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语言的个性色彩(下)
2017-07-10黄忠倪协克
黄忠++倪协克
【注意事项】
一、语言要为内容服务,不可只为“個性”而标新立异。在选择文章的语言风格时,要视内容而定。例如,在论述一些社会话题时,可以运用贴近生活的语言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而在论述文化类命题的时候,语言可以优雅、有内涵。
二、语言“简明平实”不意味着写“大白话”。许多同学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语言过于直白、琐屑,缺乏文采,读来更觉得无严谨之精神可言。语言“简明平实”指的是用凝练、形象的语句说明复杂的道理,而非去写“大白话”。
三、比喻修辞的运用,要做到准确。在议论文中,常常会用到比喻修辞。但是在进行类比时,要注意类比对象的准确性。如果用得不准确,反而画蛇添足。
【片段示例】
一
一个人的德,好比弓心,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弓的力度,决定箭射的远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弓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弓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刘伟《决定成功的利器》
技法点读
这段文字运用比喻论证,语言生动形象。作者把人的“德”和“才”分别比作弓心位置和弓有力的程度,证明“德”“才”在决定弓箭“方向”和“远近”中的不同作用,从而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二
常有人言:“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大谬!
君不见:蔺相如,书生也,完璧归赵,义折廉颇,谱就千古佳话;西汉张子房,书生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大汉几百年锦绣江山;蜀汉诸葛亮,书生也,怀五湖四海之志,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功成八阵图;北宋范仲淹,书生也,西陲守土,保疆卫国,令强寇丧胆;康有为、梁启超,书生也,奋发意气,公车上书,励志图存,戊戌变法,虽只百日,却给暮气沉沉的晚清带来了一线生机。
——孙亮《百无一用非书生》
技法点读
本文旁征博引,运用古往今来各种“书生”成就功业的例子,说明了“百无一用非书生”。作者对于古今事例的运用,信手拈来,使得文章充满了说服力。
三
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能睡到自然醒,有充沛的精力去面对日常所有的烦琐;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有双休的周末,三五朋友相约过一种慢下来的生活,体验时光的曼妙;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能让自己的足迹踏遍祖国大地,领略无限风光。
但是,每一天我们还是需要坚强。即使在睁眼的刹那间,一百个不情愿起床,我们还得以飞一般的速度刷牙洗脸,过着打仗一样快节奏的生活。一旦可以休息,让身体和心灵得到阳光和雨露的滋养,年轻的心又迅速地活力四射,一扫消极的情绪,再次投入到风风火火的生活中去。
——毛臣《每一天都需要坚强》
技法点读
作者论述“每一天都需要坚强”,却从日常的早起写起,口语化色彩深厚,显得亲切、平实,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也为下文展开进一步的论述作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