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栗子
2017-07-10翟华强
翟华强
本栏目与北京卫视知名节目《养生堂》合作,邀请国内顶级中医养生专家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传递最实用的养生知识。
首播:北京卫视每天17:25(60分钟);精编版:北京卫视每天6:20(35分钟)。
栗子的故事
相传,唐朝大将军李克用任职河东节度使的时候,有一次奉命率部队追击敌人,经过几天几夜连续追击,双方部队都人困马乏,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而李克用的军队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军粮已经用完,很多士兵都是在饿着肚子追击敌人,到最后几乎不能继续前行。
所幸的是,李克用得到当地人的指点,将山上的一种土特产采摘下来,经过简单处理之后给士兵吃。没想到,吃完这种食物,士兵们不但解决了饱腹问题,还浑身充满了力气。李克用见状,马上命令部队继续追击,最终取得了胜利。
后来,有的人把当时吃的饭称为河东饭,也有人把那种特产叫作得胜果。这种有着神奇功效的得胜果,到底是什么?其实,它就是栗子。
晋代,有一位山中宰相叫陶弘景,写过《神农草本经集注》,在他的书里曾有记载:相传有一个病人,得风湿病很久,平时腰酸痛、腿无力。有一天出去游山玩水时,他感到非常困乏,看见一片树林,树上结满果实,就摘下来吃。吃完后,他感到手脚特别有力气,陶弘景就把这种果实记载了下来,还是栗子。
栗子大家都不陌生,也是很多人比较喜欢的干果,既然它可以让士兵吃了打胜仗,让腿脚无力的人吃了筋骨强健,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多吃、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答案是否定的。专家说,“吃错”栗子是会有麻烦的。那么,该如何合理食用栗子、吃出健康来呢?
★1.特殊人群要慎用
栗子含有大量的多糖,糖尿病人要少吃。另外,栗子味甘,味甘的东西吃多了容易腻膈滞胃、肚子胀气,所以脾胃不好、大便稀溏的患者,要尽量少吃,或者合理食用。
★2.食用数量有讲究
栗子吃多了容易堆积在脾胃中,不易被脾胃运输和转化,所以,一天不要超过10颗,不然容易导致脾胃壅塞。
★3.食用方法要注意
栗子应该低温冷藏储存,但很多时候,我们吃到的栗子都是在常温下保存的,这很容易导致新鲜栗子发霉变质。所以,我们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甄别,不要食用发霉变质的栗子,避免食物中毒。
栗子如何进补
吃栗子对我们的身体到底有哪些具体好处呢?
从中医的角度,栗子色黄,入脾经,经过重要的炮制加工以后,可以健脾和胃。不是说脾胃虚弱的人要慎吃栗子吗,现在怎么又说栗子可以健脾胃?
专家告诉我们,栗子如果生吃,容易腻膈滞胃,不易消化,但如果蒸熟了吃,是可以健脾胃的,因为栗子气香可以醒悦脾胃,栗子味甘可以补养脾胃。
另外,栗子“质重、形似肾”,可以下行肾经、可以温肾,有很好的补肾效果。唐代药王孙思邈认为,保身养性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善言莫离口,就是与人为善;另外一个就是良药莫离手。孙思邈所说的良药就是栗子。他说,栗子是肾之果,肾病宜食之。
很多人都有腰膝酸軟的肾虚情况,冬季又是最佳的补肾季节,可以吃点儿栗子。那么,栗子怎么吃,补肾效果最好呢?
专家说,补肾的食物一定要熟吃,而不是生吃。所以,生吃栗子是补益效果最弱的。如果补肾的话,最好是火煨栗子。那么火煨栗子怎么做?
先把栗子打湿,像滚元宵一样在面粉里滚,让它沾满面粉,然后把栗子放到炭火的余烬里,让它在火里慢慢加热,等到里面熟透了,就可以取出来食用了。
除了火煨栗子,还有蒸栗子和糖炒栗子。专家说,如果想健脾养胃,就吃蒸栗子;如果怕上火就吃糖炒栗子,但糖炒栗子因为加入了白糖,从而缓和了栗子的药性,使其功效也相对减弱了。
栗子除了可以直接食用外,也可以和其他食材搭配,做成菜品、粥品来食用。在专家看来,板栗烧鸡这道美食,就很好地发挥了栗子温补的功效。如果是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可以熬制栗子粥,既能补肾健脾,又能益气养血,尤其适合阳气不足的人食用。
栗子是老百姓都喜欢的干果,但食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需要“甄别新旧”,看它是今年的,还是去年的;“辨明州土”,看它是哪产的,比如,北方产的和南方产的会有不同;“修治合度”,也就是加工工艺要合度;“分量无差”,是说不要过量了,用得其宜,病无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