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电网计量技术发展动态

2017-07-10马普袁艺凡冉曰超

科技风 2017年2期
关键词:电能技术发展

马普 袁艺凡 冉曰超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个领域对电力的需求日益提高。在电力系统中,计量系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而智能电网的计量系统最关键的组成成分包括硬件和软件。为提高智能电网的计量系统工作效率,促进智能电网大力发展,本文结合电力计量技术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看法,希望能对以后智能电网计量技术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能;计量系统;技术;发展

电能计量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依靠二次组合回路电能表和传感器结合,在利用电力企业工作要求的接线规定形成的接头,组成电力计量系统控制完成。在当下电力企业的发展中,电力企业的竞争愈发激烈,为了在这种场面中占据市场,就要给电力用户提供更加充足的电力供应和更好的服务。为使电力企业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电力供应,就需要不断改善电能计量工作,加强计量系统的管理。简单来讲,电力计量的主要形式是通过电力计量系统,所以一定要不断增强电力系统的管理安排。

一、电能计量系统技术发展历程

(一)从电磁式互感器到电子式互感器

1)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电磁式互感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主要通过在磁通量中变化的导体生成感应电动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电磁式互感器和电压式互感器都在智能电网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经济水平日益提高,输送电压多为高电压,而且对于供电电容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以往的电磁式互感器已经远远不能起到原有的工作效果,反而大大拖慢了电力生产效率。主要原因是由于传统电磁式互感器不能适应高电压和高电容的需求,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电力生产安全性大大降低,导电性提高。特别是关于五百千伏以上的高压来讲,为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一定要提高输电线路的绝缘性,而这往往会使电磁传感器的质量和体积大大提高,严重影响生产成本。

2)电子式互感器。在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下,光电子技术迅猛发展,通过数字电子输出端进行有效排序的无铁芯电子式互感器随之产生,它具有较为简单的内部构造,输出范围广,价格相对很低等优势。电子传感器大体上辣酱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光电式电压互感器,通过电子回路的光电效应和电子测量电路组成的电压传感接头结合成。另一种是电流互感器,而电流互感器可以分成无源型和有源型两种,两种互感器主要依据不同的原理来进行运作。

(二)从机械式电能表到电子式电能表

1.第一阶段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我国采用的主要电能表还是机械式电能表,主要从机械原理出发,仍然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制造,其中含有两个铁芯线圈和活动盘,其中线圈在设备通过电流后,就会在活动盘中产生涡流,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磁力,从而带动机械运动。

2.第二阶段

因为感应式电能表具有性价比高,技术水平高,有很长的使用年限等优势,所以感应式电能表在我国电力企业计量表的使用中仍然处于领先。但是如果考虑到感应式电能表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并且测得的数据不够准确,造成电力供应很大失误。在这种情况下,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电力工作人员开始研究制作一种新型的电能表,历时将近十年时间,工作人员在这一方面取得了突破式的进展,很多电子零件涌现出来,是以后电子式电能表发展的开端。

3.第三阶段

在二十世纪末期,数字电子技术在电功率测量方面同堂取得了很大突破。就在这时,以终端处理模式为基础的电子式电能表应运而生,它在一定基础上能够加深对处理数据的分析方式,加快数据运算,完成多种电子式计算的多种形式,并且同时具备使用年限长,测定范围精确,能耗低等优势,获得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从此,电子式电能表也开始在西方世界崭露头角,达到很高的精准度。

二、电能计量系统的发展趋势研究

(一)标准化发展趋势

标准化发展趋势主要指电能计量转换系统和电子计量单位中的标准化,特别是在电子式电能表中有很好的体现。但是有一点需要关注,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下,操作向着规范化进步,对应的生产条件也应该有所调整。例如要结合工作设备的兼容性和工作整体的可进步性,只有实现全方位的考虑才能不断提高计量系统的规范化,将其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并且还应该按照标准化趋势的目标对工程进行准确调整,促进电能计量系统的进步。

(二)数字化发展趋势

在電力企业的生产当中,数字化的发展很有必要。尤其是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研发有很大的帮助。简单来讲,假如我们能够通过扩大电子式互感器的运作空间,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回路电压对电能计量的影响,而且将测量数据更加精确化。

(三)网络化发展趋势

在电能计量系统中,搭建一个网络平台进行多种信息交流很重要。这种网络化发展趋势应该朝着信息交流方向展开,并且以此为跳板对已知资源和条件进行整合,进行更加行之有效的量化管理。总的来讲,这种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能够促进管理信息之间的交汇,提高管理数据的准确性。

(四)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所谓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就是在原有的电能计量发展平台上添加更多可操作性。由于我国经济呈现迅猛发展的状态,各行各业用电有很大的不均衡性,尤其是居民用电更加没有固定规律,这就给电力计量管理增添了更多的复杂性。而电能计量智能化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趋势,实现各种杂乱无章信息的收集整合,并且通过终端处理器对用户用电情况进行管理。总的来讲,电能计量的智能化管理,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用电情况进行分析处理,进行有效规划,提高社会的电能利用率,实现有效生产。

三、结语

在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电力计量方式正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进行,这对电力企业来讲,无疑更加方便电力的管理,监控。本文对电力计量系统发展情况进行简单分析,并指出了未来电力计量系统的简单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朱佳奇,朱文韵.智能电网计量技术发展动态[J].上海计量测试,2011,02:23-26.

[2] 陈树勇,宋书芳,李兰欣,沈杰.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09,08:1-7.

[3] 张伯明,孙宏斌,吴文传,郭庆来.智能电网控制中心技术的未来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17:21-28.

猜你喜欢

电能技术发展
闪电潮汐转化仪
区域发展篇
可输出电能的椅子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第11讲 电能与电功率专题复习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