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具设计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7-07-10胡东升

科技风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创新模具设计

胡东升

摘 要:该文是个人在模具教学与实践活动当中对模具专业课程的一些思考和实践,从而提出模具课程设计的一些创新。通过改进模具设计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开设选修实验,编写课程参考书及制作多媒体课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达到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生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

关键词:模具设计;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设置创新;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示码:A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模具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技能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现在的高职教育能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具有创新能力高素质专业人才,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求得发展至关重要。但从近几年高校调查和学生反映看当前高校在模具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许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注入式”、“填鸭式”和“满堂灌”等落后的教学方法;缺乏启发引导教与学之间的交流,以教师为主、以课堂为中心创新的教学模式;缺乏教与学的双主体教学法,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缓解模具设计课程学时紧张和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必须尽快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背景及思想

近年来,许多老师对模具设计课程系统做了相应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目前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和教材知识结构繁杂,内容陈旧老化,现代的新知识、新方法较少;2)基本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以一下教材为主讲授,学生被动的听,听着容易,真正会设计难;3)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题,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客体状态,不能很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中缺少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安排。

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培养适应新世纪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特别是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模具设计人才。为适用新世纪的要求,课程的教学和模式就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供研究性学习内容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二、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创新

课程设置是学校在大纲之下指定的学习内容,很少有突破性的进展和改革,导致学生不爱学,缺乏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然后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很少培养研究能力和研究性学习。

学生创新的设计能力培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尽量多的接触模具实际方面的知识,比如机械制图、材料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模具材料及热处理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从中必须有好的指引者和课程之间的合理安排,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与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要求和社会规范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

课堂教学应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同阶段综合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分析法、演示教学法、问题引导法、讨论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电子教案、课件、产品说明书、多媒体资料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项目化教学、课程网站建设(在线答疑、课件与教案、参考资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校内网络教学环境及资源。教学手段以讲解和项目训练为主,注重精品资源共享课、专业教学资源库及网络中各类教学资源的利用。

三、课程设置创新

制定教学课程计划,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传统课程中转化为公共平台、专业学习领域、专业拓展平台、设计创新,四段式新教学模式,其中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和实验)占30%;第三阶段为最后一年,学生到工作单位实习,到工作单位找毕业课题,然后回学校做毕业设计,其70%时间用于设计实践。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将有一半时间用于实践,通过实践学知识,学技能,学创新。这样用人单位既得到了人才,又解决了技术问题。

四、课程成绩考核创新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小组成员、学生、企业人士都是教学评价的主体,改变单纯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课程考核改变以往单纯用闭卷、开卷考试评定成绩的片面做法,引入考查、实践操作、项目测评、调研报告、口试等多种考核方式,着重考察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建立技能证书与相关课程互通的制度,获得技能证书可以替代相关课程的学分。建立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考核的内容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参与程度、小组讨论表现、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实训测试成绩等。期末考试侧重考核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要使学生达到“创新”与“设计”的境界,还要走很多环节,例如学习UG软件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用一些生活中的實际物体去指引学生如何画出来。针对大学生在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自已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要采取三个措施:1)加大机械设计实践的内容,在每一模块讲授完之后布置自我设计的题目和查新的题目;在学习机械制造基础原理之后每学年组织一次机械创新大赛等教学活动,包括参加学校里的一些社团创新活动。2)与厂家联合培养,利用短学期与企业结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设计和测绘产品,学生将学习到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3)学校提供一个创新设计平台,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内容,设计一些新鲜的自已感兴趣的东西,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

六、结语

通过对模具设计教学改革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和改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综合应用相关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加强。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围绕国家和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今后还将进一步改革该课程的教学设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韩,田杰.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坚.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D].南昌大学,2013.

[3] 张武升.教育创新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 彭坤明.创新与教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 杨文杰,孙秉秀,郎爱华.改革教学方法推进教育创新.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创新模具设计
基于Pro/E的开关盒注塑模具设计
行李舱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探讨补偿回弹冲压件模具设计的方法
浅析高职高专“模具设计”课程中“课程设计”的设计
基于OBE模式的模具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初中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
谈制冷专业教师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
绘本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