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首批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2017-07-10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同军咸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名师陕西省课题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同军咸

陕西省首批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同军咸

为了全面推进我省“师德为先,骨干引领,全员提升”的教师队伍建设战略,加强中小学教学名师建设,培养一支师德楷模、科研专家、教学名师骨干队伍,省教育厅与省人社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建设高水平名师为目标,本着“先培养、后命名”的原则,于2014年12月启动了“陕西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培养计划”。两年多来,这一计划在全省有序推进,各级教育行政和教科研部门密切配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尽职尽责,目前已圆满完成了培养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全省构建起了完整的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培养了一批国家级的教学名师,并辐射引领出一大批教育教学骨干,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其团队已成为陕西省基础教育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为什么要培养名师

1.亟须建立陕西省中小学“三级三类骨干体系”。陕西省教育厅“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要“打造省市县三级教学能手1万名、学科带头人1000名、教学名师500名”。但是,截至2015年初,陕西省累计培养中小学教学能手仅3000多名,学科带头人200多名,难以形成“三级三类骨干体系”,有限的名师资源也无法起到充分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

2.实践“先培养、后命名”的制度创新。“先培养、后命名”是指先确定“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经过两年培养、使用、考核、评选、审批等环节后,最后命名为“陕西省中小学教学名师”。这是教育厅和人社厅的一项制度创新,既可以均衡教育资源,全面、客观、准确地选拔人才,还能搭建引领带动骨干教师的平台,提供教师施展才华的机会,培养与增强未来名师教育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好的制度仍需要实践的检验,其后取得的经验也将进一步推动制度的完善,形成良性循环。

3.培养具有独特基础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的领军人才。全国基础教育发达省市拥有不少教学名师等,这些教育专家不仅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风格,而且引领了一大批骨干教师的成长,而这恰恰是我省基础教育方面的短板,即缺少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大批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在获得职称和命名后容易进入专业成长的瓶颈期,缺少自己的教育思想,难以形成教学风格。因此,在我省培养一批具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的领军人才迫在眉睫。

4.集中优质资源,解决基础教育重大课题。开展基础教育领域重大课题研究,是省教育厅为进一步破解陕西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难题、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基础教育治理能力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对促进陕西省基础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我省基础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一方面,由于我省的教育专家有限且忙于日常教学,因而很少有人进行课题研究;另一方面,研究平台、研究经费、研究团队等保障机制不完善,专家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完成普通课题,更遑论省级重大课题。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来解决困扰基础教育的重大课题势在必行。

5.搭建室、坊、站交流平台,促进教科研发展。“名师工作室”“带头人工作坊”“能手工作站”的建立有利于成员自身的锻炼成长,同时通过大数据交流,也推进了跨区域的教育教学业务互动沟通和拔尖人才间的思想碰撞。

6.送教下乡,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然而,由于历史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优质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名师大多集中于城市和发达地区,形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均衡状态,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一边是农村教师看不到名师,没机会学习,想交流没平台;另一边是我省评选了97名省级名师主持人,他们德才兼备,业务精湛,有送教下乡的意愿,但此前缺少平台与长效机制的支撑,使得薄弱学校与薄弱教师得不到帮扶,优质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二、首批陕西名师是怎样出炉的

为打造陕西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工程,省教育厅会同省人社厅于2014年12月下发了《关于建立陕西省首批中小学教学名师工作室的通知》(陕教师〔2014〕31号),安排部署了教学名师候选人遴选推荐工作;2015年1月,经组织专家评选,公布了我省首批97名中小学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名单;2015年7月,省教育厅、省人社厅举行首批中小学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授牌暨名师工作启动仪式,制定了培养主持人工作室目标、任务和措施;拨付每个工作室3万元工作经费;2016年1月,两厅联合印发《陕西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培养计划(试行)》,指导和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2016年11月,两厅在西安举行了名师工作室建设中期汇报会,听取了名师培养的阶段性成果汇报展示;同月底,组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集中赴沪进行高级研修,与上海中小学“双名工程基地主持人”进行交流、研讨、对话,升华教育教学思想。2017年4月中旬,这一计划在西安进行了终期考核评选,通过自评、互评,名师们畅所欲言,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达到了交流经验的目的。

三、陕西名师工程取得的成果与经验

主要成果。名师计划启动实施两年多来,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力争在政策倾斜、经费投入、精准培养和政治关怀上为大家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和保障,确保这一计划的顺利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启动以来,97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按照培养计划要求,倾情付出,组织开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或教学风格,取得了累累硕果:共计发表论文3081篇,出版书籍、专著3887册,录制微课4183节,培养省级教学能手474人次,省级学科带头人340人次,培养特级教师93人次,各工作室共送教下乡3540次。同时,在课题研究上,完成科研课题820个,且课题研究相对规范,选题新颖独特,能围绕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既有教育政策研究,又有教学策略研究,还有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研究成果丰富,实践操作性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课题辐射带动作用大,团队合作意识强,对促进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教师专业成长效果好。在网络平台建立上,共建立了网站、博客、QQ群236个,总点击量达1800多万次,访问人数达300多万次,人气指数达1076848,发表博文80947篇,工作室简报7323篇。

主要经验。一是要注重思想提升。独特的教育思想或教学风格,是名师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名师的培养过程,首先要注重教育思想的提炼,组织名师培养对象积极参与科研、交流和培训等活动,促进教育思想或教学风格的提炼、形成和走向成熟。二是要培育团队共同成长。名师个人的成长和骨干梯队的培养,要以教学名师为核心,以其教育思想或教学风格为灵魂,组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名师工作室团队,让个体融入团队,各得所需,共同成长。三是以实践激励思想转化。名师培养要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让他们深深扎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土壤”,推动先进思想向教育行动和实践创新转化,让名师在参与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改进教学的过程中内观自身潜能,持续激发自我成长的动力。四是要科研带动教学。管理部门要把承担科研任务作为刚性指标,在名师团队建设的要求之中明确地提出来,通过课题研究,聚焦教育专题,明晰目标任务,规范教研方法,使名师团队在完成科研任务的过程中探知新领域、研究新问题、取得新突破。五是要教学相长。要在团队内部、团队之间、团队与学校之间建立联动机制,组织精准帮扶、送教下乡、团队联盟、专题研讨等业务活动,让名师梯队在发挥“树状”辐射功能的同时,促进引领者反思、学习和提升,让引领者与被引领者都能得到发展。六是要资源共享,搭建平台。搭建广泛的交流平台,组织名师团队开展多样化的跨县区交流活动,实现省域甚至全国范围的优质资源共享,增强名师团队的专业自信,优化团队成长的学术环境。七是要有科学评价。时间上将阶段评价与终期评价相结合,实现过程督导与结果认定的目的,形式上采取自评、互评和专家点评相结合,让名师培养对象全员、民主、深入地参与评价工作,功能上使评价工作具有交流、研讨、示范、激励等多种功能。

陕西省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学名师工作室高级研修班结业典礼

主要问题。一是平均年龄过大。由于申报条件设定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因此要取得这些荣誉后再经过两年的培养期,难以避免年龄老化。二是教育理念陈旧。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理念难以形成。部分主持人在微课制作、工作室汇报、网上沟通交流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现代教育技术欠缺。三是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多数主持人来自一线教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学领域轻车熟路,但对课题研究比较陌生,此次承担省级规划课题的名师虽然经过了严格的培训,但部分课题的完成质量欠佳,规范性、创新性、推广性差。四是采取“宽进严出、循环培养”的政策不利于优胜劣汰机制的健康发展。宽进严出从理论看似正确的,但是经过两年的漫长培养即使某些方面有所欠缺,如果将其淘汰了,总让人感到理性上是正确的,情感上是难舍的,只能将其转入下一轮培养,但却无形中使组织者非常被动。

四、对今后名师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1.站在“追赶超越”的政治高度,把名师培养确定为教育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指出:“陕西正处在追赶超越阶段”,这一科学定位和殷切期望,为我省教育战线指明了方向。总书记还指出,在新的发展理念下实现追赶超越,不仅要有热情、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要有充满智慧、素质优良、敢闯善干的人才队伍。陕西是基础教育大省,摊子大、底子薄、基础差,与中东部教育强省和沿海地区还有一定差距,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关注,但更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中小学教学名师是我省“三级三类”教师骨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是我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代表和标志,重任在肩,使命光荣。

2.全面深刻总结名师培养经验,继续深入持久地推进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下半年我们将争取启动第二批陕西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计划,同时首批名师要加强自身建设,集思广益,制订中长期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团结带领工作室成员持久深入开展送教下乡、对口帮扶、培养培训、精准扶贫等活动,引领带动辐射广大中小学教师,促进其专业成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人社部门及中小学校,还应继续加大对名师及名师工作室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的作用,为名师及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推进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

3.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带动作用,建立省市县三级共建共享工作机制。省厅对做得好的市县和学校应形成奖励机制,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推动解决基础重大问题。一要勇于开拓创新,继续承担一批国家和省级重大课题,解决困扰教育教学的难点与重点,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二要加强基础课程研究,继续指导完成本学科精品课程(微型课),创编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网络教师教育培训和中小学生学习课程;三要加大网络大数据建设,通过远程视频互动,与名师专家交流,与中小学教师交流,及时解决教育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扩大引领中小学教师范围;四要广泛开展教育交流。抓住“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我省追赶超越的发展机遇,积极开展国内外、省内外教育交流,大力推广交流教育教学成果。

4.策划教学名师系列研修活动,持续深入地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校本培训、校本科研、校本教研和校本课程开发,是校本研修的四种基本途径,而教师的培养培训就是最大的校本研修工作。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创造性地策划和开展教学能手评选、教学常规督查、教学专题研讨、名师送教下乡、科研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在教中研,研中修,在自觉、自发、自然的学术氛围中反思和互助,并得到及时的专业指导。

5.总结借鉴首批名师培养经验,不断加强教学名师自身和专业团队建设。建议第二批名师的培养首先要继承首批培养的好做法和经验,把好入口关;其次要严格控制年龄和级别,增加一线教师比例,减少校级领导人数;再次要抓好工作室课题管理工作,提前制订工作室主持人课题管理条例。中小学名师也要不断加强自身思想建设、理论建设和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名师的引领作用,把培养中小学名师工作的事业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猜你喜欢

名师陕西省课题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