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爱玲小说《传奇》的叙事艺术

2017-07-10范果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8期
关键词:叙事艺术女作家张爱玲

摘 要:张爱玲作为上个世纪活跃在文坛的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传奇》在叙事方式上极具现代化的艺术特色。回顾张爱玲的生平,并进一步从叙事时间以及叙事角度这两个方面分析张爱玲小说《传奇》的叙事艺术。

关键词:张爱玲;女作家;《传奇》;现代化;叙事艺术

作者简介:范果(1982-),女,湖南宁乡人,硕士,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02

一、张爱玲生平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才女,自1943年她初登文坛,便像一颗璀璨的明星一般照亮了四十年代的上海。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正处于一个空白期,而她的作品则良好地填补了这个时期,并且获得了诸多读者的喜爱。张爱玲的文学作品与娱乐消遣的鸳鸯蝴蝶派文字不同,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关于张爱玲的作品风格归类,至今仍没有明确公认的定位。可以说,人们普遍将其认定为“社会言情小说”。

自从登入文坛,张爱玲的人和文都让读者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至今已掀起多次张爱玲热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于张爱玲作品的阅读、研究、关注经久不衰。我们无法将其归类于哪个潮流之中,尤其在她的晚年,她在美国的闹市区过着幽静封闭的生活,探索于自己的小天地,两耳不闻窗外事。即便身为作家的她会遇到读者市场上的忽冷忽热的命运,她却丝毫不关心。

张爱玲可以说是人如其文,文如其人。在她的作品中,人物性格往往很鲜明,有着对社会道德的反叛,她的创作本身显然不是在为道德教化服务,而是重点强调个人世界的精神状态。张爱玲的个人世界,并非社会大众,而是不具代表性的小众人群。她刻意地将自己与大众区分开来,踮着脚尖走进了一个孤芳自赏的精神世界。她坦率、真诚地描绘了自己的自恋情绪,暴露出自己与大众社会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对于灵魂的探究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生命中的无奈构成了张爱玲文字中对自由的向往,这种自由不仅体现在文字的肆意表达上,更是体现在她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借助写作,尝试勾画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诠释自己对爱情、生命以及死亡的理解。她笔下的意向十分独特,学贯中西的她有着细腻、纤巧的心思,艺术触感极为敏锐,文字功底较强,不仅如此,她还有着内省的习惯。张爱玲的性格沉静且不善于张扬,无论是对这个社会,还是对自己,都有十分清醒的认知,对喧嚣社会的避让,也是因此才能够凝聚出她对文学的独特表达。这诸多因素的融合,进一步造就了这样一位写作艺术感极强的张爱玲。

二、张爱玲小说《传奇》的叙事艺术

1.叙事时间的设置

一部作品必然会涉及到两种时间特点,即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所谓故事时间,体现的就是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以及文本中所呈现出的时间情况。前者通常是通过日常的生活逻辑构建的,而后者则是作者提供的文本秩序。因为故事发生事件与叙事的时间必然会存在着某种的差异,所以对于叙事时间的安排进一步就成为了作家的一种叙事策略。尽管这是一种传统的方式,但是仍然成为当下小说书写的一个基本特征。在《传奇》中就十分具有话本的特色,这样不是简单地模仿市民的口味,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读者能够更加容易进入故事当中,进而抛开表象的世界,走入更深层次的世界。最终目的在于让读者去体味更深层次的审美境界。在叙事的过程中,张爱玲比较热衷于在故事开头抛出一个观点,而在写作的过程中,甚至还会将一些景物当作评论的对象。将东西拟人化,甚至将人的一些部位,例如嘴巴、眼睛都“物质化”处理,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够体会到一种看特写的乐趣。这就营造出了一种“间杂效果”,能够引发人们对于时间与历史的反思。

在叙事时间的安排上,《花凋》可以说是《传奇》当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它采用的是倒叙的方法,从刚开始就制造一个“美满且悲哀”的场景。川嫦死后,她的父母为其建造一个美丽的坟墓,甚至还有着美丽的墓志铭。然后张爱玲在文本中写下“全然不是这么回事”这句话,并重复两遍。这就让人们有了一个想要了解的欲望。原来川嫦在整个家庭中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生病时父母不愿意给她花钱看病,即便被病痛折磨得骨瘦如柴,也没有人来关心她。张爱玲想揭露的是,世界上不乏悲哀,但是缺少同情。而真正需要戏剧化处理的,就是那些虚假的悲哀。悲哀会让人厌烦,但无法博得同情,川嫦死后,她的家里人为她制造了一个美丽的坟墓,但这对于川嫦来说,却没有任何意义。在这部小说里,倒叙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段,它不仅是設置悬念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营造出一个明显的反讽效果,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人性当中的虚伪。

在《金锁记》与《茉莉香片》中采用了交错叙述的方式,它们都打破了传统的连贯叙述。在故事开头,并没有交代曹七巧的婚前生活,而是在故事中间穿插进去,过去的事件通过主人公的回忆穿插在整个时间进程当中。这种奇特的处理方式,更能够有效地表现人物复杂的情绪和独特的内心世界,能够借助过去与现在增强艺术的张力,营造特殊的文本体验效果。

2.叙事角度的设置

所谓叙事角度,就是指叙述者与文中人物相对的位置,即叙述者是从什么角度来讲述故事。中国传统小说采用的叙述手法是一种全知全能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凌驾于作品与读者之上的,不仅可以洞察人物的内心,同时还可以站出来发表议论。随着西方哲学思潮在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小说中作者的全知视角进一步受到了怀疑,作者是否有权利统领一切这个问题十分值得探讨,由此也进一步诞生了将叙事视角限制的做法。

小说《传奇》采用的叙事视角就是第三人称,《金锁记》《倾城之恋》等等采用的全知视角。《花凋》、《茉莉香片》是内焦点叙事。《玻璃瓦》《封锁》采用的是外交点叙事。事实上,《传奇》中有着现代主义风格的内焦点与外交点叙事两种方式,这两种视角有着传统视角无法企及的效果。例如在《红玫瑰和白玫瑰》当中,叙述者所跟随的是主人公佟振保的视角,这属于内焦点叙述,而红玫瑰王娇蕊则会时而出现在佟振保的视线内,时而消失。读者就会保持和佟振保一样的焦急状态,想了解这些年来王娇蕊的生活。内焦点视角最具特色的一点在于,它能够有效地展现人物的内心,带着一种漫无边际的思绪引发读者的共鸣。在作品中制造死角与空白,可以进一步唤起读者的参与意识与好奇心,让人们在失落、惆怅与苍凉的过程中,对故事中的人物有更深层次的感悟。

在张爱玲的小说当中,有过自由间接引语。这是一种以第三人称为视角的语言和感受的思维模式,它呈现的是一种客观的方式,具体由叙述者的表述来进行体现,但是在读者心中却能够体会到人物角色的心境。从语法上来看,它是省略到引导词的以第三人称模仿人物对话的内心独白,在叙述上它包括了叙述者本身与人物这两种声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叙述者与人物的融合也是自由间接引语的本质。从这个角度来看,张爱玲的创作十分具有现代意识,她采用这种方式,实现对话语模式的追求。运用这种方式技巧,张爱玲生动地塑造出了《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红玫瑰和白玫瑰》中的佟振保以及《倾城之恋》的白流苏。

在这里,我们几乎难以分辨叙述者与人物的声音。当我们采用全知的叙述方式时,我们会进一步意识到这是一种作者一时态度的展现,是一种苍凉的哲学的体现。通过现代话语,张爱玲完成对人性的软弱的揭示,进一步彰显出社会批判与文化反思的意义。从哲学层面上来讲,这也是人对生存困境的感受以及寻求突破的表达。

总的来说,张小说《传奇》在叙事艺术上,不仅有着传统的影子,同时也有着诸多创新之处。张爱玲对传统言情小说叙事模式的超越,使得其作品不仅具有古典小说的韵味,同时也将作品构筑得更具有现代文明的气息,张爱玲的这种情绪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体认,也是现代文化“世纪末情绪”的外化。这种个性化的表达更是彰显了新旧时代人们在生存中对命运的迷茫与深刻体会。

参考文献:

[1]高云龙.叶广芩与张爱玲家族小说艺术风格之比较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100-105.

[2]周黎燕.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张爱玲的图像叙事[J].许昌学院学报,2015,(04):76-80.

[3]杜丽琴.三角恋爱模式的继承与超越:张爱玲小说《十八春》的叙事[J].昆明学院学报,2014,(05):93-97.

[4]冯勤. 论“影像”化叙事在海派小说中的本土化走向——以新感觉派和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为中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130-136.

猜你喜欢

叙事艺术女作家张爱玲
九月雨
稀见女作家戏曲三种考述
论金朵儿儿童文学系列作品的叙事艺术
以水墨而文学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张爱玲在路上
穿过市井烟火气的民国女作家
两位获诺奖女作家笔下的女性“逃离”之路——《逃离》与《到十九号房》之比较
现代女作家的文学交往与互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