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2017-07-10朱逸然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淡泊名利马斯洛迪伦

朱逸然

人生活在世,无论贫富贵贱、穷达逆顺,都免不了与“名利”打交道。“名利双收”对人的诱惑,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要做到淡泊名利,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老子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中国当代大学者钱钟书就具有这样的品格。他潜行读书研究,经常闭门谢客,对采访避之唯恐不及。一次,一位英国女士读《围城》后,怀着敬慕,执意要去拜访钱钟书先生,而钱钟书先生在电话中风趣地说:“假使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正是有了这份淡泊之守,让他成了踏踏实实的学者,成为中国学界的榜样。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坦言,他最喜欢的民谣歌手是鲍勃·迪伦。在邀请他到白宫演出后,迪伦与奥巴马的唯一接触,便是迪伦唱完歌后,走下台时与奥巴马的一次握手一个微笑。“他甚至不想与我拍一张合影,通常所有人都非常渴望在表演前跟我和米歇尔合个影,但是,他没有。”贵为最有权势的美国总统,“玻璃心”受到偶像的“伤害”,这番话是一个自嘲,更多的恐怕是对迪伦人品的褒奖和赞赏。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成就、名声”是受尊重的需求,金钱、房车、职位和权力,现在的人们若是没有了这些,似乎就缺少了满足感和成就感。一些很聪明的人,他们在获得了成功之后,在个人的心态上发生了变化,潜意识地把自己当成了“理应受尊重的人”,自视甚高,不可一世,他们这样是走向了价值认同的歧途和坟墓。他们不知道,在需求层次的最顶层,还有自我实现的需求。迪伦曾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而他却一直未对获奖作出回应,更谈不上去领奖了。迪伦对诺贝尔奖的“忽视”和对总统权威的“怠慢”,在一些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觉得会让他失去很多机会。殊不知,在他看来,他坚守的价值,便是在黑人历史月活动上为马丁·路德·金——这个实实在在的黑人英雄奉上祝歌。于他而言,這才是一种真正的尊贵。

为人淡泊,不仅仅是看淡名和利,更可贵的是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和对价值观的坚守。在淡泊名利中,追求自己认同的价值,“不以誉喜,不以毁怒”,方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在竞争日趋激烈、诱惑日益纷繁的社会里,坚守和善待这一份不务虚名、落落自甘的人生,享受“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写意生活。

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在我们的世界里,不仅仅只有名和利,还有诗和远方。

教师点评

文章切题精准,扣住老子的“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为中心而行文。正是因为对名利的淡泊,迪伦取得了个人艺术上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赢得了总统奥巴马的羡慕与赞赏。文中列举了钱钟书的事例,正与迪伦事例巧妙相连。借助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深化了中心。结尾看似平淡,却是有力点题。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7分+发展等级18分=55分

猜你喜欢

淡泊名利马斯洛迪伦
马斯洛需要理论指引下双维分级护理模式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特长
淡泊名利
音乐家编年史:鲍勃·迪伦的歌
雄关漫道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敲石工人的话
你不知道的鲍勃·迪伦
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The Analysis of Scarlett’s marriage view based on Freud’s Theory of Person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