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醒悟与回响

2017-07-10蒋欣然

音乐周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音乐节作曲家音乐会

原创 2017-05-31 蒋欣然 音乐周报

指挥汤沐海、特邀首席梁大南携全体演奏員谢幕。

5月27日晚7时30分,《醒悟》——2017北京现代音乐节闭幕式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举行。作为本届音乐节的收官之作,本场闭幕式音乐会可谓星光熠熠。音乐会邀请了指挥家汤沐海、陈正哲、波兰钢琴家亚当·科斯米埃加以及特邀小提琴首席梁大南,与天津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联袂献上了一场现代音乐盛宴。

本场音乐会共上演了5首现代音乐作品。从时间上看,这些作品从二十世纪70年代跨越至2016年,正是现代音乐取得飞速发展的时期;从地域上看,这些作品的作曲家分别来自中国、德国、俄罗斯、英国,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思想内容的交织与碰撞;从音乐体裁上看,这些作品包括管弦乐队作品、弦乐队作品以及钢琴与乐队协奏曲,可以看出作曲家们对音乐表演形式的不断尝试与突破。

陈丹布

音乐会由作曲家陈丹布创作的管弦乐作品《袖剑与铜甲金戈》拉开帷幕。这部作品以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的历史故事为背景,表现了易水河畔众武士为荆轲送行、和歌操舞的场面。作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袖剑舞”旋律线条鲜明、古朴,展现了绚丽而刚劲的袖剑舞姿,绵柔、轻盈也充满了肃杀之气。第二部分“铜甲金戈舞”再现了武士们操戈戟、佩良弓、跨骏马、整装待发的情景。作曲家在第二部分中着重突出了铜管声部的音色,乐队的整体音响效果因此十分激越、宏大,配合动力性的音乐织体,将作品烘托至一个辉煌且壮烈的结尾,极富英雄气概。汤沐海充满感染力的指挥风格与作品的音乐氛围相得益彰,引得现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马丁·赫尔辛鲁德

第二首作品《忽现的岛屿》(为弦乐队而作)由德国作曲家马丁·赫尔辛鲁德创作。这首作品带有浓厚的哲学色彩。第一乐章《视觉景象》伊始,作曲家使用了大篇幅的拨弦手法。随着乐曲的发展,音乐逐渐由拨弦织体发展为密集的音块,试图表达“从无到有”的过程。第二乐章《云的踪迹》是用两组弦乐声部间时有时无的“对话”来模拟飞机在云层中若隐若现的状态。第三乐章《时间的错位》是整部作品中最为抽象的一段音乐,具有象征主义特点。作曲家运用了大量线形织体进行纵向与横向的交错,以传递“错位”的概念。

秦文琛

作曲家秦文琛创作的《幽歌》是上半场的最后一首作品。这部为42件弦乐器创作的作品最初完成于1990年,2015年作曲家对原作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并定稿。《幽歌》即《悲歌》,旨在祭念人类经历的不幸与灾难。乐曲从一个巨大的“惊愕”开始,音响激动而急促,令人猝不及防。之后作品迅速进入由整个弦乐队“腔化”式音响组织的庞大段落,音乐中充斥着大量不确定性内容,并反复运用了滑音、靠琴马演奏等演奏法。整部作品对比强烈,充满张力和戏剧性。

钢琴家亚当·科斯米埃加与指挥陈正哲谢幕。

音乐会下半场的第一首作品为俄罗斯作曲家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创作的《钢琴与弦乐队协奏曲》,担任钢琴独奏的是波兰新锐钢琴家亚当·科斯米埃加。在这部作品中,施尼特凯保留了先锋派的创作风格,钢琴与弦乐队形成了竞奏模式,两者同时在不同的调式及不同的节奏型上进行声部交换与融合。亚当·科斯米埃加延续了自己对现代钢琴音乐作品的精准诠释与高度驾驭能力,同乐队及指挥陈正哲的配合十分默契,继5月24日晚的独奏音乐会后再一次展现了现代钢琴音乐的魅力。

作曲家金平与乔·卡特

音乐会的最后一首作品为英国作曲家乔·卡特创作的管弦乐作品《醒悟》。对于这首作品的创作灵感,作曲家是这样解释的:“1997年初,我在一次长途旅行中阅读了塞巴斯蒂安·福克斯的一战小说《鸟之歌》。从小说中停下来,我意识到我的旅程正在穿越书中场景的确切区域。然而迎接我的不是恐怖和屠杀,而是平静的世界。”这部作品是作曲家对此次旅程的映照。作品开篇宏大、刺激,有一种强烈的穿越感,仿佛听者与作曲家共同回到了飞驰的火车上。之后,音乐由多个片段拼贴而成,犹如旅程中的一幅幅画面从眼前闪过,情绪起伏强烈,有鲜明的纵深感与层次感,如同作曲家的内心世界。

随着《醒悟》的结束,2017年第十五届北京现代音乐节也正式落下帷幕。本届音乐节历时一周,共上演了12场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的精品音乐会与6场作曲讲座及大师班,实现了艺术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现代音乐盛会之一,北京现代音乐节必将在音乐发展的长河中激发出动人的回响。

猜你喜欢

音乐节作曲家音乐会
失败的音乐会
音乐节
长大可当作曲家
浅谈王西麟的音乐道路
巴西 音乐节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猫咪成长史
森林里的音乐会
作曲家
新年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