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湖北省普通高校交谊舞课程的提高研究

2017-07-10徐迪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交谊舞

徐迪

摘 要:近几年,交谊舞在湖北省普通高校中发展迅速,根据2015年湖北省高校交谊舞大赛数据显示,湖北省已有25所普通高校开设交谊舞课程。交谊舞课程在湖北省高校已普及的背景下,如何使其在高校中持续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1)湖北省各大高校对交谊舞的认识程度与重视程度还不够,有些高校中仅仅开设了交谊舞社团课程,而非规范的学校选修课课程;(2)交谊舞课程大多没有规范的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3)高校交谊舞师资力量也大多属于体育舞蹈、健美操等教师转行而来;(4)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能得到检验。这些都是制约交谊舞在高校课程中提高的因素。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湖北省高校的交谊舞课程的学生满意度、学生了解度、师资队伍以及比赛培训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查阅大量资料并得出结论,交谊舞课程若想在高校进行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提高。湖北省普通高校交谊舞课程的提高是符合国家体育总局倡导的全民健身的理念和思想的,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湖北省普通高校 交谊舞 课程提高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4(a)-0166-0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此研究旨在以交谊舞课程在湖北省高校的提高为研究范围与对象,通过对湖北省普通高校的交谊舞选修学生对交谊舞课程的满意度调查研究,寻找在高校提高交谊舞课程的对策。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文章对湖北省内已开设交谊舞课程高校的学生发放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为100%。同时通过对各大高校的教师、学生进行访问,对湖北省普通高校交谊舞课程的提高进行规范的可行性。

1.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

1.2.3 文献资料法

为根据文章需要,查阅国内外有关体育舞蹈的相关资料,并在国家图书馆、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等进行查阅。

2 结果与分析

2.1 交谊舞课程在国内高校发展的现状

交谊舞课程在湖北省高校普及范围广。为了促进交谊舞在校园的普及,各大高校在公选课上开设交谊舞课程,成为高校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湖北省高校中开设公共选修课的高校不多,大多是开设了交谊舞社团的课程。社团中的交谊舞教师大多为兴趣爱好者,并非职业的交谊舞教师,使得交谊舞在高校的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对交谊舞学习的兴趣大大减少。调查显示,有52%的高校交谊舞学习者希望规范本校的课程和改进师资力量。可见高校学生极其渴望有规范的交谊舞选修课和专业的师资力量。

湖北省大部分高校交谊舞课程设置了4支舞,包括慢三、慢四、伦巴、吉特巴,少数学校社团交谊舞课程还涉及了快三和探戈。其中对学校交谊舞课程教授的几支舞种表示非常满意和很满意的学生分别为36%;22%的学生表示学习的舞种一般;也有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学生各占4%和2%。少数学生认为交谊舞舞种安排不合理的原因,一是像快三、探戈等舞种接受起来比较慢,技术动作和套路难,致使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二是湖北省高校交谊舞课程教学内容不统一,没有规定套路,很多学校社团不按照合理的学生接受范围来安排舞种和套路,使得交谊舞课程的质量难以保证。

2.2 湖北省高校学生对交谊舞课程提高的调查分析

2.2.1 学生对交谊舞课程的认知

通过调查反馈可知,学生了解交谊舞途径较多,48%的同学通过教师、同学朋友介绍知道交谊舞课程;24%的同学通过网络、电视新闻报导知道交谊舞课程;22%的同学通过交谊舞比赛、表演知道交谊舞课程。可见,“口口相传”是交谊舞传播的最大途径,也显示出交谊舞被多数人所喜爱。其次,当今网络通信的发展也促进了交谊舞的普及推广。

学生对交谊舞课程的喜爱程度显示,68%的同学表示喜欢交谊舞课程,28%的同学感觉一般,仅有6%的同学表示不喜欢。其中不喜欢大多是因为在高校社团交谊舞课程中教师不专业,教授课程时许多技术动作模棱两可,教学内容不合理等,产生排斥心理。

2.2.2 学生学习交谊舞课程的意愿和目的

湖北省高校学生学习交谊舞的原因,有48%的同学出于兴趣爱好学习交谊舞课程,其次有44%的同学是为了修学分,还有32%的同学是想进行身体锻炼与形体训练,24%的同学是为了增加交际范围。学习交谊舞的目的,有52%的同学是为了娱乐或其他,40%的同学是为了崇尚个性追求自我,32%的同学为了提高应变能力和社交能力,为以后就业增加技能和进行表演和比赛各占18%。

由调查结果可见,交谊舞在高校学生生活中,并不是单一作用的存在。其作用和功能是多元的,在全民健身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对自身要求的提高,不仅局限于专业的提升,更多的是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扩大社交以及增加技能。

2.2.3 学生学习交谊舞课程成果的满意度

检验课程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学生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满意程度。40%的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感到一般,36%的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表示满意,20%的同学表示非常满意,同时对自己的学习成果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同学各占2%。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其学习成果满意度并不高。如何检验交谊舞学习成果则成为了一个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校只是通过随堂考的形式来检验,对学生来说没有学习动力,也不能体验到交谊舞课程对自身审美产生的改变。也有部分高校会带领学生参加湖北省交谊舞比赛,或者本校举办交谊舞通级赛,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有80%的同学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参加交谊舞比赛的形式来检验学习成果,同時展示自我、提高自信。有60%的同学认为参加交谊舞比赛对自身交谊舞水平的提高有帮助,18%的同学认为非常有帮助。如何搭建交谊舞展示成果的平台,是提高交谊舞课程的重要手段。

3 提高交谊舞课程的对策

3.1 建立起完善的交谊舞教学机制

将交谊舞纳入公共选修课之一,是高校交谊舞课程提高的首要条件。高校学生都处于青年时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学习能力强,需要有规范的课程引导,满足他们学习交谊舞的需求。同时统一交谊舞教学教材,规范教学内容。湖北省各大高校应团结一致,积极向有经验的专业院校学习,共同规范、维护好交谊舞课程。

3.2 规范和培养师资力量

配备合格的教师教授交谊舞课程,也是提高交谊舞课程的必要条件之一。师资力量是一个学校教学任务和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没有充足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无法保障。要加强对高校交谊舞师资力量的补充和培养,积极引进人才或者加大对现有师资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3.3 重视交谊舞的学习成果

提高交谊舞课程,就必须对检验交谊舞学习成果的形式进行规范。即学期末进行交谊舞通级赛,或参加湖北省高校交谊舞大赛。“交谊舞的表演在给别人以欣赏的同时,更能把自己的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服饰美和音乐美结合起来,在情感上进行调整,自我欣赏,得到美的享受”。通过这些方式来检验学生学习成果,使老师教有所得、学生学有所获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将交谊舞推广出去。

4 结语

交谊舞课程作为当代大学生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能够在高等院校中得以提高,对于响应国家全民健身的号召,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促进交谊舞在中国持续地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雷蕾.我国健身交谊舞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34):120-122.

[2] 李群凤.普通高等院校交谊舞多元化推广的途径研究[J].教学探索,2015(4):70-71.

[3] 王红祥,王改芳,曹蓓娟.对体育院校交谊舞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6):151-152.

猜你喜欢

交谊舞
青玉案·题老年大学交谊舞培训班
不同健身项目对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
浅谈交谊舞教学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在交谊舞课中提高教学效果的思考
试论交谊舞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交谊舞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影响
浅析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影响因素
没啥稀奇的
Better than Alexander
试谈交谊舞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及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