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的社会性与社会护理
2017-07-12李双凤
李双凤
黑龙江省大庆龙凤区医院东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临终关怀的社会性与社会护理
李双凤
黑龙江省大庆龙凤区医院东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临终关怀是现代医学、护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也是当前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临终关怀的特点主要是对临终患者实施精神、心理的安抚和生活上的照顾,即心理、社会护理居于主导地位。所以,临终关怀也成为护理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临终关怀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社会意义
(一)临终关怀的概念
所谓临终关怀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临终患者即已无康复希望、生命活动即将走向终点的绝症晚期患者,及其家属给予最大的爱心和温暖,并通过全面的缓和性和支持性的护理措施,并使死者家属得到慰藉而问心无愧。其次,临终关怀还是现代医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即研究临终患者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照护规律的科学。它与医学、护理学、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密切相关,有其独特的伦理道德价值。
(二)临终关怀的社会意义
临终关怀的出现和发展,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首先,临终关怀的产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次,临终关怀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再次,临终关怀的产生和发展,还是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客观要求。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护理工作以整体人为中心,把患者看作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体,对患者实施全身心的整体护理。作为临终患者,只要他们的生命没有终止,就仍然有生活的权利,有满足他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需求的权利。尤其是在患者躯体疾病不能治愈的情况下,对他们施以精神上的慰藉、心理上的呵护和生活上的关怀、照顾,显得更为重要,而这正是临终关怀护理最基本的内容。因此,临终关怀的产生,既反映了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客观要求,也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临终关怀的社会护理
(一)临终患者的心理行为过程及特点
临终患者面对疾病的折磨和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处于极大的痛苦之中,在心理和行为上会出现许多复杂的变化。了解临终患者心理、行为的变化过程和特点,对于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实施心理、社会的护理,提高对临终患者的护理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然而,在临终护理实践中,由于患者的文化背景、社会地位、人生观(尤其是生死观),以及年龄、性格、病程长短、症状性质等方面的不同,其心理、行为反应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在生死观上,有人认为死亡是宇宙间事物的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从而坦然地接受死亡;笃信宗教的人,把死亡看作寻求新的存在,即转世或升人天堂的途径,而蔑视死亡;也有的人把死亡看作痛苦、恐怖,而惧怕死亡。
(二)临终关怀社会护理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措施
临终关怀的目标是"满足模式",是使患者舒适、安宁、平静地死去。由于临终期患者治愈无望和疾病的折磨,使他们身心经受着难以克服的痛苦。与此同时,这种状况给患者家属带来的是照顾患者的疲劳和即将失去亲人的心灵创痛,以及思考和处理患者即逝给家庭带来的种种闲扰和问题。因此,在临终关怀中是以社会、心理护理为主,治疗为辅。其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同情心理解临终患者,并用真挚、亲切的语言和态度对待他们无论患者的病情发展到何种程度,也无论患者处在何种情绪和心理状态下,护理人员都不可流露出厌烦或消极、失望的情绪。使患者在有限的生命阶段体验到人间的温馨。
2.通过谈心、暗示等心理疗法缓解、疏导患者的情绪,减轻他们的精神痛苦,使之平静地离开人世在与患者交谈时,护理人员应掌握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人文科学的知识,了解每个患者在各个阶段可能产生的心理反应,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社会背景、生活环境等因素,谈及患者以往的兴趣、爱好,引导其美好的回忆。也可通过播放轻柔、悠扬的音乐,缓冲病房内的沉闷气氛。还可通过适当放宽探视、陪床制度,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社会联系,以减轻患者孤独感等方式进行疏导。同时,还应进行死亡的准备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使他们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一个阶段,真正的痛苦不是死亡,而是疾病的折磨,引导他们在心理上战胜自我、正视现实,面对死亡泰然处之。
3.把握临终患者一般的心理、行为特点和个性特征,尊重他们的社会权利,尽量满足各类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对未进入昏迷状态,思维、想象力和情感尚存的患者,应通过向患者简单介绍目前用药及治疗方案,以及征询患者对治疗、护理的要求和意见等方式,让患者参与治疗、护理的过程,以满足他们渴望被尊重、被接纳的心理。对无法承受者,应协同家属实施保护性措施,隐瞒真实病情,免去患者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另外,对患者的最后心愿应尽量予以满足。
4.组织各种社会和文化娱乐活动,疏导临终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如举办联谊会,给患者过生日,拍照,游园,赠送礼品、杂志等;还可寻求社会,如工作单位、学校、媒体及各种民间组织等方面的支持。让患者感受生存的价值,以此达到延长生命、减轻痛苦的目的。
5.按照患者家庭居室的形式布置临终病房如在室内插上鲜花,摆放患者的艺术照片;放置电视,让他们在病床上了解外面的世界;允许患者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床边有自己最亲近的人陪伴等,使患者在回家的感觉中度过最后的时刻。
对于家属的这种心态,护理人员首先应设身处地地同情、理解他们,通过陪伴、聆听、解释等方式帮助他们宣泄情绪。其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设法减少其精神紧张和体力消耗。同时,积极协助办理丧事并引导死者家属适应新的生活。
[1]晏友锭,岳士华.临终关怀的护理[J].江苏医药,2000(11)
[2]杨晶,张金环,刘玉春,王宜芝.医护人员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态度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1998(10)
[3]王珉.临终关怀与护理[J].开封医专学报,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