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成分因子分析的中国鞋业竞争力分析

2017-07-10王世成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鞋业鞋类市场占有率

路 华, 王世成

(1.陕西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2.中国皮革协会, 北京 100044; 3.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北京 100833)



基于主成分因子分析的中国鞋业竞争力分析

路 华1,2, 王世成1,3*

(1.陕西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2.中国皮革协会, 北京 100044; 3.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北京 100833)

基于鞋的数量与金额双重属性,以及鞋在全球贸易中出口、进口、本国消费等贸易流向特性,创新性地将中国鞋业出口、进口以及国内消费三个维度分别对应的数量与金额共6项指标,全面纳入综合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框架,拓展了鞋业竞争力分析范围.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得到了中国鞋业国际竞争力的模型.利用此模型,对中国鞋业近年来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国鞋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数整体逐年上升,但增速呈回落趋势,2015年甚至开始下降,中国鞋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面临一定的挑战.提高中国鞋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创新驱动,提高创新设计水平,优化产品出口结构,充分满足本国市场消费需求等方面.

中国鞋业; 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竞争力; 主成分因子分析

0 引言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全球鞋业重心逐渐转移到中国,中国鞋业在满足自身国内市场巨大需求的同时,国际市场占有率也快速提升.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鞋业大国,但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材料成本、终端渠道成本等要素成本的刚性上涨,东部地区鞋业发展空间受到一定限制,中西部承接产业的转移取得一定实效但基数仍然较小,同时,东南亚竞争对手逐渐崛起,中国鞋业的国际竞争力受到一定挑战.

竞争力定性分析可以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1,2]、钻石模型[3]及改进的钻石模型[4-7]等角度进行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国际市场占有率[8]、显示性比较优势[9]、贸易竞争力指数[10]、出口贡献率等,其中国际市场占有率是反映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直观且有效的指标.于琦[10]通过综合考察中国鞋业2007和2008年出口占有率等6项指标,发现中国鞋业竞争力的领先优势在2008年比2007年有所缩小;张婧[11]对中国和意大利两国鞋业2002年至2009年市场占有率等5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中国制鞋业在鞋产品出口中优势明显,但是两国之间的优势差距逐渐缩小;Jing Zhang等[12]对2003年至2009年中国鞋业市场占有率等三个指标分别进行分析,认为中国鞋业国际竞争力强,但竞争力有所下降;陈伶俐[13]基于市场占有率等三个指标,研究了在欧盟市场上中国鞋业的竞争力,认为中国鞋业在欧盟市场保持相当强的竞争力,但是从长期来看竞争力有下降的趋势.类似的研究基本都采用了经典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方法,或从单个指标,或选定几个指标,以出口金额为分析对象,少部分涉及进口金额,但很少采用进出口数量方面的数据,更没有涵盖消费数量及金额数据.

鞋在全球贸易中出口、进口、本国消费等贸易流向特性,以及其数量与金额双重属性,都是分析鞋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本文创新性地将中国鞋业出口、进口以及国内消费三个维度分别对应的数量与金额共6项指标,全部纳入综合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框架,拓展了鞋业竞争力分析范围,同时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将6项指标进行降维分析,建立了全面反映鞋业国际市场占有率的评价模型,并以此对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中国鞋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

1 中国鞋业国际竞争力模型构建

1.1 中国鞋业出口市场占有率(金额)

以金额计算的鞋业出口市场占有率是一国鞋业出口总额占世界鞋业出口总额的比例,反映一国出口的整体竞争力或竞争地位变化.其计算公式为:

(1)

式(1)中:MSev为中国鞋业国际市场占有率(金额),Xv为中国鞋业出口额,Xw为全球鞋业出口总额.

近年来,中国鞋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金额)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鞋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金额)(数据来源:UNCOMTRADE数据库)

1.2 中国鞋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数量)

1.2.1 数量是体现鞋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尺度

鞋作为穿用类消费品,数量是不可或缺的计量单位,数量和金额都是反映一国鞋类消费的重要指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根据国际经验,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应的人均鞋类消费数量往往越多,以2014年数据为例,具体如表1所示.

同时,从表2可见,2007年至2012年(2013年以后统计局未公布此数字)中国城镇居民人均鞋类消费数量与金额稳步增长.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中国人均鞋类数量将会呈现快速上升.中国当前人均鞋类消费数量为3双左右,而欧盟为5.9双,美国为7.4双,显示中国鞋业内销市场潜力巨大,未来提升中国鞋业国际竞争力不能忽视中国本土市场.

表1 2014年世界部分国家鞋类人均消费数量

数据来源:Global Footwear Partnerships LLC

表2 城镇居民人均鞋类消费数量与金额

数据来源:2008~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1.2.2 中国鞋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数量)计算

借鉴鞋业出口市场占有率计算方法,将其中的出口金额替换为出口数量,得到中国鞋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数量),公式如下:

(2)

式(2)中:MSeq为中国鞋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数量),Xq为中国鞋业出口数量,Xwq为全球鞋业产品的出口数量.

根据公式(2),中国鞋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数量)如图2所示.

图2 中国鞋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数量)(数据来源:UNCOMTRADE数据库、葡萄牙鞋业协会)

从图1与图2的对比可见,以出口金额和出口数量计算的中国鞋业国际市场占有率相差较大,前者从2007年以来,基本保持上升趋势,而后者在相同时间段前期基本稳定,后期开始下降.两者计算结果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来自于出口结构组成和产品单价方面的差异,这反应了鞋业产品单价在不断提升,出口结构在不断优化.也正是由于两者呈现的趋势差异较大,需要将两者同时纳入分析框架.

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鞋类出口中,单价较高的皮鞋,其数量占比仅为7%,远低于主要竞争对手;而单价较低的橡塑鞋,在出口结构组成中占比达到66%,远超过其它竞争对手.由于橡塑鞋价格远低于皮鞋,造成了中国鞋类整体出口单价较低.以与越南对比为例,中国皮鞋出口均价是越南的66%,而橡塑鞋出口均价为其28%,鞋类出口整体出口均价仅为其28%.

表3 2014年全球部分国家鞋类出口数据

数据来源:葡萄牙鞋业协会

全球鞋类消费需求多元,中国鞋业面向全球市场,具有满足防水鞋(税则号码HS 6401)、橡塑鞋(税则号码HS 6402)、皮鞋(税则号码HS 6403)、纺织面鞋(税则号码HS 6404)和其它鞋(税则号码HS 6405)等各种产品类型、不同消费层级、不同价位需求的能力.单价相对较低的防水鞋、橡塑鞋、纺织面鞋以及其它鞋品类中,以数量计,以上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均在60%~80%之间,只有单价相对最高的皮鞋出口数量占比相对较低,为37.8%[14].单独以金额计算的市场占有率,不能全面反映中国鞋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在考察中国鞋业竞争力时,需要综合考虑金额和数量两方面的国际占有率.

1.3 综合考虑鞋业进口、国内消费因素

一国鞋业的出口、进口和消费,都是国际鞋业界进行产业对比分析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一些在国际贸易中区位优势明显的国家和地区,其鞋业转口贸易(复出口)量大,传统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只考察鞋业出口因素,没有将进口用于出口部分剔除,不能真实反映一国鞋业的竞争力.例如香港是全球重要的贸易转口地区,根据香港海关数据,2014年香港鞋业出口金额为40.1亿美元,而同期进口金额为42.9亿美元,绝大多数鞋进口之后再次出口.

进口,相对于出口,对于一国鞋业的国际份额是"负"贡献.如果一国鞋业进口量越多,说明其本国鞋业满足国内市场总需求的能力越弱.将全球市场视作一个完整的市场,进口在一国鞋业国际市场占有率部分应该予以剔除.

中国鞋业具有满足国内巨大消费市场的能力,根据有关数据[6],以数量计,每年中国内销市场鞋类消费总量的99%来自于国内生产,进口部分只占1%左右,由于进口鞋类主要为中高端产品,单价较高,以金额计进口鞋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要远高于以数量计算的数值.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国市场也是全球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鞋业国内供给能力提升、有效替代进口(包括推动跨境购物回流)、满足自身市场的能力,也是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4 数据模型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综合考虑中国鞋出口、消费、进口分别对应的数量及金额,将进口有关的2个数值对结果的影响设定为负值,运用SPSS 19.0数据处理软件,将6个变量数据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

从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看(如表4所示),KMO值大于0.7,Bartlett球形检验P值小于0.05,选定的变量适合作因子分析.

表4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经过分析,提取的主成分为第1个因子和第2个因子,只有前两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解释的方差总量的95.76%,其余因子对解释的方差贡献较小,不予考虑(如表5所示).

表5 解释的总方差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从公因子方差(如表6所示)看,各变量提取均在0.9以上,变量中大部分信息被因子提取,因子分析结果有效.各变量对应的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如表7所示.

表6 公因子方差

表7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提取方法 :主成份.

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将成分1用F1表示,成分2用F2表示,得到如下函数:

F1=0.165X1+0.276X2+0.248X3+0.234X4-

0.134X5-0.184X6

(3)

F2=0.815X1+0.248X2+0.107X3+0.071X4+

0.271X5+0.136X6

(4)

S=0.769 98F1+0.187 62F2

(5)

式(3)~(5)中:S代表中国鞋业综合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X1代表出口占有率(数量),X2代表出口占有率(金额),X3代表消费占有率(数量),X4代表消费占有率(金额),X5代表进口占有率(数量),X6代表进口占有率(金额).

2 中国鞋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

2.1 中国鞋业出口、进口、国内消费的数量及金额国际占有率

近年来,中国鞋业出口、进口和国内消费分别对应的数量及金额对应的年度增速如表8所示.从表8可知,近年来各项指标整体仍保持一定增长,但是增速呈逐年趋缓态势,2015年出口及进口的数量及金额占有率均开始下降.

表8 中国鞋业出口、进口、国内消费的数量及金额国际占有率增速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葡萄牙鞋业协会数据整理得到

其中,出口占有率增速最低,尤其在2015年以数量及金额计算的出口占有率均同比下降,出口数量占有率增速低于出口金额占有率增速,显示在当前条件下,继续通过大幅提高出口数量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做法不具有可持续性.而出口金额占有率增速持续高于出口数量占有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出口鞋类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出口鞋类产品结构有一定优化.在出口数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推动品质革命,扩大品牌影响力,大幅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是未来中国鞋业出口方面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向.

由于全球及国内鞋类消费市场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多层次性,中国鞋业在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进程中,不能轻易放弃中低端市场.低单价的产品其市场刚性需求一直存在,在金字塔型的市场需求构成中,其规模比中高端市场规模更大;而且,以单价高低划分的中低端市场产品,单价低的原因往往是由其产品性能要求和材料价格等因素决定的,其技术含量不一定低,产品的利润率和附加值也不一定低.在巩固中低端市场优势的同时,也要力争中高端市场,提升中高端产品的附加值.

近年来进口占有率增速持续高于出口占有率增速和国内消费占有率增速,尤其是在当前整体消费放缓,国内鞋类产品供给相对过剩的背景下,进口仍然长期保持高速运行,同时,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14年,中国鞋类进口均价是出口均价的5.6倍.这反映了国内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尤其是近年来消费升级带来的新的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中国鞋业的有效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通过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补足供给短板,提升有效供给水平,多层次满足本国市场需求,是未来提升中国鞋业竞争力的新动能.

由于进口鞋在国内鞋类整体消费中占比非常小,而消费占有率增速大幅高于出口占有率增速,中国鞋业综合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增长的主要贡献来自于国内市场的拉动.2010年至2015年出口金额国际市场占有率增速,比2007年至2015年的年均增速进一步放缓,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国消费拉动显得更加重要.

2.2 中国鞋业综合国际市场占有率

中国鞋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及其增速情况如表9所示.从量化结果可知,该指数近年来整体保持一定速度增长,显示在近年来国内国外环境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中国鞋业国际竞争力仍然逐年提升,但是增速整体呈下滑趋势.从年均增速看,2010年至2015年年均增速低于2007年至2015年的数值,2013和2014年,增速进一步大幅回落,2015年该指数开始下降.

表9 中国鞋业国际市场占有率增速变化情况

由于2015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相比以前没有明显改善,预计近期中国鞋业综合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不会有明显的增长.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下,中国鞋业国际竞争力的持续提升面临较大的挑战.

从中国鞋业综合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计算公式看,要提高中国鞋业国际竞争力,除了增大出口产品的国际份额,还要增强鞋业满足国内市场消费的能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鞋类消费市场,随着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带来的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中产阶层在"增收扩中"政策和市场条件下进一步释放消费动能,鞋类整体人均消费数量和金额将持续增长,消费升级带来的内销市场的消费空间新增量将进一步释放,加上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二胎政策带来的人口基数增长,未来中国鞋类内销增长的潜力巨大.

进口增加本身并不一定对中国鞋业竞争力绝对值造成下降,只有当进口对竞争力的负面影响大于出口及国内消费对竞争力的正面影响时,才会导致竞争力绝对值的下降.未来,在外需拉动持续走弱的背景下,要平衡本国供给与进口替代(包括推动跨境购物回流)的关系,增加国内消费,尤其是国内生产用于内销的部分,是未来提升中国鞋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

3 结论

考察鞋业国际竞争力时,除了基于金额计算的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外,基于金额计算的进口国际市场占有率、国内消费国际市场占有率,以及基于数量计算的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进口国际市场占有率、国内消费国际市场都是重要的考察指标,需要整体考虑.

本文将中国鞋业出口、进口以及国内消费分别对应数量与金额共6项指标,纳入综合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框架,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得到中国鞋业国际竞争力模型.该模型全面客观反映了近年来中国鞋业竞争力变化情况.

近年来中国鞋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但指标增速呈回落趋势,2015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中国鞋业处在新旧动力转换的时间节点,需要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加大两化深度融合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以应对综合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增速下滑甚至未来可能出现的竞争力下降情况.

由于中国鞋业出口数量国际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70%左右,同时面临国际新兴市场的竞争,数量优势继续提升的空间有限.未来,在出口数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推动品质革命,扩大品牌影响力,大幅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是中国鞋业出口方面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向.

国内市场是未来中国鞋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支撑,增加国内消费,尤其是国内生产用于内销的部分,是未来提升中国鞋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要增强中国鞋业满足国内市场消费的能力,平衡本国供给与进口替代(包括推动跨境购物回流)的关系.

在当前鞋类进口增速持续高于整体消费增速,国内鞋供给与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不匹配的矛盾进一步凸显的背景下,尤其要注重内销市场消费升级对未来中国鞋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通过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补足供给短板,提升有效供给水平,多层次满足本国市场需求,是未来提升中国鞋业竞争力的新动能.鞋类产品供给要在舒适性、个性化、功能化、时尚化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提高行业整体的国际标准一致性水平,满足细分市场消费需求和消费升级带来的市场需求增量.

[1] 赵春艳.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的关联机理及转化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2] 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3(7):21-28.

[3] 波 特,李明轩,邱如美.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65-66.

[4] Wayne R.Cartwright.Multiple linked "diamond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export dependent industries:The new zealand experience[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93,33(2):55-70.

[5] Dunning,John H.Internationalizing porter′s diamond[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93,33(2):7-15.

[6] H.Chang Moona,Alan M.Rugmanb,Alain Verbekec.A generalized double diamond approach to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of korea and singapore[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1998,7:135-150.

[7] Cho D S,Moon H C,Kim M Y.Does one size fit all? A dual double diamond approach to country-specific advantages[J].Asian Business & Management,2009,8(1):83-102.

[8] 李明星.国际竞争力三个定量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分析[D].郑州:河南大学,2008.

[9] 金 碚,李鹏飞,廖建辉.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及演变趋势——基于出口商品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3(5):5-17.

[10] 于 琦.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制鞋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

[11] 张 婧.中意制鞋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91-95.

[12] Zhang J,Dai Y.Analysis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footwear industry[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New York:IEEE Computer Society,2011:9-18.

[13] 陈伶俐.基于中欧鞋业贸易摩擦的我国鞋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14] Apiccaps.World Footwear Yearbook[M].Portugal:Orgal Impressores,2015.

【责任编辑:陈 佳】

Analysis of Chinese footwear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LU Hua1,2, WANG Shi-cheng1,3*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Xi′an 710021, China; 2.China Leather Industry Association, Beijing 100044, China; 3.China National Light Industry Council, Beijing 100833, China)

Based on the dual property of volume and value of footwear,the six indexes,volume and value of Chinese footwear exports,imports and domestic consumption,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which enriched the scope of footwear competitiveness analysis.The model of Chinese footwear comprehensive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was then acquired throug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ith the software of SPSS 19.0,and the Chinese footwear competitiveness was then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e index of Chinese footwear competitiveness was growing up year by year,but the growth rate showed a trend of slow down.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Chinese footwear competitiveness faces some challenges.The key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is to innovate,enhance the design level,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exports and fully meet the demand of domestic market.

Chinese footwear; comprehensive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2017-02-24

路 华(1984-),男,山东昌乐人,工程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轻工技术经济与管理

王世成(1953-),男,吉林省吉林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轻工技术经济与管理

2096-398X(2017)04-0185-06

F407.85

A

猜你喜欢

鞋业鞋类市场占有率
《Romantic 甜美》系列鞋类设计作品
《Romantic 清新》系列鞋类设计作品
2018年ISO发布的皮革和鞋类相关标准(见表4)
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视察乐至万贯鞋业产业园
第33届国际鞋业大会在印度召开
2014中国鞋业十大事件评述
《鞋类钢勾心》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发布
四川省经委主任陈新有一行前往“西部鞋业基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