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心育桃李 实干结硕果
——记咸阳市实验小学教师马晓霞

2017-07-10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咸阳市名师陕西省

本刊记者 张 英

爱心育桃李 实干结硕果
——记咸阳市实验小学教师马晓霞

本刊记者 张 英

她是陕西省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陕西省中小学教材评审专家、“国培计划”首席专家,陕西省特级教师,连续三届获得陕西省教学能手称号。从教28年来,以身作则,兢兢业业,用一颗忠心坚守自己的梦想,用一颗爱心呵护孩子的成长,她就是咸阳市实验小学教务主任兼语文教师马晓霞。

一、父母的教诲塑造了她的教育灵魂

马晓霞出生在教师家庭,因此,她对教师这份职业有着特殊的感情,她的启蒙老师是曾经同在乡镇中学执教的父亲与母亲。那时候每到寒冬,方圆几公里的住校学生,午饭仅是一碗热水泡着冻得发硬的馒头。这时候,她的母亲就会常常为孩子们在自家的锅台上热一热馒头、烤一烤饼子,有时还请他们到家里喝点热汤,吃些热饭。这样的情景一直伴随着她成长。在她从教的第三个年头,一生从教、两袖清风的父亲走了。悲念亲人,她似乎又看到父亲在课间手把手地指导乡村孩子学习硬笔书法;多少个晚自习后,他还在伏案备课、批阅作文,那深邃的目光、专注的神情……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刚办完丧事,柔弱的母亲竟然对她说,回去上班吧,学校的工作离不开……她惊讶了,也沉思了。她知道,在母亲的心中,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的责任,已经超越了亲情。于是,她抹掉眼泪,收起母亲满满的期望,回到了学校。父母亲的榜样、爱心,成为她内心强大、关爱学生、甘愿付出的原动力。曾经班里有一个叫贺彩的学生,患有腿疾,个性强,自卑并排斥他人。于是,马老师和小贺彩一次次促膝长谈,在生活上帮助她、关心她,陪她运动、练琴……这一陪就是六年。六年如一日,终于换来了贺彩满满的自信和灿烂的笑容。在马老师眼中,作为一名教师,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是最基本的原则。

爱如阳光,催发了生命的嫩芽,也必将结出累累的硕果。多年来,她所带的班级在各类学科竞赛、校园艺术节、诗歌朗诵、运动会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陕西省优秀辅导员”“跨世纪立功标兵”“模范班主任”。

二、脚踏实地,追逐人生梦想

1988年,马晓霞毕业分配到旬邑县张洪小学,1989年3月,有幸承担省电化教学示范观摩课。为了练好朗读,她对着当时学校里唯一的电教设备——一台录音机,录了听,听了改,改了录;为了练好板书,对着黑板,比、画、擦、写;为了学习他人之长,走进同伴课堂,听课写心得,继续完善教学设计。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她执教的《草船借箭》被制成教学录像,同年5月,又在全县做了小学语文公开观摩课《穷人》。1989年9月,参加工作仅仅一年的她,由于工作突出,被旬邑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

1990年,马晓霞调至彬县城关小学,她时刻注意抓住每一次听评课机会,认真向教学经验丰富的甘鸿昌、查彬玲两位老师学习,苦练基本功,很快,就在学校脱颖而出。在全县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中,她代表学校做电教观摩课《海上日出》和三笔字汇报展示。在咸阳市教研室崔明善、任开明老师的引领与培养下,她一步一个台阶,连续两年获得咸阳市“教学能手”称号,先后多次前往乾县、礼泉、长武等地进行示范课教学。从1997年到1999年,连续三年参加陕西省教学能手比赛。这一路上的吸纳、成长、奉献、反思,至今她都历历在目。

记得有一年赛前整整一个月,她都埋首于教材中,打通年级,把课文分类,逐一模拟备课。伴之而来的是顽固的胃病加重,锥心的疼痛令她几度想放弃,最终,她一边打着吊瓶,一边看书备课,在家人的担忧和嘱咐中,背着灌满中药的盐水瓶去西安参赛了。胃痛得厉害,同住的选手带回来馄饨,吃几口,也疼;深夜,掖着被子,垫着枕头,疼得冒汗,继续备课制作幻灯片;赛场上,当她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学习的过程时,这一切的疼痛仿佛瞬间都消失了。如今的她仍然坚持在教学一线,从一点一滴做起,形成了自己“朴实、新颖、灵秀”的教学风格。

三、学无止境,自我修炼铸辉煌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一名教师的成长亦是如此。“陶情冶性”,是马晓霞在课堂上践行情境教学的起步。

在教学中,她大胆实践,致力于教学方法研究,尝试突出主题版块,总结“情境教学”的成功经验。2006年8月,在参加陕西省特级教师的答辩环节中,通过与专家的互动交流,在后期的磨课中她开始以全新的理念进行情境教学探索:继续研读《夹竹桃》《我和祖父的园子》等经典课文,潜心研究如何打造充满生命力的生态课堂。执教陈忠实的《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后,六年级学生尚虹邑评价道:“原来马老师的语文课堂这样有魅力!”经历漫长艰辛的实践,课堂教学“情境导读五步法”终于成型并推广。

在班级里,组织学生“每天阅读半小时”,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读书小明星”等活动;建立学生“读书成长档案”;提倡“亲子读书”,鼓励父母和孩子“共阅读”。2006届学生,她所带班级66名学生,一学期下来,读书笔记累计超过6000篇。2011年10月,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节目组制作大型纪录片《帝都咸阳》时,她组织带领150名学生在咸阳统一广场参加了古诗词集体朗诵“歌咏咸阳”的节目录制。摄制组在节目中给予这样的评价:校园里,秦文化的氛围浓郁;课堂上,以秦文化为内容的校本经典诵读熏陶着大秦后裔的心灵。

近年来,她在“情境教学”“自主·合作·探究”等方面成绩卓著,大放光彩,成为三秦教坛一颗耀眼的明星。

四、示范引领,彰显榜样力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你给你的朋友某种帮助时,你的精神才能变得丰富起来。”于是,马老师也像当年她的导师一样,主动承担起了“以教带教”的工作。

从2006年开始,马晓霞每年暑期都参与省市级教师培训工作,向全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传播课改先进理念,推广有效教学模式,累计主讲230余场次,培训教师6万人。为了帮助青年教师专业提升,她坚持组织开展“青蓝工程”活动。2009年~2016年,在青年教师参加西北五省阅读教学大赛的过程中,她手把手地指导选手们从教学情境的设置到课堂环节的瘦身、从语言精准有感染力到课堂节奏张弛有度……精彩的课堂从一点一点的修磨当中喷薄而出——青年教师孙雅娟、董海英、张娜、张纯念、杜静、曹轶娜连续六届获大赛一等奖。她本人也多次被聘为省市、国家级教学大赛评委。

2010年9月,她主持了“十一五”课题“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口语交际的实践与探索”的研究,结题阶段,她和参研老师白天上课研讨,晚上整理资料,从学校加完班出门,已是夜里两三点钟了,周围小区没有路灯,坐上出租车,将其他老师先一一送到家,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9月15日晚,四位主研老师在西安的宾馆挤在一个房间,修改结题可行性分析,整整一个通宵,大家都未曾合眼,早上六点多,三位老师在西安小寨附近寻找打印部做最后的印刷装订工作,而她则在电脑前准备团队汇报材料。上午10点,大会交流、论证、答辩、评赛结束,喜获优秀,同伴们激动地抱在一起,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2015年,马晓霞被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命名为陕西省首批名师马晓霞工作室主持人,同时负责工作室三项省级重大课题研究。作为陕西省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近两年来,她带领团队成员做了3项省级重大课题研究,其中,2项已经结题,并获得优秀。2016年3月,她应邀在陕西省“名师大讲堂活动”中担任点评专家。2015年、2016年,她的工作室分别与北京、上海、南通等名师工作室结为联盟,同教同研,并带领来自延安、渭南、西安、汉中、安康、宝鸡以及咸阳市各地县区的60余名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开展工作,彰显“名师效应”,辐射三秦,带动一大批优秀教师不断成长,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一名教师如何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如何才能成长为名师,马晓霞有自己的深刻体会,她常说“情理相生,情智共长,用心育爱,成己达人”是她不变的初心,更是她不懈的追求。一路走来,感恩、感动、感激,是她永远的担当和责任!我们坚信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她会用满腔的热情和对教育真谛的理解,书写出更加辉煌的教育篇章。

猜你喜欢

咸阳市名师陕西省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陕西省咸阳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陕西省咸阳市教学能手——陈正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