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
2017-07-10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上世纪20年代,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创办时,梁启超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曹问:“他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曹说:“既不是博士,也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生气地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陈寅恪最终与声望卓著的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被同聘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陈寅恪应聘回国后,因为所讲授的内容大多为前人所未言,所以每次上课教室里都是座无虚席,一半是学生,一半是慕名而来的学校老师,连朱自清、冯友兰、吴宓及北大的德国汉学家等知名教授都风雨无阻地前来听课,刚30出头的陈寅恪因此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这则材料中的内涵非常丰富。学生可以从陈寅恪的治学生涯、从梁启超的识人荐人、从曹云祥校长的大胆用人这几个角度来分析这则材料。
首先,从对陈寅恪大师治学经历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观点:人应当致力于提升、丰富自己的内涵,而不是一味追求文凭、名声这些“身外之物”。其次,从梁启超的识人、荐人之举中我们可以看出,具有独到的识人眼光和敢于举荐真才实学者的胆略特别重要。千里马,犹须伯乐去发现,伯乐的意义并不亚于千里马。最后,从曹云祥校长最终任用陈寅恪这件事上,可看出当年清华大学在人才使用上的“弹性”和灵活性以及曹校长的察纳雅言、虚心“纳谏”的风度,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被一些僵化的条条框框所拘泥,敢于“不拘一格用人才”。可以说,这些都是当年清华大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是值得今天的每一所高校乃至每一个用人单位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写作时,考生抓住其中一点即可,无须面面俱到,“切口小,挖掘深”才能写好文章。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谁都承认,读书是一项高雅有益的活动,它使人精神富足奋发向上;谁都知道,读书又是一项渐趋式微的活动,手不释卷已成为一道渐行渐远的风景。为了让读书重新成为一种时尚,前些时候英国影星艾玛·沃特森将自己喜欢的书籍放在地铁的任一角落,并在书里夹上一张留言条,以此来推广地铁阅读和全民读书。不久之前,黄晓明等一批中国演艺界人士也在北上广等城市发起了中国版的“地铁丢书”活动,以期唤醒人们的读书意识。对这一活动,有人点赞,有人响应,有人追随;也有人吐槽,有人质疑,有人大泼冷水……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地铁丢书”是近日媒体上被人“频频刷屏”的热门话题,更是一道引人感慨、促人反思的“思考题”——原本人人向往、个个崇仰的读书活动,今天竟然沦落到了需要人们变着法儿去推进、去维持的地步,不免令人唏嘘。“地铁丢书”的出现,反映了读书活动的式微,也反映出有良知的人们对读书这一提高人類素质、提升人们文化品位的活动重新成为一种时尚的期望。
“地铁丢书”作为一则作文材料,考生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去思考:(1)功利化读书使阅读之路越走越窄。透过这一现象,分析造成今天读书风气走弱的原因,寻找振兴读书风尚之道当是这篇文章的一大主题。写作时,需要联系现实,探究原因;亦需打开思路,提出建设性的方法。(2)应当为每一件公益活动喝彩点赞。对于“地铁丢书”活动,虽说考生无法看透每一个发起者内心的真正动机,但是考生可以更多的善意去看待这项活动,即便个别发起人有借此活动“吸睛”的欲望,甚至有作秀的嫌疑,至少在客观上这个活动会起到一种推进阅读的作用,而且“读书”这一活动本身的夺目的光辉也足以掩盖那小小的自私的诉求!(3)事情的意义不以成功与否来考量。“地铁丢书”活动最终能取得多大的成功,获得多大的效益,恐怕谁也无法断定,但是考生不能据此认定这一活动毫无意义,至少它体现出了那些有识之士对推进全民阅读的关注和付出,会让已经与书籍渐行渐远的人们意识到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让整日沉湎于网络浅阅读的人们意识到经典的深厚,而这也可以算作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4)从实际出发是做好每件事的前提。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只雏燕,在灌木丛中安了一个窝,它觉得十分舒适温暖,就对灌木说:我爱你,我们永不分离。
过了两年,雏燕长大了,它觉得灌木丛已经太矮,便将巢迁到了一棵白杨树上。新家更令它满意,它对白杨树说:我爱你,让我们永不分离。
又过了两年,燕子变得成熟矫健,它渴望到大海上去搏击风浪,便把巢安在了高高的海边悬崖上,那个巢的舒适温暖是前两个无法比拟的,可是燕子却不想对悬崖说任何话了。
这则寓言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写作本文,必须先对这则寓言故事有一个全面、透彻的理解。有不少的考生读过这则寓言后首先想到的是恋爱观,批评燕子的见异思迁,这就有些狭隘了。其实应当从燕子的成长、燕子所处的环境的变化、燕子的表白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随着燕子的成长,它的追求发生着变化;随着环境的变化,燕子的眼界也发生着变化;随着眼界的变化,燕子的心理也发生着变化。所以,这则寓言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一旦登上了新的高度定然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新的观念。(2)人生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一切的“舒适温暖”可能都只是一种瞬间感受。(3)人的眼界越高、欲望越大,他的幸福指数就可能越低。(4)人总是在自我否定中不断前行。当然,寓言的多义性决定了这则寓言肯定还有多种解读,但考生在写作时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而应当以自己认为深刻且独到的理解作为自己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写出一篇与这则寓言相吻合而又观点新颖、深刻的文章。立意上的相对宽泛决定了本文发挥的空间较大。学业、事业、恋爱等方面的题材皆可进入本文的写作范围;记叙文、散文、小说、议论文甚至书信等文体皆可运用。这对处于与寓言中的“燕子”相似的成长期的中学生来说,写这样的文章应当是有感而发的。切忌把文章写成一个年轻人喜新厌旧的“择偶记”;也不适宜把自己所想到的寓意全部展示出来,以致论述时蜻蜓点水、难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