《农家乐》贯穿起来,成为他的名牌保留节目。不管什么场合,只要伊双来吹奏《农家乐》,演出现场的观众无不(注:把“无不”去掉)掌声雷动,拍手叫好。第三个绝活是伊双来表演的“笑吹唢呐”。笑吹时,他能用牙齿咬住唢呐哨片,用舌根抵住哨片吹奏,表演时嘴角自然上翘成微笑状,不用口腔,仅用腹腔运气,用舌头控制也能吹响、吹好。最后一个绝活是他表演的唢呐节目“火烧葡萄架”。“火烧葡萄架”原来是用棉球蘸上酒精点燃后发出紫色的火焰,好像一颗颗紫色的甜葡萄散落在葡萄架底下一般。后来伊双来对这一传统的曲目进行了创新。他改用硫磺、白面、酒精三种东西混合后,碾成面、晒干、团成蛋,用纸包好,然后捆绑在一根捻子上,这样在夜间点燃后便发出紫色而又明亮的火球,一个接一个地从空中落下,好像一颗颗紫色的大葡萄从天而降。创新后的“火烧葡萄架”比原来更形象生动,演出效果更逼真,更引人注目。
伊双来传承并创新的“火烧葡萄架”等四大绝活,一般的艺人无法完成。这些绝活实际揉进了魔术、杂技等特长和技巧,如果不是从小练的“童子功”,很难达到这个水平。
高超的技艺,伊双来获得诸多殊荣。1990年,他参加济宁市春节唢呐调研,凭借一曲《万马奔腾迎新春》获得最佳演奏奖。1992年,参加山东省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他演奏的《开门子》获得民族器乐比赛金奖。随后,伊双来又参加了国际孔子文化节和山东省1996年齐鲁广场艺术展演活动,由于超水平的发挥,他赢得了国内外朋友的赞誉。一位巴基斯坦客人看了他表演的节目后伸出大拇指,连声赞叹:“你是中国人的骄傲!”演出结束后,并主动与他合影留念。近年来,嘉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唢呐艺术的发展,相继成立了嘉祥县唢呐艺术协会和唢呐艺术团,他分别当选为嘉祥县唢呐协会副主席和唢呐艺术团团长,并连任四届嘉祥县政协委员,并经常接受中央、省、市、县媒体的专门采访。在2005年举办的“中国·嘉祥石雕艺术节”之中,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山东省电视台又对其进行了专访。
六、总理亲会伊双来
2011年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但对于伊双来来说,是他永远难忘的一天,更是一家人大喜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伊双来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2011年正月初一这一天,天刚蒙蒙亮,伊双来便穿着节日的盛装,带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及两个女婿,一大早便来到嘉祥县城关镇贾桥村,等待温总理的到来。
八点半左右,温家宝总理在省、市领导人的陪同下,神采奕奕地来到贾桥村。温总理刚一下车,伊双来一家人便迎了上去,温总理微笑着和他握手。伊双来激动地说:“温总理,您辛苦了!”温总理给大家招了招手,微微一笑说:“大家都辛苦了!”双来握着总理的手激动地说:“我的荣誉是温总理您给我的呀!”温总理说:“这是国家给你的荣誉,也是你努力奋斗的结果呀!”当省、市领导示意让大家坐下稍事休息后,伊双来面带笑容对总理说:“我带来了一首曲子叫《农家乐》,您听一听好吗?”总理微笑地点了点头。于是,伊双来便拿起唢呐,眯缝着双眼,鼓起腮帮,吹起了他最拿手的《农家乐》曲子。演奏完毕,温总理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他吹的好,吹的棒。最后伊双来恳求总理说:“温总理,你和我全家人合个影好吗?”总理和霭地点了点头。温总理和伊双来端坐在中间,左边是两个女儿,两个女婿,右边是徒弟、徒孙。新闻记者“咔嚓”一声,留住了2011年春节这一历史的瞬间,也留住了伊双来这一天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刻。温总理临别时,紧紧地握着伊双来的手说:“唢呐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民间乐器,你要把唢呐艺术好好地传承下去!”伊双来信心百倍地说:“总理,您放心吧,我一定牢记您的教导与嘱托,把唢呐艺术传承下去。中国的唢呐艺术正是有像伊双来这样的艺人,才会开遍祖国大地,朵朵美丽奇葩才会在齐鲁大地上大放异彩!”
七、唢呐艺术代代传
嘉祥县地区民风淳朴,当地鼓吹乐已经根植民间礼俗之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嘉祥境内的鼓吹乐班社从事唢呐行当的艺人更是数不胜数。虽然当地人忠于传统,每逢婚丧嫁娶都会邀请唢呐班子,伊双来技艺超群,又有一手绝活,前来邀请伊双来鼓乐班社的主家络绎不绝,但伊家班同样经济收入不高,传承问题不容乐观。一部分唢呐爱好者,受外出打工收入高等因素的影响,不再安心学艺。如今各地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当地鼓吹乐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为了使鲁西南鼓吹乐继续传承下去,嘉祥县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保护这门传统艺术,如开办唢呐学校、举办鼓吹乐的演出和比赛,努力争取提高乐班收入,并得到了上级文化部门的资金支持。2011年年初,嘉祥县文化局资助伊双来部分经费,帮他置办了一辆面包车,从此,参加省市县唢呐比赛及地方礼俗演出时再不会徒步远行了,也不为路途遥远和雨雪天气犯愁了。
伊双来现收徒10人,包括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女婿。他仍用口传身授的方式教授他的徒弟们。他们曾多次被邀请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文化节演出及唢呐大赛,并获得多种奖项和奖励。
2006年5月20日,国家文化部批准鲁西南鼓吹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1月,伊双来被评审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鲁西南代表性传承人。如今,伊双来对鲁西南鼓吹乐技艺的传承充满了信心。德高望重的伊家班班主伊双来在这块生养他的故土地上重创他的中国梦,那就是唢呐艺术,他精神园地中的一颗神圣的“种子”。种植、育苗、培土、施肥、浇水是伊双来的责任。也是他一生孜孜追求的目标!
姚艳华,山东省嘉祥县文化馆副馆长。
屈衍仁,山东梆子艺术研究会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