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楠竹丰产技术

2017-07-11刘建晖

现代园艺 2016年14期
关键词:丰产林地土壤

刘建晖

摘要:楠竹是我国分布广泛的竹类种植物之一,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文从过去的经验总结和现有丰产技术2方面简述丰产技术。

关键词:楠竹丰产技术

楠竹(Phyllostachys heteroeyda),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又名毛竹、茅竹、孟字竹等,在我国分布广、面积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楠竹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单位产量高,而且用途及其广泛,所以其经济效益不可小觑。楠竹的竹竿可作为建筑原料,也可用于编制竹器、家具等,更可加工成竹材人造板及造纸原料,而其笋味道鲜美甜嫩,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是深受喜爱的大众菜肴。楠竹的生长和分布受到各地地理条件和生物环境的影响,在我国福建省的栽培面积最大。由于长期以来没有挖掘出楠竹的经济价值,导致了林农对楠竹栽培知识的缺乏,没有形成产业化,而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所以,楠竹产业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产出率低、效益低、林地价值没有得到最大化开发。但是,只要了解和掌握了楠竹的生长规律,总结出合适的丰产技术,就能突破这些现状,从而使楠竹的培育和经营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本文将从影响楠竹产量的环境条件,林农的栽培措施和楠竹产业的经营管理等方面来诉述其丰产技术。

1造成楠竹低产的一些主要因素

1.1过度砍伐

根据观测,楠竹分布具有一定的密度空间。在合适的密度范围内,其生长良好,一旦超出该范围,楠竹产量就会直线下降。此前,没有经验,也没有良好的措施来管理随意砍伐、过度砍伐,导致楠竹砍伐的不科学、不合理,从而影响其生长和产量。

1.2滥挖竹笋

楠竹竹笋因各地气候不同,成竹的比例也不尽相同。据观测统计,无论是冬笋还是春笋,初期数量少,退笋多;盛期数量多,成竹率高;后期数量少,退笋多。基于这个规律,竹笋必须进行人工采挖,而且要按照生长期特点成比例挖,适当疏笋,达到留笋成竹的目的。而不科学的滥挖,造成笋不成竹,降低了新竹的数量。

1.3乱砍滥伐

老竹数量过多会影响竹林的产量,而青壮竹比率高,产量就会高。合理地分配采伐计划,使其达到调整楠竹林年龄结构的目的,才能达到丰产。而不顾后果毫无计划的乱砍滥伐,则会造成竹龄结构不合理,影響产出。

1.4多年荒芜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所以有些自然成林的楠竹分布区,就会出现杂乱混交,杂草丛生的状况,从而影响到楠竹的生长。竹林杂乱混交,地下树根竹鞭交错,互相侵占土壤空间,争夺养分,导致楠竹达不到预计的产量。

2影响楠竹生长和栽培的自然条件

2.1气候条件

楠竹的自然分布多在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具有高强光照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其在不同的生长生育期对光照、降水、积温等受影响的程度不同。温度和降水对竹笋期和幼竹期的生长影响最为显著,两者中降水的作用又更为明显。在楠竹自然分布广的区域,年降水量都在800mm以上。

2.2地形条件

楠竹林的自然分布也与地形条件息息相关,地形条件的变异直接影响环境的水热条件变化,从而影响到楠竹的自然分布与生长。总的来说,楠竹很好地适应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和山地等各种地貌类型,只是形成的楠竹林各有其特点。比如,在丘陵、山地等地貌上,楠竹常常呈片状混交林;而在平原、盆地这样的地貌上,楠竹则多为零星的栽植。最适宜毛竹生长的是海拔500~800m,位于低山地带的山谷、山麓、山腰等土层深厚的缓坡地段。在我国,由于山地的向风坡多雨,其降水日数比平原多,所以降水量也较平原地区丰富,从而影响到楠竹的分布在山地、山坡等处多于平原地带。

2.3土壤条件

楠竹喜疏松、保水、保肥性良好的酸性、微酸性土壤,在轻度盐碱化的土壤上也可以正常生长,但在盐碱化程度较严重的石灰性土壤上就会出现生长不良。土层深厚、质地适当、疏松、透水性好,C/N小、有效氮供应较好的土壤,有利于竹鞭伸展和水分养分吸收,在这样的土壤条件下,楠竹生长健壮,其竹材质量也会比较好。

3楠竹林林农的栽培措施

近年来,我国在楠竹丰产的栽培措施上颇下功夫。以林分结构管理和林地土壤管理为重点的林农栽培措施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楠竹的生产力,也对楠竹林的培育工作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其中,林分结构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定向培育目标调整林分树种组成、调控立竹度、径级和龄级组成、提高收获强度和缩短采伐周期等;林地管理技术主要有劈山、垦覆、施肥和化学除草等。实践表明,在施行了以上的丰产栽培技术后,很大幅度地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楠竹林产量。这证明,林分结构管理和林地土壤管理,对提高相对短时间内的低产竹林产量行之有效。其具体措施如下。

3.1选择优良的母竹

母竹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造林的成功。一般来说,选择1~3年生长期,竹竿笔直,叶色深绿,枝叶繁茂,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楠竹来作为母竹。多年的实践观测统计表明,在平均节间长18~20cm,节数4~12节这个范围内的母竹最为合适。

3.2科学地造林整地

楠竹主要依靠地下鞭的延伸扩展来不断繁殖新竹。造林整地的目的就是为了清除林地里的杂草和不良灌木,从而达到改良土壤性质、创造适合母竹生发新竹的林地环境的目的。其中,秋冬季最适合整地。造林之前,先在坡度较大的山地上进行整地,这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影响来年林地中的养分。另一方面,垦覆也是一个重要的准备手段。垦覆一方面可以清除杂草灌草,防止其与楠竹林争夺养分;另一方面,也可以疏松林地土壤,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促进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矿物质的分解,改善养分状况,而且还可以减少母竹分鞭生长时的阻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成林速度。

一般来说,造林整地每隔1年进行1次,时间在7~8月份最为恰当。此时正是竹子生长周期中的盛期,同化作用旺盛,竹鞭生长快。而且,此时正值夏季,气温较高,杂草灌木尚未发育成熟,疏松土壤后,杂草灌木被埋入土壤后极其容易腐烂分解,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为楠竹的生长提供养分,促进竹鞭的生长和笋芽的分化。

3.3合理的施肥管理

一般来说,楠竹林地内的土壤养分消耗很高,因为楠竹自身落叶少。同时,挖笋也会带走大量的营养。因此,单一的楠竹林很难依靠自身达到良好的营养循环,而必须依靠人工补足土壤营养。

楠竹林内通过合理的施肥方案来增加土壤中缺乏的营养元素,特别是有机物质,对提高竹林产量,以及竹林林地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4楠竹产业的经营管理

4.1合理的立竹度及采伐年龄

立竹度即单位面积上楠竹的株数,经过研究,在一般经营管理条件下,立竹密度在2700~3000株/h㎡最为适宜。

一般来说,楠竹单株生长7~8年后,其品质呈明显下降趋势,发笋能力也显著降低,这时就必须进行采伐。这种人工干预性质的采伐,直接影响到竹林的立竹度和竹龄结构。砍伐时,一般遵循“砍四留三”的原则,即全部清除4°以上的老竹,而适当的保留一些3°竹,避免砍伐后形成老竹空挡,影响竹龄结构。

4.2纯林和混交林的选择

楠竹竹鞭生长蔓延快,常常会侵入天然林和人工林,形成各类型的竹木混交林。单一的楠竹竹林和混交林各有其优缺点,两者在不同区域有着成功经营的经验。纯林最大的优势在于集约经营,在合理的立竹度前提下,通过集约经营,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壤空间,提高单位产量,取得丰产效果。然而,由于楠竹纯林无法形成有效的自循环,所以会出现产量和质量均不稳定,这也是其最大的缺点。而竹木混合林则恰恰相反,竹木生态功能互补,能够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病虫害的发生率也很低。

5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楠竹产量的各种因素,从正反2面总结楠竹丰产技术的经验,希望能为楠竹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随着经济发展,竹农对丰产技术也会更为看重,本文可为其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丰产林地土壤
林木速生丰产抚育性间伐技术的作用及应用要点探讨
土壤
改造土壤小能手
Summer Is Coming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土壤的平行宇宙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拯救
杨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