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及管理技术应用分析
2017-07-11陈益娴兰晓桥
陈益娴 兰晓桥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园林种植也在不断开拓创新,本文通过列举JL市H园林工程实际案列,对园林养护内容进行分析,对H园林内植物分类养护方法及管理技术应用进行总结,希望为加强园林养护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94
1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及管理案例工程概况
JL市H园林工程占地面积约为9788m2,其中水面面积为2173m2占总比的22.2%,建筑面积为1739m2占比的17.7%。根据总体工程实际布局情况可将其划分为A1区、A2区以及A3区3部分,A3区为建筑区,A1和A2区建筑面积较少,其中A1区主要种植桂花、银杏、三角枫、槐树、水杉、紫薇等,A2区主要种植罗汉松、梅花、龟甲冬青以及常春藤等。不同植物通过不同搭配使园林效果错落别致。
2 园林植物养护内容
2.1 灌溉与排水
水分是植物得以存活的必要条件,只有保证水分充足才能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在对H园林进行养护过程中,应根据植物生存条件、生长状态以及季节气候,选择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并进行排水处理。例如,夏季来临,土壤难以在长时间内保持水分充足,外加植物蒸腾作用影响,应适当增加浇灌频率,此时需注意不可在中午高温时段浇灌。在浇灌时应根据实际地形设置排水系统。
2.2 施肥、中耕
因土壤中营养元素无法满足植被所需,在对H园林进行养护时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当为植物补充成长所需的养分。在施肥过程中先对建筑垃圾进行清除,防止化学垃圾进入土壤破坏物理结构,还要通过根外施肥的方式补充植物养分。
对植物进行中耕主要是为了保持土质松软,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保证浇灌水分能够渗入植物根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其中对H园林中浅根类型的植物应合理控制中耕深度和频率,根茎较深的植物则基本控制在6cm左右,频率在3次左右。
2.3 除草、修剪
将园林内部杂草去除,在除草过程中也是防止土壤营养减少的过程,为种植植被提供更多生长空间。由于H园林植物覆盖面积较大,可选择喷洒除草剂的方式进行杂草清理,但使用过程中应合理控制除草剂用量,避免土壤受到化学污染。
对H园林植物进行修剪主要是去除多余的株枝,提升植物的成活率,适当进行植物修剪能够精简植物外形,提升植物的艺术形态,减少环境污染。
2.4 防虫防病
现阶段H园林加强植物防虫防病工作通常会选择药物防治,这不仅对土壤造成一定破坏,对周围生物群体生存环境也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园林应优先选择抗虫能力较强的植物种植,并做好除草和枯枝烂叶的清理工作,植物出现伤口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 园林植物分类养护方法及管理技术应用分析
3.1 乔木
H园林中乔木种植面积相对较小,但生长却极为茂盛,在绿化空间中占比较大,通过与其它植物的组合搭配,对其进行养护管理的主要方法有:施肥管理,园内类似三角枫、琵琶以及园柏等植物对氮、钾以及磷具有较大的营养需求,除了种植前进行施肥工作,还要根据乔木的生长状态进行肥料补充,可将肥料化解成溶液进行浇灌,避免浪费[1];树型休整,根据树木形态发育情况,对病枝、枯枝以及并生枝等进行清理,在保证原有树型的基础上增加观赏性;除草,H园林中乔木在种植初期,杂草丛生,吸收大量养分,严重影响了乔木根系发育。对此,应通过人工清理的方式除草,根据乔木生长稳定情况选择适量的除草剂。
3.2 灌木
灌木植株比乔木要小很多,H园林中灌木多为大叶黄杨、铺地柏以及红花檵木,针对此类植物的养护管理方法:水肥管理,灌木根系相对较浅,在浇灌时可利用地面直接浇水的方式进行,施肥多选择复合肥与有机肥,之后选择开穴施肥与地表施肥的方式进行后期追肥;修剪,灌木的修剪主要是类似绿篱修剪的工作,在植物顶点1/3处进行枝叶去除,并将剪口进行隐藏处理,在保证枝叶透光、通风的基础上促进其自然生长;防虫防病,通常情况下灌木易患白粉病、木虱以及潜叶蛾等病虫害,对此主要以防治为主,控制植株距离并定期对枝叶进行修剪,保证灌木的透风性与通风性。
4 结语
在现代科技社会的影响下,园林养护管理工作难度逐渐增加,为促进园林养护水平提升,本文通过列举JL市H园林工程案例对园林养护内容进行总结,阐述了园林养护的基本方法,并说明在植物养护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植物生长特点、环境、气候等生存因素,选择合理的养护方法和管理技术,坚持因地制宜的养护原则。
参考文献
[1]杜昌春.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技术与发展分析[J].现代园艺,2016(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