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7-12谭丽梅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文化馆068450

大众文艺 2017年3期
关键词:普查工作者文化遗产

谭丽梅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文化馆 068450)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谭丽梅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文化馆 06845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重要资料。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我国政府一直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非遗文化面临着很大的冲击,这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我国具体文化国情,非遗文化保护应从实际入手,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策

伴随着“民族的即是世界的”文化概念的普及和宣传,近年来我国民俗潮高涨。各民族的民俗文化犹如一夜春风吹过,百花齐放。这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财富的同时也提醒我们,中国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财富需要更好的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绝大多数非遗文化元素一旦流失,都不可再生。非遗文化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更体现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情感,蕴含着民族历史的光辉。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传媒和现代文化元素以绝对的速度普及和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古老文明文化遗产逐步被忽略,被替代直到面临完全流失。中国在远古时期作为文明古国之一,流传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不计其数,在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时代赋予了当代文化工作者,尤其是基层文化工作者对这些非遗文化进行挖掘,保护,传承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方面基层文化工作者面临着重重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和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到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

一、非遗文化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非遗文化普查人员与普查对象年龄代沟大,缺乏情感交流。我国鼓励年轻一代的大学生积极参与文化工作,因此近年来各地区基层文化馆的人才引进重点放在当地优秀文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上。这些年轻新鲜的血液固然可以为文化工作带来新的思维和方式,但是同时也造成了新的困扰。非遗文化普查对象(一般为知情人,传承人及见证人)一般年龄偏大,收到时代和社会因素的制约文化水平偏低,而我们的普查工作人员年龄却相对年轻。由于生活背景,时代背景等因素不同,对于一些普查问题问不到关键点上。年轻人心浮气躁居多,对于项目缺乏深入了解,乍入社会,工作时间段缺乏经验和常识,对一些项目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研究过程中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阻碍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其次,群众缺乏非遗文化保护意识。非遗文化挖掘和保护是一项全民项目,但是由于相关宣传和舆论造势工作跟不上,社会上的群众对于非遗文化保护没有建立相应的思想意识。

再次,基层工作细致度远远不够。基层文化工作者人力资源严重缺乏,很多工作人员身兼数职,无法专注一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由于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普查人员又不足,在一些非遗线索的搜集上报时很多数据和线索经常出现调查不实,凭借主观认识在一些重要数据上虚报字数和内容。这种工作细致度上的严重缺乏对非遗文化普查工作造成很大困扰。

最后,非遗文化普查保护工作缺乏资金支持,设备陈旧。

非遗文化的普查和保护是长期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但是现有的用于非遗文化保护方面的资金和设备匮乏比较严重,降低了普查工作效率。

总结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概可以归为三个方面:人力资源方面,经济支持方面,社会群众方面。在这三方面出现的问题想要得以妥善解决,需要我国建立一套上从政府下至基层群众,自上而下的完整非遗保护体系。

二、非遗保护工作存在问题的对应解决措施

首先,政府方面,对非遗文化保护工作进行足够的关注和支持,提供对应的资金支持,专款专用。新闻媒体作为政府的喉舌,由政府出面促成媒体与当地文化机构进行工作上的接洽,加大非遗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工作人员方面,调配资深非遗工作者对基层非遗工作进行指导和培训,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对于非遗工作中优秀表现的文化工作人员表彰奖励,而工作马虎,出现虚报不实情况的人员则进行批评惩戒。科学的奖惩制度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工作细致度的提升。

其次,基层文化机构方面,对现有的非遗文化普查人员进行全面的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鼓励年轻的普查人员深入基层生活,积累实战经验。深入基层,有利普查人员与普查对象深度交流,不仅关注受访者承载的非遗技艺,更要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关心,定期走访,不同程度的解决群众生活问题,侧面提高他们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参与热情。基层工作者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中心和重心环节,自身要不断学习提高,学习新技术和新思想,保持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热忱,文化工作单位要提高非遗保护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和福利待遇,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参与到非遗文化保护工作中,充实非遗保护工作的人力资源。基层文化馆等单位与当地新闻媒体积极配合,定期举办非遗保护讲座和非遗成果展示,并在舆论宣传上多下功夫进行宣传,唤醒群众对于非遗保护的热情。

再次,群众方面,非遗文化通常是散落在群众当中。非遗文化的承载着要明确自己身上的使命,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积极与文化工作机构配合。一种文化只有发掘,发扬出来才能如同暗夜中的星辰一般闪耀。其他群众要提高非遗文化保护意识,为我国非遗文化保护尽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非遗保护工作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等特点。其意义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非遗文化保护工作需要全民上下一致起来,认真对待,注重其紧迫性的同时又要将眼光放远,着眼未来。完善的政策和雄厚的资金支持,扎实的工作态度,强大的群众基础是非遗文化工作开张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普查工作者文化遗产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关爱工作者之歌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与文化遗产相遇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