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遗产旅游地的地方感知研究

2017-07-11李彦辉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黄埔军校黄埔毕业生

李彦辉

本研究主要运用著名人文主义学者段义孚的“恋地情结”理论和怀特的“敬地情结”理论,以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黄埔军校旧址为案例地,采用实地调查、参与式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黄埔军校旧址旅游者和黄埔军校毕业生以及黄埔军校毕业生后代群体对黄埔军校旧址这个遗产旅游地的地方感知的差异。研究发现不同群体的地方感知差异与其个体特征、生活经历和旅游动机有关。本研究有助于国家和地方对黄埔军校的管理和相关旅游政策的制定。另一方面对于引导人们重新认识黄埔军校,弘扬黄埔精神也具有现实意义。

引言

地方感知是国外旅游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感知人们赋予环境某种特殊的意义与价值。早期的环境心理和感知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凯文·林奇是人与环境关系研究的先驱之一,其著作从环境设计视角为地方研究奠定了基础。在人文主义地理学的语境中,地方被定义为一种“感知的价值中心”,以及社会与文化意义的载体。主观性与日常生活的体验是建构地方最为重要的特征。地方经由人类主观性的重新建构与定义,成为了一种充满意义的社会与文化实体。段义孚和雷尔夫等学者从现象学视角在人与环境的关系、地方本质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段义孚把topophilia(恋地情结)引入地理学中用于表示人对地方的爱恋之情,懷特首创geopiety(敬地情结)一词,用于表示人对自然界和地理空间产生的深切敬重之情。人们总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地理环境之中,对其周围环境有一个感应、观察和认知的过程。

一、案例地简介和研究方法

(一)案例地概况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成立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在长洲岛办了七期,1930年9月迁往南京。1938年,长洲岛上的黄埔军校被日本飞机炸毁。1962年黄埔军校旧址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评为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5年开始逐步维修,1993年进行重修,1996年重建了校本部。校本部内部复原了孙中山、将中正、廖仲恺的办公室以及周恩来的政治部办公室和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各部的办公室和寝室等。2004年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校本部还增设了黄埔军校史迹展、黄埔军校名人油画展、世界著名军校、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等新展览。

现在的黄埔军校旧址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广东省红色旅游基地,吸引众多的学生和历史爱好者来参观。黄埔军校还多次入选“羊城八景”,2010年,黄埔军校旧址与粤菜、粤剧、广东音乐、广东骑楼、、端砚、开平碉楼、广交会、孙中山以及六祖慧能一起被评为“岭南文化十大名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

资料收集方面,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

实地调研方面:以质性方法为主,包括实地调查、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法。

二、不同群体的空间感知

对于任何地方来说,基于地方的感知和认同都不是单一与同质的,不同社会群体对于地方的意义,以及自身的身份都有着截然不同的想象。凯文·林奇也从环境印象的角度提出了相似的观点,认为环境印象是观察者与他的环境之间两向过程的产物。环境提示了特征和关系,观察者——以他很大的适应能力和目的——选择、组织然后赋予所见物一定的意义。这样形成的印象限定并强调了所见物,并且印象本身在不断的交织的过程中,对照经过过滤的感觉输入而得以检验。不同的观察者对于一定的实体印象是有相当差别的。

(一)恋地情结:黄埔1-7期毕业生的空间感知

雷尔夫认为地方(空间)如果充满着具有意义的真实经验或发生过动人事件,个体就会形成一种对地方(旅游地)的认同感、安全感及关心等,这样的空间或实质的物理特征就被转化为地方。段义孚认为一个地方之所以能够变成历史上著名的旅游景点,不仅因为它长期存在于一个相同的地点,还在于这个地点包含了各种事件的累积,这些累积被记载在历史书、纪念碑、节庆、遗址遗迹、旅游项目或旅游产品当中,从而成为人们延续历史传统的一部分。地方不仅仅是地图上的符号标志,它还被人们视为一个有意象和感觉价值的中心;一个动人的、有感情附着的焦点,一个令人感觉充满意义的地方。人对于地方的整体经验并非由个别的感受形成,而是长时期的许多记忆与地方的内在经验、外在世界和社会参与的结果。经过这种长期的感受就会对地方产生意义深刻的地方感,基本上对每个人来说,形成地方感的事物是不相同的,即使居住在相同地区的人和人之间,也有地方感的差异,每个人的地方感都是自己经验的独特累积。人对于景观的依附与日常生活的体验及活动的空间有关,如人们把地方视为自己心中所拥有领域、童年时期记忆的产生地、住所附近公园体验场所等。

由于黄埔军校第一到七期学员已无一人健在,而只有前七期的黄埔毕业生是真正在长洲岛的黄埔军校生活过的。因此,想访谈到这些毕业生亦已没有可能。庆幸的是,2004年黄埔军校80周年校庆时,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在征集黄埔军校文物的工作中,还拜访了不少至今还健在的黄埔老人。制作了一批珍贵的黄埔毕业生的口述史资料,本节所采用的论据的资料即来源于此。

在从事黄埔军校口碑材料整理的工作人员樊雄的记忆中,有几位黄埔老人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黄埔老人临江久久伫立,昔日的战友和敌人相对无言热泪纵横;一位老人颤巍巍地弯下腰,深情地触摸着码头上的木桩,告诉后辈:“我的一生,就是从踏上这个码头的那一刻彻底转变的……”

黄埔军校金牌导游黎启义的讲述:

“1984年6月21日,黄埔军校60周年庆典那天,宋希濂、李默庵、宋瑞珂等来自五湖四海的黄埔老将军聚首长洲岛。90岁高龄的黄埔军校一期生、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李仙洲坐着轮椅,由我推着。阔别60年,故地重游,老人激动地走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他告诉我,黄埔同学会在北京成立时,他正在山东老家养病,校友们没有邀请他参加成立大会。他知道后,执意要家人陪着到了北京。这次大庆,他又拒绝劝说,坐汽车转火车,不远千里南下。

当时我真有点不理解,老人为什么这么“倔”。但后来老人颤巍巍地对他说了一句话:“生我的是父母,育我的是黄埔!”我释然了。

“一位弃武从商多年的黄埔老人,千里迢迢从德国回来重访母校,在军校大门口与我一起重温往事,老人指着门前的大榕樹说:‘年轻人,请帮我扯一支带根须的枝叶下来。我照办了。老人颤巍巍地弯腰在门旁捧了一把土,用手绢包好,说:‘这是黄埔的根,黄埔的土,我要把它们带到德国去。那时痴痴地看着老人踯躅而去的身影,我泪就来了”。

对于人们来说,具有意义的地方不单是他们长期体验的生活和工作地,还可以是承载他们生命旅程中某个关键“里程碑时刻”或者重大转变时期的地方,他们的成就或者标志他们人生转变的景观赋予了积极的地方意义。对于前七期的黄埔毕业生来说,这里是他们原来的日常生活空间,黄埔军校是见证他们人生转折的地方,对他们来说,黄埔军校是一个充满积极意义的地方。他们与这里有着情感联系和依附感,也即是段义孚所指的“恋地情结”。他们和黄埔军校是一种根植性的联系。人与地方的根植性联系,表现在心理上的情感依附与满足。在这种方式中,地方是人的家园,地方中的景观对于人来说,通常具有象征意义。黄埔军校旧址的一草一木,都因为其生活回忆而神圣化。黄埔老兵强烈的地方依恋的原因是生活时间的积淀,黄埔毕业生在黄埔军校这里生活过一段时期,在这里有深度的体验,积累了丰富而厚重的地方意义,倾注了大量的情感。这些意义与情感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叠加、积淀而成对黄埔军校的情感依恋。地方作为过去的自我和行为的指示物,保持与某个地方的联系可以让人获得一种自我身份的连续感。

(二)敬地情结:黄埔后裔和黄埔7期以后毕业生的空间感知

据统计,从1924年开学到1949年,黄埔军校及其分校先后培养了23期共18万毕业生,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然而,真正在广州长洲岛的黄埔军校毕业的只有前7期。其余均在南京、武汉、等分校毕业,并未真正在广州黄埔军校学习过。与在这里真正生活和学习过的黄埔毕业生浓重的恋地情结相比,他们对这里更多的是一种敬重。

“广州黄埔军校是当时我们都很想去的地方,是所有黄埔军校学生仰慕的地方,就像所有的伊斯兰教教徒想去麦加一样,那个地方(广州黄埔军校)我去过,有机会我还很想再去一次”。

——对93岁黄埔16期毕业生Z老的口述史访谈摘录

能使人产生敬重的地方,从想象地理的角度讲,这种地方不一定是人们生活过的地方,它可以是人们通过阅读各种文本和视觉影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而想象并赋予意义的某些地方。

“爷爷说他就是从黄埔军校出来的,所以就找了一天和爷爷一起去,边走爷爷边在感慨。。。这的确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地方啊”

——网络留言摘录

“曾祖父毕业的学校,爱我黄埔。壮哉华夏!”

——网络留言摘录

“我来到这里,心情特别激动,我父亲也是黄埔军校的,后来被枪毙了,我父亲死时我还不到1岁,我连父亲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连照片都没见过。”

——黄埔后裔访谈

“今天是一个值得终身铭记的日子,我们这群湖湘子弟专程来到黄埔,瞻仰军校旧址,缅怀黄埔前辈。我们的前辈都是黄埔军人,黄埔军校是我们早就向往的圣洁之地,叫一声父亲,我们来了,来追寻您的足迹了!

——黄埔后裔发言稿摘录

怀特首创geopiety(敬地情结)一词,用于表示人对自然界和地理空间产生的深切敬重之情。在黄埔后裔和没有在广州黄埔军校生活过的黄埔毕业生看来,这里就是他们心中的“圣地”。即是怀特所说的“敬地情结”。对于黄埔后裔来说,这种敬重一方面来自于对先辈光辉业绩的敬佩,一方面对培育父辈之地的尊敬。对于7期以后的黄埔毕业生来说,这种敬地情结来自于对前七期毕业生所创造的传奇的敬佩。在黄埔毕业生及民间流传的话语里,黄埔前七期尤其是前四期,是出人才最多的。

三、普通游客的多元化空间感知

普通游客是参观黄埔军校的主要群体,因此对他们的地方感知进行描述和分析就显得非常必要。本节的论据主要有三部分,分别是团队采写的访谈资料、网上的游客留言摘录(百度旅游和广州大众点评网)和黄埔军校旧址出人口旁的游客留言簿资料摘录。

(一)对地方性知识的认知

凯文.林奇认为能够吸引个人对陌生环境认识的最初因素,绝不是历史景点的背景,而是人对独特景色的兴趣。人们会通过对环境的熟悉程度来评估对地方的认知程度,并产生情感作用。人对地方的感知意象是一种经历了心理作用过程后所反映出来的知觉表现。不论对地方的熟悉是由媒体信息的提供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的影响,人都会主动或被动地接收并对感知意象的形成产生影响,这能帮助外地游客对于旅游地进行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1.对环境的认知

对自然风景的感知:

“我们是从四川来的,我陪他(丈夫)一起来的,他对这些比较感兴趣……我觉得这里风景很美”。

——访谈对象50多岁女性

“风景不错!”

——网络留言摘录

“没什么好看的,教育孩子的地方。看军舰”。

——网络留言摘录

“外面停着的军舰更好看哈哈哈”。

——网络留言摘录

“发黄埔军校旧址点评是因为这里山清水秀,单从游览的角度来说也是不错的”。

——网络留言摘录

对交通、地理位置的感知:

“从广州需要坐轮渡过去,安安静静地走一遭,很惬意”。

——网络留言摘录

“交通不是很方便!!!现实打败理想!!完全不是向往的那样的!!!”

——网络留言摘录

“广州一个比较有时代特色的地方,在江边”。

——网络留言摘录

“这个旧址已经没什么可以看了,要做摆渡轮才可以过去。”

——网络留言摘录

没有太多的惊喜,只是一个荒废了的学校

——网络留言摘录

心中的军事圣地,应乱而生。景区周日免费,但交通非常不便,建議自驾。

——网络留言摘录

实际上,从上面的留言可以看出,对一些游客来说,确实如此,他们的地方感知只是增加了他们对这里的地方性知识的了解,而这种地方性知识仅限于风景的优美,和对地方地理位置的感知。

2.对历史知识的认知

“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网络留言摘录

“是爱国教育基地,看历史名人的地方.”

——网络留言摘录

“不是特别好玩。不过,这地方应该是学习为主吧.”

——网络留言摘录

“哈哈,我可以说我失去看蒋介石的吗”?

——网络留言摘录

“是世界上四大军校之一,学习历史的好地方”

——网络留言摘录

“终于了解了,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就是校长的一半学生和另一半学生火并的过程的含义”。

——网络留言摘录

“公司组织去的,一进去就蛮有那种历史的氛围的,红军穿过的衣服呀,穿过的鞋子呀,还有老革命家的好多照片,还有讲解员给讲解哦。”

——网络留言摘录

“在里面逛了好长的时间,发现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增进了不少”。

——网络留言摘录

“可以坐船横渡珠江参观黄埔军校,只为看中学课本‘陆军军官学校六个字,感觉不错。慕名已久,到了跟前觉得好像没有想象中的宏伟壮观,还不如军港泊的舰艇吸引人。里面有详细的历史简介,全部参观完就如同上了一堂历史课”。

——网络留言摘录

由此可见,对于一些旅游者来说,他们的感知在于这个地方是学习历史知识的地方,他们仅满足于历史知识的增加,并没有情感的升华,甚至有些是错误的历史知识,如有的把展览里黄埔军校学生的校服认为是红军穿过的衣服。

(二)对原真性的感知

“真实性”(Authenticity)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自己做的”、“最初的”。在国内又被译为原真性、原生性、可靠性、准确性和本真性等。最初被用于描述博物馆的艺术展品是否真实,之后被借用到哲学领域的人类存在主义的研究中。1999年,王宁发表在《旅游研究纪事》(AnnalsofTourismResearch)中的“旅游体验原真性再认识”(RethinkingAuthenticityinTourismExperience)一文,将西方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用于研究旅游者动机和体验的“原真性”概念引入中国旅游研究阵地。在旅游研究领域,“原真性”理论除了被用来探讨旅游商品化的问题,还被用来旅游者对旅游真实性的感知及差异研究,真实性理论研究表明,客观真实也是可以“塑造”的,是发展变化的。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关注的是主体真实,而非客体真实,专家测评的真实不一定能够带来旅游者感知的真实,旅游者才是景区真实性的最终评判者。在遗产地研究方面,主要探讨历史文化的真实性。以往的研究表明,游客对历史遗迹真实性的感知受到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生活水平、社会地位及前期参观经历等的影响。

“黄埔军校,大名鼎鼎。遗憾的是,这里的魂没有了。里面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多多少少都被修改过的吧!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一去!但交通不太方便”。

——网络留言摘录

“军校应该是经过了翻新?格局估计应该有所改变,范围不大,一楼是六个展览厅,都是讲述和黄埔军校相关的历史,但是中间有两个馆是人物的画像,我觉得这个最有趣,其他的几乎都是平面的简介,因为翻印的图片本来就不很清晰,所以效果不是很好”。

——网络留言摘录

“里面的东西都很用心的保持原状,让人感觉时光停留在这一刻了”。

——网络留言摘录

“所有建筑都是仿建的,原物已经损毁。”

——网络留言摘录

“前面有人说这里没有文化沉淀,

说实话,这个真没有。

原来的黄埔军校早在1938年就在日军轰炸中被夷为平地了,

除了孙中山铜像,现在的黄埔军校不过都是96年后原址复建的而已。

九几年盖的房子你还想它有什么文化沉淀?

里面的展品也基本上都是复制品,

原件只有少少的几件,

其他的基本都给藏到别的博物馆里面了。

不过我仍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参观的地方”

——网络留言摘录

参观者对于原真性的感知存在着差异,有参观者认为这里保持了原真性。但事实上这种原真不是事实上的原真,而是一种“感知的原真”。有的参观者认为这里没有原真性,表现为有的认识到校本部的建筑物是非原真的,有的不仅感知到校本部建筑物的非原真性,还认识到展览的非原真性。

以往的研究认为,以复制品出展,会降低展品应有的历史真实效应。历史遗物可以仿做,但它作为岁月见证者的地位及其特有价值,是无法克隆的;积淀在它身上的历史硝烟及所透视的特定时空,其对后人的述说与启迪,也是复制品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游客虽然知道校本部是复建的,展览馆里面的展品也大多是复制品。但仍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参观的地方,对于这样的参观者来讲,追求的是地方及空间的象征性意义。有的游客追求知识和意义的真实、客观。他们对原真性的要求是纪念馆的陈列和解说能如实地反映历史。

四、研究结论

1.不同群体建构了不同的空间感知,甚至是相互冲突的感知。黄埔毕业生和黄埔后裔对于黄埔军校的记忆是固化的,不容易被建构和重构,而普通游客的黄埔军校记忆是不稳定的,受到展览方的空间表征的影响。

2.很多人是带着地方想象来到这里的,而这种地方想象的形成主要源自于文字文本、口耳相传、学校教育,各种视觉媒体和听觉媒体的建构。这种文本建构的地方信箱,作者称之为“前旅游感知”。

3.游客的感知并不一定与展览的内容所想要展现的话语完全一致。旅游者对地方的整体形象感知呈现出地方历史氛围感知>自然风景感知的规律特点,并且对地方的历史感的感知有一定的稳定性。

4.不同群体的地方感知具有差异性。普通游客的地方感知表现为“地方熟悉感”;黄埔后裔的地方感知表现为“地方熟悉感”或“地方认同感”;前7期的黄埔毕业生的空间感知表现为“地方根深蒂固感”,前7期之后黄埔毕业生的空间感知表现为“地方认同感”。

(作者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黄埔军校黄埔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欢迎订阅《黄埔》杂志 《黄埔家书》增刊
1926年3月24日,李济深前来黄埔军校参观
黄埔老兵陈生华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最“叛逆”的毕业生
熊雄在黄埔军校二三事
黄埔军校初期的办校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