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关于5G的最新观点 (整理:王欣 陈婉容)(理 王欣 陈婉容)
2017-07-11
IMT-2020(5G)推进组副主席王晓云
R16:更正式的标准
5G的第一个标准“R15”,将在2017年年底发布一个初步版本,2018年6月会发布正式版本。下一个版本R16将在2019年年底实现。这两个版本主要有三个区别:一是关于新型的多址技术,也就是非正交的多址技术的研究,会在R15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二是下一代车联网的技术。三是在三大场景中的低时延、高可靠场景在R15还不够完善,在R16要进一步加强。
IMT-2020(5G)推进组副主席王志勤
mMTC场景会来的晚一点
由于标准未确定,所以目前国内外厂商推出的产品都是非标准产品,真正标准化产品要等2018年下半年才有可能出现,与外界想象的5G进展也存差距。
在商用方面,3GPP定义了5G三大场景:eMBB、mMTC和URLLC。这三大场景并非在5G到来之后均能立刻变为实现。目前业界在5G第一版本完成的主要是eMBB和URLLC的场景,而大连接、车联网的场景需求还在不断磨合之中,不大可能出现在2018年6月提交的一阶段5G标准,而是出现在2019年9月提交的5G二阶段标准。标准成熟度决定商用进度,正因为如此,在5G商用之初,主要应用的场景也将是eMBB,以及部分URLLC,而非mMTC。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奚国华
年底完成第一版5G标准
移动通信需要全球漫游,同时产业环节多、规模巨大,要实现漫游和产业互联互通,标准对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至关重要。2017年,5G国际标准正式启动,也将在年底完成5G第一基础版本,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17年是5G标准元年。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行动,今年将会有一个很大的进步和突破。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将与IMT-2020(5G)推进组密切配合,有效组织协会会员,重点推动5G国际和国内标准的制定。
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一是尽快开展5G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以市场为牵引,形成对全球5G产业的影响,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二是加强5G产业应用与各行各业的合作,认真探索有关跨行业应用的标准化工作和产业化的有效模式,积极推动和促进5G与各行业融合创新。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
5G架构的三大特点
5G可以作为运营商转型的一个契机,除了5G到来时间与运营商转型时间相契合,还因为5G架构具有三大特點。一是面向服务的架构设计,可根据网络功能开放给各种不同应用,可针对不同网元进行单独升级、扩缩容,可以增加网络开放性、灵活性。二是网络切片技术,在核心网具备面向服务架构的设计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编排等来满足不同场景的特殊需求。三是C/U分离,从整个架构设计上把控制面集中,把用户面或者转发面进一步简化,降低成本,这样有利于网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