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瓷装饰创新初探

2017-07-10张碧云

江苏陶瓷 2017年3期
关键词:装饰创新

张碧云

摘 要 本文总结了青瓷的传统装饰手法,探讨了宜兴青瓷装饰创新的途径,具体介绍了作为宜兴青瓷装饰创新的堆绘装饰工艺。

关键词 宜兴青瓷;装饰;创新;堆绘装饰

0 前 言

青瓷,是因在坯体表面敷有一层透明或半透明的青色釉而得名,具有脂玉般莹润而微微带透明质感的青色,是青瓷的显著特点

在中国古代灿烂的陶瓷文明史中,青瓷一直被称为母亲瓷,早在商、周时期,已出现了介于陶、瓷之间的原始青瓷制品,经过漫长的工艺积累,约至东汉晚期,成熟的青瓷已经诞生。青瓷发展到今天,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优美多样的装饰、精美绝伦的釉色已成为具有深厚底蕴的精美艺术瑰宝。

1 青瓷的传统装饰方法

青瓷最大的特色就是釉层丰润、釉色青翠、光泽柔和、胜似翡翠,釉色及釉层质感是体现青瓷艺术风格的元素。因此,传统的装饰方法无不是以追求釉面柔和类冰、类玉的美感为根本的。

1.1刻、划花

刻、划花是一种利用竹针、铁针等工具在半干的瓷坯上刻、划出线条、花纹或图案的装饰手法。坯体刻划处比其表面要深,因此施釉后下凹部位积釉多而颜色深,所刻纹样就清楚地呈现出来了。刻与划的有机结合使线条富有变化,具有层次感。刻划的内容或一花一叶,或一组云纹,力求达到自然简约的装饰效果。

1.2 镂雕

镂雕是一种按设计好的图案将瓷胎镂成浮雕或将图案外的空间镂空雕透的工艺,也称镂花、镂空及透雕,此工艺多应用于瓶、熏炉、笔筒等器物。

1.3 贴花、堆塑

贴花、堆塑是一种将手捏、模制、雕塑的立体人物、动物、亭台楼宇的部件等黏贴在器物坯体上的装饰工艺。器皿上的耳、系和盖纽等,既是造型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装饰的重要部件。这些耳、系和纽被制成不同题材的浮雕或圆雕,粘接于器物的颈、肩及盖上。该工艺东汉始用于明器,代表作有南朝“莲花尊”。

1.4点彩

点彩是一种将含氧化铁或铜、钴等着色剂的釉料点绘在釉面上的装饰手法,如铜红窑变釉点在青瓷釉上流淌自然,青红相映,表现力很强。

1.5釉上彩

釉上彩是一种在青瓷产品成瓷后,用低温釉上彩料在釉上绘画,再以低温烤烧的工艺,是从白瓷的装饰手法上借鉴而来的。由于色料与釉没有明显的反应,画面效果变化不大,因而适于工笔内容,缺陷是显得有些呆板。

1.6开片釉

开片釉是一种以蟹爪纹、鱼子纹、冰裂纹等作为装饰手段的工艺,胎分白、紫二种,紫胎则局部浮雕露胎,古朴典雅。

2 宜兴青瓷装饰工艺的创新途径

近年来,我们在青瓷的装饰工艺创新上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实践,通过新工艺的应用,追求青瓷造型、釉色、装饰及题材之间统一的视觉之美。同时也在釉本身的完善应用方面作了不少工作,我们认为宜兴青瓷装饰的创新有如下几个途径:

2.1坯上装饰

坯上刻划花虽然属传统装饰手法,但一经与釉下彩绘装饰结合,就变成了一种新的技法,表现力大幅提升,既可写意,又可工笔,甚至可与书画家合作,把国画与书法移植到坯体上予以表现。使用特制的高温色料,配专用粉青釉,透明度高,对色料的高温侵蚀性小,这保证了画面的清晰度;也可引入紫砂的跳刀技法,这是一种在机械转盘上放上坯体,并使其快速旋转,操作者将刻刀固定于某一位置,在坯上均勻刻划,从而在其表面留下均匀刀痕的工艺,纹理自然且极富装饰效果;开片釉绞胎,这是一种把开片坯泥与一般泥料相绞合后制坯、上釉烧成后得到开片与不开片两种釉面自然结合在一起的独特釉面艺术效果的工艺;露胎装饰,烧成后素胎呈红褐色,或于素胎施其它色泽化妆土。露胎与青釉色泽相互映衬,产生色彩与质感上的强烈对比,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2.2釉中装饰

直接在釉面上进行书画创作,烧成后画面沉入釉中并与其融为一体,效果自然、独特,对烧成及釉层厚度的控制要求较高。釉中装饰的应用可以表现一些工笔细节,所用的彩料应稳定性好,既能承受气氛的作用,又能适度沉入釉中从而保持画面稳定。

2.3釉色的完善与综合应用

应用新技术可丰富与完善宜兴青瓷的釉质及釉色,完善从梅子青、豆青、灰青、粉青、月白等各种青釉品种;也可在工艺技术路线上进行创新,比如采用高粘度底釉与高质感面釉复层釉。底釉采用浸釉,而面釉采用喷釉的方法,这样就很好地实现了厚釉层既不流釉又具有很好的釉面质感的效果;开发出独特效果的窑变釉用于彩釉绘饰,使装饰画面高温变化丰富、自然。

3 宜兴青瓷的堆绘装饰工艺

青瓷堆绘装饰是我们新近开发的一种创新工艺,目前已应用于艺术品的制作(见图1)。该方法与传统的堆塑工艺不同,是用笔以特制的色浆为材料在坯上特定部位逐步堆绘出设计的画面,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紫砂泥绘的装饰技法。堆绘完成后进行素烧,再上釉釉烧。为了清晰地显示出画面效果,堆绘部分一般上透明釉,而其它部位上青瓷釉,上釉工艺相对复杂。由于利于细节的体现,该方法适于工笔写实题材的表现。进行这种装饰,除对堆绘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外,更需合理安排装饰面的位置及其内部的画面感。在装饰过程中注重画面的虚实处理,堆绘层次分明,重点深堆、虚处浅堆直至消失,从而虚实相生,意韵尽显;而线面结合应灵动自然,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传统青瓷装饰艺术及书画艺术的象外之象与境外之境。

在设计创作具体画面时,要自然地融堆绘与青瓷两种元素于一体,追求题材的意境。使画面层次丰富,营造出广阔的主观审美空间。同时,该装饰手法讲究表现内容的形态、主题、韵味等要素,与作品的器型及釉色相协调,显著提高了宜兴青瓷的装饰意境。

4 结 语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在提高,青瓷的装饰方法也需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来适应变化。在现代,多元化已经是艺术发展的必然,宜兴青瓷的未来也必须融入到多元化的艺术氛围中,这就需要新一代的宜兴青瓷艺术工作者们,在学习古代宜兴青瓷及其它青瓷窑口装饰技艺的同时,掌握适合本地、本时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将其不断融入宜兴青瓷的装饰艺术,从而实现宜兴青瓷古意与新韵的和谐统一,把最完美的青瓷艺术呈现在世人面前。

参 考 文 献

[1]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古陶瓷研究[M].科学出版社.1987.

[2]徐建华,邱永斌,等.陶瓷花釉与装饰技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装饰创新
Fast Food Restaurant
小熊当当装饰圣诞树
DIY装饰沙漏
DIY节日装饰家
百花园地中的装饰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