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看辽剧的建设
2017-07-12张冠楠抚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抚顺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实习员113006
张冠楠 (抚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抚顺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13006)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看辽剧的建设
张冠楠 (抚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抚顺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13006)
21世纪初,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开展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为众多濒临灭绝甚至已销声匿迹的民间文化与技艺,带来了得以延续和重生的契机。非遗保护不仅仅是政策性的、技术性的,同样重要的是一种理念,是对传统的重新认识与文化认同。在这样一个新兴的文化背景下,文化艺术界所一直在探索和争论的传统艺术改革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依据和导向。
辽剧作为辽宁省所独有的传统地方戏曲,遭遇诸多困境,与当下的主流文化形态脱节,与大众的审美关注点难以契合,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断拓展,我们非常必要借此契机,以更加科学和谨慎的态度去重新思考当下辽剧的存在与建设。
坚守原真性 秉持整体性
原真性和整体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保护原则。原真性,原是应用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概念,后被引入到非物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主要是指遗产的真实性、原生性。整体性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应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及其生存空间实施全方位保护……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的整体保护……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的整体保护”。1
对于辽剧的振兴,前提是要从自身的建设抓起,从原真性和整体性来说,要对辽剧的自身形态和生存环境,做真实全面的保护和记录。必须要让辽剧自身始终保持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尽可能的真实完整记录辽剧的艺术特色,建立文本和数字的双重保存记录方式。对于演员的基本功,包括了唱念做打,手眼身法,并把这些基本功以及训练的方法整理记录下来;对于剧目,要尽可能的搜集整理以往辽剧的传统剧目,如果有残本和遗失,要寻回遗失和散落的部分,完备辽剧的剧本基础;对于音乐,记录整理乐谱,包括曲牌曲调,乐器的演奏形式技法等等;组织专家学者编撰辽剧集成和辽剧史,搞清楚历史沿革、流派发展、代表传承人物等等,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手段记录保存辽剧的传统样貌,给未来辽剧从业者和创作者提供借鉴,为辽剧更好的发展而夯实其本体形态的基础。
同时,要保护好辽剧的生存环境,保证目前以大连瓦房店、庄河;营口盖州、鲅鱼圈为主的辽剧演出环境,巩固观众基础,立足于目前现有的地域优势和观众群。同时拓展和构建辽剧新的生存环境,让辽剧在辽宁省内家喻户晓,扩大省内观众群,壮本土生存基础。
重视人才 活态传承
人是辽剧传承的核心构成,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都需要人作为技艺的传承载体。对于辽剧的人才建设,演员的培养,是辽剧生存的关键。不能让辽剧只存在于博物馆、电子储存设备和书本中。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性与存在方式的必然要求,更是生存和回归生活的必然归指。
目前辽剧人才短缺,演出团体也只有两个县级剧团——盖州辽剧团和瓦房店辽剧团。人员队伍老化,人才流失,青黄不接,都是辽剧从业队伍里存在的棘手问题。若想根本振兴辽剧必先夯实人才基础。首先加强现有队伍的建设,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要求从业者必须要完整的掌握辽剧全套的艺术体系,这是责任也是新时期传统戏曲危机形势下的必然要求。其次,选拔培养年轻后备人才,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我们对于辽剧搜集整理的再完整,也要靠人来进行发展传播,在代际间传承。所有辽剧的表演与艺术特色,全部是需要靠人做载体。
同时我们也必须关注到演员的生存状况,演员没有戏可演,没有收入来生存,势必会寻求其他出路,这样就必然造成人才队伍的不健全,乃至演员基本功的退化,根源还是在经济上。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吃饭是根本,既是基本需要也是戏曲演员的尊严。要看到现实社会生存环境与过去的差异和变化,辽剧演员也是当下社会生活的参与者,他们也同样有时代环境下的需求。
辽剧的未来发展,无论是自主生存还是政府及其他机构的扶持,最终都是要面对市场和观众,存活于百姓的娱乐生活和消费中。辽剧的活态传承既是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代际传承,也是外部向观众、向市场、向整个社会的动态传播,只有在观众的掌声和市场的卖座中才能生生不息。
立足当下 适应审美新需求
以辽剧为代表的传统戏剧,在现今社会中都存在着一对矛盾,即历史性和当下性。历史是传统,是之所以成为非物质文化的前提和文化基础;当下是存在,是所有文化遗产挥之不去的现实,具有强制性、持续性和不可逆性。所有的历史遗迹都要在当下体现;所有当下的存在都是历史的承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传统,突破创新,没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下就没有意义;没有当下,文化遗产的历史遗存就不能得以继续生存。
对于辽剧的生存我们必须直面现实,当下文艺活动的娱乐性功能被无限放大、生活的现代化趋向以及被现代文化意识形态所掌控的审美需求。面对辽剧审美特质陈旧的现状,改革创新成为必然。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式的生活步调,使得在审美上产生了一种与之相对应的简洁而精干的美学趋向,也就意味着在创作上,对于辽剧大型剧目的需求有所减少,这是一种逻辑的必然。不过这也是辽剧走出困境的机会,可以探索小型剧目的创作,类似小品类的,比较容易入手,在观众欣赏时,不容易因为剧目时间太长而产生厌烦感和空间上的焦躁感,且格调又可以做到简洁高雅。
从唱腔到表演程式,从剧本到舞台表现,都应该在保证辽剧传统的基本传承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和改革,甚至传承和舞台表现可以探索相平行的发展模式,演员以及其他编创人员对于辽剧的传统无条件的继承,但是在演出和创作上可以积极开拓思维,创新发展与传统延续平行发展。比如可以借鉴河北廊坊大厂评剧团《新柜中缘》的方式,功法、唱腔、表现形式等等都是传统的,融入大量现代元素和表现手法,幽默诙谐,表演现场火爆热烈,深受民众的喜爱。但他的创新并不是无底线的降低传统,而是在表现理念上做了一个转换和错位。杂糅了各种舞台表现手法,又用的适量得体,恰到好处,没有喧宾夺主,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创新全部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观众观感心理和审美心理发展的把握,所有的素材全部是群众的身边事儿、口中言,大家听的明白看的舒心,没有距离感。
总之,在现阶段辽剧的发展中,保持原真性和力图整体性的传承是一切改革发展的前提,当务之急是进行抢救性的保护,整理、挖掘、完善辽剧的艺术体系。传统是立剧之本,特色与文化符号不能丢弃。还要重视人才,关注并改善从业人员的生存状况,必须坚持活态传承,以人为本,由人传承,为人而存在,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核心环节。同时,也要认识到非物质文化的历史性与当下性,立足当下,积极创新也是传统地方戏曲走出困境的必然,最终必须接受观众和市场的检验。
注释:
1.苑利 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2009.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