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椒县襄河三期治理工程白蚁防治初探

2017-07-11潘万霞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2期
关键词:除险加固堤防预防

潘万霞

摘 要:白蚁危害已经成为河道堤防安全隐患之一,堤防白蚁防治是河道除险加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堤防产生白蚁的原因和大白蚁活动规律的分析,结合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实施,采取先消灭坝体内原有白蚁,再进行堤防白蚁预防等防治措施。

关键词:堤防;除险加固;白蚁防治;诱杀;预防

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62

引言

襄河属长江流域滁河水系,为滁河左岸较大的一级支流,襄河河道全长74km,其中赵店河口以上长58.6km,为下挖式天然河道,河道弯曲,2侧地面较高基本无堤防,赵店河口至滁河干流河(襄河口)长15.12km,区间有新龙河与土桥西河2条支流的汇入襄河治理一、二期工程范围。本次襄河治理三期工程为左岸土桥西河口至襄河出口,桩号0-860~9+000,左堤总长度为9.39km;右岸从土桥西河对岸河道桩号9+000—荒草三圩撇洪沟口,即河道桩号1+900处;右堤加固长度6.36km(注:撇洪沟的左堤与沟口上游的治理段右堤构成县城防洪圈堤,其堤顶高程约在15.0m,基本满足防洪要求)。

2015年6月26日大水,暴露出襄河东堤陈碾段和大高段、襄河西堤余费电站至壮圩段,均存在堤身单薄、防洪能力不足和白蚁危害严重的问题。按照《安徽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程》要求,结合襄河三期除险加固工程,做白蚁危害处理。

1 襄河流域蚁害种类、特点及产生原因

1.1 白蚁危害种类、特点

根据调查,襄河流域分布危害堤防的白蚁有黑翅土白蚁和囟土白蚁,其中黑翅土白蚁为优势种,堤防白蚁的危害对象主要是土质堤防,由于其巢腔系统十分发达,在土质堤防内营巢繁衍时,成熟巢群的主巢腔大小常在60cm×50cm×60cm (长×宽×高),大者可挖空堤防内土方达1m3以上,而且主巢腔周围也常有大小不等的几十甚至上百个卫星巢腔,主巢腔与卫星巢腔之间又有四通八达的蚁道相连通,主巢腔在堤防内的深度往往在2m左右,甚至更深。这样,破坏了堤防的完整性,减低了堤防的抵御能力;由主巢腔挖掘出的大型蚁道口径较大(底径×高常为5cm×7cm,有的更大),蚁道贯穿堤防的内外坡,一旦水位超越正常水位时,常常引起管漏险情,抢险不及时或不当时就会造成崩堤垮坝。

白蚁具有活动隐蔽、危害隐蔽、繁殖力强、传播蔓延速度快等生物学特点,所以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否则,任由其发展,日趋严重,对堤防安全运行将构成极大隐患。

1.2 襄河历次白蚁普查及防治情况

20世纪80年代末,滁州市白蚁防治研究所开展襄河白蚁危害普查时,在襄河全段均发现有白蚁危害,并有逐渐蔓延和逐年加重的情况。

2015年6·26洪水以后,经认真调查,发现襄河流域白蚁危害已触目惊心,十分令人担忧。多处发生管涌出险点附近发现白蚁和菌圃(巢穴碎片),掉天洞、塌方体周围有遗留的白蚁和蚁巢。

1.3 襄河产生堤防白蚁的原因

襄河流域气候条件、堤防的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非常适合白蚁生存繁殖。襄河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淮之间丘陵地带,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白蚁生存,襄河堤防,多是粘性土质结构,堤防内土壤温度、湿度非常适合白蚁生长发育,大多数襄河堤防表面杂草丛生、树木茂盛,为白蚁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使得白蚁具备生存条件,孳生繁衍。

襄河堤防白蚁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3.1 原址遗留的白蚁隐患

堤防兴建和加固前,未清除堤防基础内的白蚁巢群,随着时间的推移,蚁群逐渐繁殖扩大,又因取食取水的需要大量建筑蚁道通向堤防外,因此在堤防内形成庞大的巢腔系统造成隐患。一般这种蚁巢巢位深、群体大、危害性大,处理也较困难。

1.3.2 周边环境内白蚁蔓延到堤防上

由于一些堤防植被丰富, 加之堤防内温度、湿度均适宜白蚁的生存,容易吸引堤防四周山坡和林地内的白蚁向堤防上迁移孽生繁殖。

1.3.3 分飞扩散到堤防上

堤防四周的山坡林地有白蚁生存时,每年的白蚁分飞季节,长翅繁殖蚁在巢内发育成熟后离巢四处分飞,它们一落到堤防上就配对、挖洞营巢、繁殖后代,建立新的白蚁巢群。

2 防治方案

堤防白蚁防治是一项长期性、经常化、常态化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应建立长效机制。防治白蚁的方法很多,有生态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物理机械防治法和化学防治法等。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堤防白蚁防治工程常用的措施有,灌浆、挖巢、诱杀、毒土层、毒土沟、监测控制等等。

针对襄河三期堤防除险加固工程,采取加固前和加固工程中进行白蚁灭治;结合堤防清表覆土和栽植草皮做防蟻毒土层;堤防白蚁复查和灭治。

2.1 施工方法

2.1.1 检查灭治阶段

检查灭治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根据前期堤防白蚁危害普查情况,在堤防除险加固开始前对堤防主体及环境范围再次进行白蚁危害情况检查,如发现有白蚁危害,立即进行药物灭治;发现明显白蚁迹象,开挖白蚁巢穴。主要灭杀方法有:药物灭杀,即利用监控装置或诱饵剂、诱饵坑等方法,对发现的白蚁进行灭杀;挖巢灭杀,挖取蚁巢时,连续追挖,取出主巢和所有副巢,捕捉蚁王、蚁后,灭杀残存白蚁。取巢完成后,及时清除周围松动的土体,并采用与工程原土料类似的带药土料回填夯实至原貌。

2.1.2 防治施工阶段

在堤防除险加固过程中,结合堤防清表覆土,做防蚁毒土层。

药液的配制:在自动喷药车药罐中加入75kg含有效药剂量为10%的吡虫啉悬浮剂,再加入1425kg洁净水,充分搅拌后配制成1500kg含吡虫啉悬浮剂为5%的吡虫啉药液。

施工方法:在堤防清表完,覆土前和背水坡培土、整平之后,铺设草坪之前,在表层土壤喷洒适量吡虫啉药液,形成1层防蚁毒土层。

2.1.3 后期维护阶段

工程施工结束后的后期维护阶段,对工程白蚁防治情况进行回访复查,跟踪服务,如发现有白蚁危害可设置诱杀装置、监控装置等进行白蚁危害监测、灭杀,保证堤防工程安全。具体做法是诱杀,诱使部分取食蚁取食带有药剂的饵料,通过白蚁的交哺行为将药剂在整个蚁巢中传播,从而达到整巢白蚁灭亡的效果。诱杀的主要做法有。

喷杀:在白蚁防治工程包治期内检查白蚁危害时,如发现白蚁活动,在白蚁个体上喷洒灭蚁粉剂。

引诱堆:把饵料直接堆放在堤防背水坡表面,用土块或石块压好,引诱白蚁取食,做成引诱堆,间隔3m布置。

引诱桩:把白蚁喜食的带皮干松木一端削尖,直接插入工程土体内,做成引诱桩,桩间隔2m布置。

引诱坑:在堤防背水坡挖长50cm、宽40cm、深30cm的坑,把饵料置放在坑内,形成引诱坑,坑间隔3m。

2.2 施工注意事项

前期检查白蚁活动时,必须认真细致。要选择连续晴好的天气进行防蚁毒土层和防蚁毒土沟施工,并与堤防坡面草皮护坡工序密切配合,在喷药后,必须立即铺上草坪,以防止遇到阴雨天气,药物随雨水流失。防蚁毒土层必须要均匀一致,不能有漏缺。程施工时,必须注意配药用水的酸碱度,吡虫啉悬浮剂不能与碱性溶液混合,以免降低药效。

3 建议

堤防安全鉴定应把白蚁危害列入其中,有白蚁危害的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初设中应有白蚁防治方案,确保白蚁防治经费得到落实。

此防治技术一般结合堤防除险加固工程中采取的方法进行,堤防单独进行白蚁防治可采取带药灌浆等其他白蚁防治方法。

除险加固堤防白蚁防治工程结束后应做好后期管理,由专人负责,定期对堤防进行白蚁检查,对堤防周围50m内环境白蚁进行灭治,并把检查和环境灭蚁情况做登记备查。

猜你喜欢

除险加固堤防预防
紧邻堤防深基坑开挖方法研究与应用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浅谈水库除险加固投资风险分析
小型水库现状和存在问题及设计措施分析
新形势下的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探究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堤防长度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达标堤防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