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生在课堂上的精彩

2017-07-10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花哨唾沫讲台

课堂是我们最熟悉的场所,却往往被熟视无睹。课堂上发生的事、课堂上的情景以及课堂上老师、同学们的表现其实是大同小异的。只要能抓住其中的小异,进行放大、细致描写,发生在课堂上的精彩就会生动活泼地呈现出来。下面的几个课堂画面,能否引起你的共鸣?

那些年我们脸上沾过的唾沫

当时我还在读小学,我记得是在秋天的一节语文课上,我们的老师站在讲台上,他穿着藏青的卡其布中山服,里面是一件干净的白衬衣。那时候我坐在第一排座位的中间,仰脸看着他,他手里拿着一册课本,手指上布满了红的、白的和黄颜色的粉笔灰,他正在朗读着课文,他的脸和他的手还有他手上的课本都对我居高临下,于是他的唾沫就不停地喷到了我的脸上,我只好不停地抬起手,不停地擦掉他的唾沫。他注意到自己的唾沫正喷到我的脸上,而且当他的唾沫飞过来的那一刻,我就会害怕地眨一下眼睛,于是他停止朗读,放下课本,身体绕过讲台,来到了我的面前,他伸过来那只布满粉笔灰的右手,像是给我洗脸似的在我脸上摸了一把,然后他转身拿起放在讲台上的课本,在教室里走动着朗读起来。他擦干净我脸上的唾沫,却让我的脸沾满了红的、白的和黄颜色的粉笔灰,我听到了教室里响起嘿嘿、咝咝、咯咯、哈哈的笑声,因为我的脸像一只蝴蝶那样花哨了。

——余华《我胆小如鼠》

教你一招

戏剧化处理细节。“我”的脸沾上老师的唾沫后,又经老师的手的擦抹,而变得花哨了。在交代结果之前,作家娓娓道来,先具体描写老师的手指上布满了五颜六色的粉笔灰,继而写老师的唾沫喷到“我”的脸上,当他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就用手来擦“我”的脸,“我”的脸自然就变得花哨了……文中的每个细节,都与“我”的脸变花哨有关,读后让人忍俊不禁。

那些年我们挨过的批评

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就在这吸溜之际,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身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教你一招

挖掘个性化特征。老师批评学生,自然少不了与学生的互动,而且“我”的这位国文老师,脾气坏、爱流鼻涕,作家便抓住老师与学生互动时独特的神态、动作和个性化的语言,把课堂場景描写得很有独特性,从中刻画出国文老师本真、狂狷的性格。

那些年我们上过的诵读课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 ~;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你一招

白描式全景描绘。在这幅“读书图”中,鲁迅先生引用师生所诵读的内容,直白地描写了师生放开喉咙读书的情景,同样充满画面感。

那些年我们上过的最后一课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眷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郑振铎《最后一课》

教你一招

借物抒情。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后,作为老师的郑振铎先生给学生上最后一课。选段中,作家没有直接抒发自己内心的国土沦丧的深沉之痛,而是把主观情感投射在教室里的物品上:黑板格外的光亮、粉笔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课桌显得十分可爱……以此来表现自己被迫离开课堂的不舍情感。

那些年我们睡过的觉

我小心地看着讲台上的老师,午后两点的阳光穿过教室那厚厚的钢化玻璃窗户,打在老师的秃头上,好似一圈金色的光环套在了老师头上,再加上他沉浸在自己的讲课世界中,手舞足蹈的模样,我差点就要喊出一声“悟空”了。

环顾四周,除了少数几个学霸抬头挺胸认真听讲外,其他人无一例外地趴在桌上。有个家伙双眼闭合,貌似睡得正香,源源不断的口水在桌上流成了“西湖”,被淹没的笔就是那“断桥”,只差撕碎白纸做雪花了。还有几个家伙,歪着头,上下两排牙齿正不停地互相拥抱,又分开,像是牛郎织女,不过相会的时间被缩短了。

——杨成略《课上》

教你一招

特写、夸张。这是杨成略同学描写的一个课堂场景,特写了老师的秃头,以阳光为道具,阳光照在老师的秃头上仿佛套了一圈光环,老师瞬间变成了戴着金箍的孙悟空,形象有趣;特写了同学趴在桌上睡觉的情景,将同学流下的口水夸张成了西湖,被淹没的笔夸张成了断桥……把平淡的课堂写得滑稽了许多,反衬出课堂的无聊。

猜你喜欢

花哨唾沫讲台
童年的回忆
童年的回忆
被抖没的好运气
"安身之所"
裸感色彩
讲台
VOICE
成熟
爱恨公交车
DV校园小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