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盐城市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和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2017-07-10张俊喜成晓松霍金兰韦仁权王凯李红阳顾慧玲孙星星高波马晶晶
张俊喜 成晓松 霍金兰 韦仁权 王凯 李红阳 顾慧玲 孙星星 高波 马晶晶
摘要:为有效防控盐城市水稻主要病虫害,从发生危害规律入手,提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明确水稻播前、苗期、分蘖拔节期、孕穗破口期需防控的主要病虫害。根据2016年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分析气候条件特殊是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扎实开展水稻病虫害应用研究的迫切性,应用研究工作到位可大幅减少农药的使用。2016年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示范,进行总结疏理,其效果十分优良,大幅减少了田间用药量。
关键词:水稻病虫;绿色防控;化学农药
中图分类号:S471 文献标志码:B 论文编号:cjas17030037
0引言
农药对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农产品农药残留、生态系统自然调节功能丧失等不利影响。如何科学使用农药及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现阶段的重大任务,在《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都聚焦农药减施。水稻生产中病虫发生危害不仅可导致水稻产量不同程度的损失,而且可导致稻谷质量的下降,甚或影响健康安全,如稻曲病菌毒素的影响。2006年国内提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的理念,为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推广少用甚或不用农药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是实现“十三五”期间农药零增长的重要保障。
江蘇省盐城市是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地区,水稻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2003年稻纵卷叶螟、2004年灰飞虱(致条纹叶枯病)、2005年褐飞虱、2014年穗颈稻瘟病都暴发成灾,给农民造成的损失巨大。病虫害暴发成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品种的选择、天气状况、技术储备等。笔者多年来注重调查分析水稻病虫的发生危害规律,深入田头研究绿色防控技术并集成应用。笔者从盐城市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规律入手,提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明确水稻播前、苗期、分蘖拔节期、孕穗破口期需防控的主要病虫害,以期为减少水稻化学农药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1水稻病虫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框架体系构建
1.1水稻病虫发生危害规律
21世纪以来,江苏省盐城市常发重发的水稻病虫有“二病二虫”,即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稻纵卷叶螟。
纹枯病发生频率高,从水稻分蘖期开始发生,拔节孕穗期迅速扩展,到抽穗期甚或灌浆期形成危害高峰,到蜡熟期才停止。直播稻前期发病率低,但中后期发展快,发病高峰在8月下旬—9月上旬,后期病情严重度超过移栽稻。
稻瘟病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和节瘟,其中以穗颈瘟发生最重,损失巨大。苗瘟在直播稻田很少发生。一旦发生苗瘟要立即喷药防控,否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死苗。叶瘟的发生与田间菌源量的关系十分密切。低温阴雨是穗颈瘟和节瘟发生的重要先决条件。
稻飞虱有3种。(1)灰飞虱,可在本地越冬,为内源性害虫,常年发生5代,其主要危害是苗期传播病毒病和穗期危害稻穗致霉污,其传播病毒的危害超过其直接危害。推迟水稻直播和移栽时间可避开灰飞虱的传毒危害。(2)褐飞虱为迁入害虫,常年发生4代,其主要危害是穗期发生刺吸水稻茎杆导致倒伏。它的发生与迁入基数和气温适宜程度有关。(3)白背飞虱也是迁入性害虫,常年发生4代,危害不重。
稻纵卷叶螟是迁入害虫。在水稻拔节前发生稻纵卷叶螟为害,由于水稻植株有较强的补偿能力,其危害对水稻产量影响不大。在水稻拔节孕穗期危害,对植株生长和穗分化发育产生较大影响,受害严重的植株矮缩、功能叶和稻穗不能正常抽出,最终各产量指标均有下降。在水稻破口抽穗至灌浆乳熟期发生,上部主要功能叶受害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大,最终亦影响水稻产量。
次要病虫害有稻曲病、白叶枯病、干尖线虫病、恶苗病、细菌性基腐病、稻蓟马、稻象甲、大螟、稻叶蝉、二化螟等。
1.2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框架体系
根据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危害特点,抓住关键防控时间,制定防控体系。绿色防控就是优先充分利用农业、物理、生物措施来防控水稻病虫害的发生,齐穗后禁用农药,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要根据田间病虫发生程度,结合天气实况、天气趋势、水稻品种抗性、田间天敌(蜘蛛)保有量等实际情况来实施。
水稻播种前,主要根据水稻种子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的带菌率,选择高效浸种药剂或方法,进行有效种子处理,可兼防苗瘟、兼控稻蓟马等,用药0~1次;水稻苗期,主要根据灰飞虱带毒率、虫量大小,结合稻蓟马、稻象甲发生程度,用药0~1次;水稻分蘖拔节期,主要根据纹枯病的株发病率和叶瘟的发病程度,结合稻纵卷叶螟发生量、直伸肖蛸和黄褐新圆蛛等上层结网蛛数量、水稻的补偿功能,优选生物农药,确定药剂种类和数量,用药1~2次;水稻孕穗破口期,主要根据天气情况和虫蛛情,预防稻瘟病、稻曲病,控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适期用药1~2次。此外,水稻灌浆期,主要根据褐飞虱的迁入量和田间蜘蛛量,仅作为特殊年份的应急措施,用药0~1次。
2 2016年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和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2.1 2016年气候特点
水稻生长期间,与历史同期数据相比,2016年6—7月中旬低温多雨,7月下旬—10月底一直持续高温,7月下旬—9月中旬少雨,9月下旬—10月底多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水稻破口期集中在8月下旬—9月上旬,8月中旬—9月上旬平均气温(27.4℃)比历史同期(25.4℃)高2℃,平均降水量(0.8mm)比历史同期(58.4mm)少57.6mm。
2.2 2016年病虫害发生特点
受前期低温寡照、中期连续高温等不利气候影响,盐都区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其他病虫危害轻。
2.2.1水稻病害
(1)纹枯病大发生。纹枯病病株于7月13日在移栽水稻田查见,始见期比2015年早3天,7月15日调查,田间病穴率1%~3%,平均1.8%。大面积水稻于7月下旬普遍见病,8月上中旬进入发病盛期。7月底调查,系统田病穴率为18%,病株率3.1%,面上普查,人工移栽稻田病穴率为12%~25%,平均18.6%,病株率2.5%~12.5%,平均5.1%,直播稻田病株率为0%~0.8%,平均0.2%,病情与去年同期接近。8月15日调查,系统观察田病穴率35%,病株率10.2%,面上普查,移栽稻田病穴率13%-28%,平均22.3%,病株率2.9%~14.6%,平均7.0%,直播稻田病株率为0%~6.6%,平均3.2%。8月18日调查,系统观察田病穴率56%,病株率22.1%,大面积移栽稻、直播稻病株率分别为7.1%、10.8%,最严重的田块,病株率达78%,发病中心叶片枯死。加之,2016年7m8月持续高温晴热以及水稻搁田复水,纹枯病进入纵、横快速发展期。9月上中旬病害发展较慢,9月下旬病情趋于稳定,病斑失水干枯停止发展。
(2)稻瘟病轻发生。苗瘟发生轻。6月13日在肥床旱育粳稻秧田以及直播水稻田零星查见苗稻瘟,病株率0%~12%,平均4%,未出现发病严重而成片死苗的田块。叶瘟发生早,但危害轻。6月下旬—7月中旬持续降雨,光照不足,稻苗生长柔嫩,抗病性弱,移栽稻田稻瘟病病田率达60%左右,病穴率高的田块达90%。大面积直播水稻部分感病品种叶稻瘟于7月中旬开始发生,7月下旬进入发病盛期,处于分蘖盛期的手栽稻普遍发病,‘南粳9108平均病株率、病叶率高达63.2%和42.1%,局部地段稻苗矮小,‘淮稻5号平均病株率、病叶率为1.5%和0.38%;机插秧田‘淮稻5号病田率达63.8%,平均病叶率0.15%;直播稻田部分田块查见病叶。7月下旬天气开始晴热,叶瘟的迅猛发展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病情上升较慢,8月中旬调查,前期受害严重、生长停滞的重病田‘南粳9108稻苗新出叶正常,新生病斑较少,已开始恢复生长,大面积水稻叶瘟病情亦未见明显上升,处于相对稳定期。叶稻瘟发病程度与去年相当。水稻穗颈稻瘟病发病极轻。
(3)白叶枯病部分田块发病严重。大部分2015年重病田发病普遍推迟,直到8月底才零星发病,部份框口甚至未发病,其发病程度极轻。9月27日在老病区调查移栽田有白叶枯病病叶,其中有一块直播稻田2015年同期调查无一健叶,今年无一病叶。10月9日、10月12日调查均未发现白叶枯病扩展。
(4)稻曲病轻发生。大面积水稻田均未查见病穗,仅极个别田块田埂偶见病穗,病害发生极轻。
(5)病毒病发生轻。大面积水稻田均未查见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发生极轻。
2.2.2水稻害虫 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其他害虫偏轻发生。
(1)稻纵卷叶螟4代大发生,3代轻发生。测报灯诱蛾,3代于7月30日见蛾,蛾峰不明显,全代累计诱蛾23头。系统赶蛾,出现2个发蛾高峰,第1峰在7月25日—8月2日,日最高蛾量450头/hm2,第2峰在8月16—20日,日最高蛾量11250头/hal2,全代累计蛾量36900头/hm2,略低于2015年。8月20日,面上普查,局部田块零星卷叶,卷叶率0.2%,百穴虫卵量115头。
4代大发生。测报灯于8月21日见蛾,8月27日进入发蛾盛期,9月1—5日为发蛾高峰,峰期累计诱蛾308头,全代累计诱蛾633头,8月21日—9月20日每日灯下蛾量不断。系统赶蛾,8月21见蛾,8月25—31日达第1蛾量高峰,峰期日平均蛾量达22500头/hm2,9月1日进入蛾量第2高峰,峰期持续到9月16日,峰期日平均蛾量达60000头/hm2,盛发期之长,蛾量之高,均为近几年少见。9月7日普查生育期早的田块田间蛾量较少,蛾量在3750~9000头/hm2,平均5250头/hm2,正处于破口齐穗期的机插秧、直播稻,蛾量9750~18000头/hm2,平均12750头/hm2。8月31日调查,移栽稻、机插秧田百穴卵量70~250粒,平均106粒,直播稻田百穴卵量72~240粒,平均152粒,加权平均百穴120.2粒,卵孵化率66.2%~90.1%,平均76.9%。9月8日调查,移栽稻、机插秧田百穴卵量70~280粒,平均105粒,直播稻田百穴卵量320~1100粒,平均789粒,加权平均百穴554.7粒,卵孵化率72.3%~84.7%,平均81.7%。9月8日查虫,百株幼虫0~6头,平均3.1头,10月上中旬调查,大面积水稻很少查见卷叶,危害轻。
(2)灰飞虱偏轻发生。秧田虫量低于常年。系统田最高虫量为97.5万头/hm2,明显低于常年。2016年大面积小麦的收割期在6月7—12日,收割时秸秆全部粉碎还田,田间存活的灰飞虱量较少,加之直播稻出苗期、移栽水稻的移栽期均在小麦收割之后10天左右,1代迁入大田虫量少,6月27日调查,早播的直播稻田虫量18万头/hm2,人工移栽田百穴虫量26头,机插秧田百穴虫量3.6头,虫量较低。7月27日调查,移栽稻田百穴虫量51.3头,机插秧田百穴虫量141头,直播稻田虫量14.4万头/hm2。8月1日调查,移栽稻田百穴虫量58.7头,机插秧田百穴虫量171头,直播稻田虫量49.9万头/hm2。9月7日调查,直播稻田虫量60.9万头/hm2。水稻生长后期未查见因灰飞虱危害而出现黑穗头的田块,危害轻。
(3)白背飞虱、褐飞虱发生轻。系统观察田白背飞虱最高虫量出现在8月14日,百穴虫量为184头,面上普查,百穴虫量一直维持在50以下,虫量较低,发生轻。褐飞虱未查见。
(4)叶蝉虫量低于常年。田块间差异大。8月上旬调查,大面积百穴虫量平均12.2头,虫量较低,危害较轻。但个别发生严重的田块虫量较高,百穴虫量达500头以上。
(5)螟虫轻发生。2代大螟平均自然枯心率为0.01%,3代螟害率为0.04%,枯白穗零星查见;二化螟未见明显危害。
(5)稻蓟马发生轻。直播稻田、机插秧田稻蓟马卷叶株发病率0%~16%,平均5.2%,百株虫量0~34头,平均15.6头,发生危害程度与常年相近,未出现因稻蓟马危害落黄,僵苗不發的田块,危害轻。
2.3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2016年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秦南镇、中兴街道、潘黄街道、盐龙街道开展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应用,在核心示范点进行全程跟踪技术指导,取得非常优良的效果。具体播种落谷和防控病虫害日期详见表1,示范田有直播稻和机插秧稻2种,大面积上也是这2种种植方式,示范田大部分水稻品种为‘淮稻5号。常规防治田用药时间见表2。绿色防控示范田直播稻落谷后48 h内、机插稻移栽后15天内施药封闭除草,7月下旬开始见到水稻叶片上有蜘蛛卵囊,严格肥水管理调节,控制纹枯病的发生。8月10日前后使用杀菌剂控制纹枯病,具体品种有井冈霉素、噻呋酰胺、苯甲·丙环唑、己唑醇等。8月23日调查绿色防控示范田蜘蛛量高达100头/m2,常规防治田蜘蛛少于10头/m2,8月24日下午组织专家进行了现场考察,发现田间蜘蛛网与8月23日比大量减少(分析可能蜘蛛网是蛋白质被蜘蛛吃掉)。
8月24日—9月2日用藥防控稻纵卷叶螟和穗颈稻瘟病,优选农药品种有杀虫单、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短稳杆菌、氯虫苯甲酰胺、甲氧虫酰肼、茚虫威、三环唑、稻瘟酰胺、稻瘟灵、嘧菌酯等,8月30日—9月5日水稻破口。9月9日调查绿色防控田稻纵卷叶螟卵10~40粒/百穴;9月中下旬受14号“莫兰蒂”和18号“鲇鱼”台风影响;9月26日调查灰飞虱为主的2龄若虫50~80头/百穴;10月6日调查稻飞虱5龄及成虫20~50头/百穴,常规防治田达800头/百穴,蛾量大;10月13日调查绿色防控田发现有剑叶卷,蛾量大;10月17日调查绿色防控田未见稻飞虱,蛾量仍大,常规防治田稻飞虱高达1000头/百穴以上。
3结论
2016年水稻主要病虫害是“一虫一病”,迁飞性害虫稻纵卷叶螟和常发性病害纹枯病,穗期病害很轻,气候条件特殊是影响水稻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优势尽现,大幅减少了化学农药用量,水稻黄熟期调查,水稻绿色防控田稻纵卷螟为害卷叶程度与常规防治田相当,其他病虫害特别是稻飞虱发生程度明显轻于常规防治田。
应用研究迫切值得加强。从绿色防控田与系统观测田对比来看,8月下旬9月初用药预防穗颈稻瘟病是打的“保险药”。2016年8月中旬平均气温比历史同期高3.2℃,平均降水少63.3mm,8月下旬气温仍偏高、降水偏少,有过硬的应用技术,可再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2014年8月中旬平均气温比历史同期低3℃,平均降水多66.1 mm,下旬气温仍偏低、降水偏多,及时采取防控措施亦可减轻2014年水稻穗颈瘟的危害损失。
4讨论
4.1稻田内源性天敌利用前景
在水稻害虫防治上,天敌利用是减少农药用量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目前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主要采用稻螟赤眼蜂和“稻鸭共作”等外源性方式来控虫,本研究利用稻田内源性天敌——蜘蛛来控制水稻害虫,对稻飞虱效果显著,其特点是农民易操作、不增加任何投入。稻田蜘蛛自然资源丰富,其种类和生态位的多样性使其控制多种害虫成为可能,其应用前景广阔。利用蜘蛛等天敌控制水稻害虫少见应用,但如何保护田间种群以及重建田间种群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4.2应用基础研究值得加强
近年来盐城地区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程度呈下降趋势,在此情况下仍要保持警惕。根据历史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在条件适宜情况下水稻病虫害极其容易突然爆发(2004年灰飞虱大爆发、2005年褐飞虱大爆发以及2014年稻瘟病大爆发等),水稻绿色防控技术强调以“预防为主,因此前期技术储备,基础应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4.3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
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研究工作重点和难点都在药剂的选择和使用上。笔者于2000年起开始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得出了一套控制水稻病虫害较为系统的技术体系,即采取“少用药、选对药、用准药”策略来保护稻田内源性天敌,与农药协同控制水稻主要害虫,极大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在跟踪研究水稻主要病害生物学规律的基础上,适时选择药剂,精准预防病害的发生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