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发展

2017-07-10吴丽芳

教育与职业(上) 2017年8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供给侧改革创新发展

[摘要]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应用型特色不明显、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校企合作不深入。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加快构建现代特色应用型教育体系,坚持以分类管理为基本原则,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梳理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要素,以此推进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长期创新发展,培养符合现代化生产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 创新发展

[作者简介]吴丽芳(1981- ),女,江苏宿迁人,宿迁学院,讲师,硕士。(江苏 宿迁 22380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7)15-0063-03

一、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发展现状

“需求侧”和“供给侧”就好比硬币的正面和反面,是对立统一、紧密联系的,不能简单割裂开来。消费、投资和出口属于前者,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属于后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攀高,经济发展如日中天。究其根本,是因为经济的快速增长受到了“需求侧”的推动。在这一时期,我国宏观政策将需求作为主要关注点,重点强调消费、投资和出口的作用,这种方式虽然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同时加大了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造成二者不平衡。特别是资源方面,能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产能过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阻。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起步较晚,加上国家宏观政策不明确,其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规模不大,特色不明显,社会认可度不高。20世纪末,国家教育方针发生变化,将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同时在政策审批等方面设置相应规定,鼓励民办院校升本。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所占比例不断提升,其快速发展使高等教育逐渐普及,老百姓“上大学难”的问题得到缓解。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不断发展,毕业生人数逐年上涨,导致大学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同时用人单位难以找到相应的优秀人才,甚至出現大学生就业率比中职毕业生或仅仅经过一定培训的农民工的就业率低的现象,招聘机构和高等院校互相不满,供给侧和需求侧二者之间适应率极低,严重不对称。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及各个院校都积极参与协调,但矛盾并未得到缓解,反而更加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亟待进行改革,由政府牵头,将市场机制适时引入,不断创新,摸索出科学化、多样化,同时兼具灵活性的育人机制,使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结构的优化,解决了老百姓“上大学难”的问题,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但同时还存在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应用型特色不明显。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不成熟,特色不明显,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多以理论教学和科研为主,对应用型专业和高端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院校领导认为,应用型专业的开设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工作,院校教师也大多将工作重心放在理论教学与科研方面,这些都直接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高端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欠缺。第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资源区域分化严重,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因教育资源不足等原因,连年面临招生难的困境,而类似北上广等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因绝佳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经济条件,在招生中占有绝对优势,且这些院校借助于地区经济发展优势,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实际,以及社会教育资源的分布,实行高等院校分类管理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改革与教育资源调配的必然趋势。第三,校企合作不深入。近年来,我国校企联合办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尤其是高校与企业在科研方面的合作成果显著。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联合办学及联合人才培养进程仍然缓慢,校企合作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不完善,办学模式、办学方式等有待进一步明晰。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仅靠学校与企业双方参与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的参与和引导,并制定相关政策与监督管理办法,保障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联合办学能高效、有序、稳定、长期地进行下去。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发展策略

1.构建现代特色应用型教育体系。构建学科特色与教育体系特色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质量的关键。第一,应用型本科院校领导转变教育与管理观念,充分认识到现代特色应用型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在制定学校发展方针策略时,要将特色教育体系建设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第二,要清晰认识自身优势与地区教育发展特色,结合地区政府对教育发展的倾斜政策,整合特色教育资源,包括地区人文地理、经济发展特色、院校优势专业、特色硬件设施等综合资源,发挥教育资源与人力资源优势,明确学校与学科发展定位,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科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市场竞争力。第三,要注重特色应用型专业建设,充分认识到特色专业的建设对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教育部建立了两个机制: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资源配置等挂钩的反馈机制;二是地方和高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每年公布各省紧缺人才专业名单与就业率低下的专业名单,对全国高校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控。特色专业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建设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市场需求建设有院校特色的、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特色学科。例如,郑州、武汉等二线城市近年来在城市规划方面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较大,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可以就此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当前社会发展在城市规划、公共服务、物流管理等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并根据调研结果制订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合理设置专业。同时,还可以结合当地政府对相关行业的支持政策,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与政府鼓励资源等,帮助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更好的发展。

2.坚持以分类管理作为基本原则。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扩招工作的不断深入,应用型本科院校数量越来越大,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和方式进行管理,对高校进行分地区、分类别、分层次引导和管控,已成为高校改革的发展趋势。以不同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发展为例,对于地处经济发达地区或者一些中心城市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国家应该鼓励其借助于地方发展特色和创新思维实现自我发展,帮助此类院校为本地区培养适合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性人才;对于地处二、三线城市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政府应该鼓励其以服务地方为发展方向,根据地方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同时此类院校应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尽可能减少跨省市招生,为本省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教育资源匮乏的省份,如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增加财政投资、政策倾斜等,帮助其完成硬件设施建设与人才招聘等工作,同时鼓励其积极与企业合作,为院校发展寻求更多的社会资源,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3.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第一,创新办学机制,优化专业设置。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创新发展,必须首先从体制机制变革入手。国家相关部门应联合发力,积极创造条件,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开放合作办学打好基础,早日出台支持政策及法规,如鼓励校企联合办学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建设一套高效、统一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带动应用型本科院校良性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第二,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和资源,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发展之路。首先,可以借助政府力量,从宏观上推进集团化办学,建设政府、院校、企业等多方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创新机制。这不仅可以促进产业与教育相融合,也能帮助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科研成果向生产的转化,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缓解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其次,多从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方面考虑,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深入研究和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形式,借助企业的技术优势与人才优势,不断完善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

4.梳理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要素。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创新发展,不仅要改进体制机制,还应梳理自身内部要素。第一,创建调查研究市场人才需求培养的相应机制,深入探索分析劳动力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方向和种类,以及具体的要求和数量,并充分参考教育部设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与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资源配置等挂钩的反馈机制,与地方和高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的相关统计结果,得出结果后再对教学大纲和课程进行规划调整,并将其作为日常工作内容长期执行下去。在社会改革的大背景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基于供给侧理论分析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并结合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创新发展的选择。第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切实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使教师能力与教学目标真正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就业指导模式,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适应市场发展的能力。第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与企业相似的培训环境与经验学习环节,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第四,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要将学生作为工作重点,尽可能多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关心其成长过程,在其就业过程中给予中肯的意见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陈璐,孙杨.新常态背景下的“供给侧改革”[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

[2]章振周,何晓琴.供给侧改革驱动下的三层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创新[J].职教论坛,2016(8).

[3]汪强,黄小丽.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应用型大学发展互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5).

[4]任继如.应用技术型高校“供给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學刊,2016(19).

[5]李秀绒.教育供给侧改革中的应用型人才供给改革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3).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供给侧改革创新发展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