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实践运用策略
2017-07-12郭海棠
郭海棠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激励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实践运用策略
郭海棠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激励就是激发和勉励,是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激发受教育者由不知到知,由知不多到知更多,由认识较浅到认识较深的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本文阐述在教学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的意义,进一步分析激励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策略,以高职教学管理为例,探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激励机制。
激励;高职;教学管理;实际运用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有意识地运用激励手段,对于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实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激励已经成为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激发受教育者由不知到知,由知不多到知更多,由认识较浅到认识较深的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本文旨在阐述在教学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的意义,进一步分析激励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策略,以高职教学管理为例,探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激励机制。
一、激励理论的概念
激励理论是西方科学管理中的重要方法,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较早在国外被提出。美国的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即激励保健理论)认为,“激发员工提高生产效率的因素是激励因素”。赫茨伯格和他的团队对各种企业和组织进行了多次深入调查,得出结论:只有当组织提供激励因素,如工作的责任感、自主性、挑战性、工作能力的提高、晋升的机会等得到满足时,员工的工作激情才会被点燃。
二、在教学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的意义
1.激励可以使受教育者明确学习目的。我们如果想要取得成功,必须先确定目标,目标越清晰明确,我们行动的效率就会越高,目标也就越容易实现。当前形势下,大多数的学生并不是没有目标,而是对学习目标缺乏更深层次的认识。这些学生缺乏动力,甚至违纪违章,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尤其明显。这些学生并非天生不求上进,而是平时受批评多,受表扬少,得不到有效的激励,导致学习目的日渐模糊。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多些激励,让他们逐渐明白学习目标可以通过努力来完成,那么学生就会把过剩的精力从玩乐和捣乱中转移到实现学习目标上来。
2.激励可以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积极的自我观念是学习活动及其他个体活动的发动者与调节者”,在教学管理中,教师要善于做思想工作,积极构建“成功、快乐”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与群体的认可,在“尊重、理解、激励、健康”的学习环境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同时也能诱发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促进学生身心的成长。倡导“全面发展”的理念,满足学生对成功的不同需求。
三、高职教学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实践运用策略
高职院校的课堂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但是,由于没有了升学和考试的压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适用。对于高职学生的教育,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引进激励机制,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使得课堂环境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实施目标激励方法,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设置是否恰当,对于激励与强化功能能否实现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课堂教学目标的选择与设置是教师的职责,设定教学目标,特别是第一层面的教学操作目标,无论是认知形成领域的,还是能力发展领域的,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学生的实际。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这话形象而透辟地说明了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必须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大部分学生不需跳就能摘到或是跳死了也摘不到,长此以往,那这些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如何维持呢?所以说,设置恰当的教学目标在可控变量中是最重要的。另外,教师在授课时既要灌输学术知识,又要与实际进行有机的结合。
2.实施环境激励,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加以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未能达到学习目标,排除目标本身定得过高的可能外,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策略有问题。学习策略主要来自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对学生而言是积累和选择的问题,对教师而言,当学生因策略失当而学习行为可能受挫时,给学生以必要的指点,这在课堂教学中是责无旁贷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的难点在于如何指点,我们的做法是讲究在思路上指点迷津,在方法上提供选择,教师应取帮助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掌握方法的姿态,而决不能越俎代庖。把握好这一环节,我们就能以分析问题的思路为航标,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舟楫,让学生自己到达知识的彼岸,并使其在与风波的搏击中增长胆识与才干,同时也更充分地体验与享受成功的快乐。
3.实施评价激励,处理好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是以自我暗示的方式进行,受挫后的不良暗示可能就成为以后学习尝试中难以驱除的阴影。对于学习受挫的学生,本来其心理上就集聚着焦虑情绪,极容易引发学习的逃避行为而使激励衰减,此时教师如果不能恰当运用消极强化手段予以鼓励,而是采用不恰当的评价方式,如当众批评、责骂、惩罚等,那就必然会阻断其学习行为向心理动因的转化,极大削减其再次学习的动力,长期下去,恶性循环,学习行为对这位学生的激励与强化作用将衰减至极小值,也就会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学习失去积极性。鉴于此,我们在这一操作环节上,提醒教师注意适当的方式和方法,注意学生的抗挫能力和接受心理,注意及时采用消极强化的手段,而杜绝一切形式的惩罚。
4.实施魅力激励,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那些充满个性魅力的教师总是特别受学生喜爱。所以,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首先要怀着饱满的热情进行课堂教学,同时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扬弃,积极引入互动,甚至言传身教,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日常教学中,高校教师还应当善于运用相关的激励语言,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代旭升.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5,(8)
[2]高桂芳.论激励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新课程,2014,(11)
[3]李咏.高校教学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实践应用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
郭海棠(1982-),女,广西南宁人,壮族,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