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庭教育负担问题初探
2017-07-10陈文彬佟雪峰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陈文彬,佟雪峰(江苏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小学生家庭教育负担问题初探
陈文彬,佟雪峰(江苏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素质教育及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行,使得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对于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更是不可磨灭的。家庭教育负担是指家长在子女的受教育过程中所承担的时间、资金、情感投入的压力或责任。家庭教育负担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自身家庭条件、自身教育背景、家校沟通不畅等方面的因素有关。解决此教育负担现状的对策有开办家长学校,规范辅导机构收费标准,健全家校联系组织,“家长资格证”认定等。
家庭教育;负担;现状;成因;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更加重视培养孩子的个性及其全面发展。然正如古语所说“过犹不及”,笔者在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以及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发现大部分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多种负担,这也进一步引起了作者对家庭教育负担现状的成因及对策的思考。
一、家庭教育负担界说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我国自古以来就比较重视家庭教育,家书、家训、家教、家风等词无不展示了古人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见地与智慧。赵忠心在《家庭教育学》一书中指出: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中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1]。本文所使用的家庭教育主要取其狭义层面的含义。在由周相海、姚锡远主编《多功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负担”这样解释:(物质上、精神上)承受的压力或担当的责任。本文把家庭教育负担理解为家长在子女受教育过程中所承担的时间、资金及情感投入等方面的压力或责任。
二、家庭教育负担小样本研究
(一)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被调查区域学生家长家庭教育负担现状进行评估和分析,并以此为出发点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问卷所涉及的调查对象为徐州某县的一所小学二、三、四年级的学生家长,共发放152份,有效样本130份,回收率85.53%,并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问卷主要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时间投入,经济投入以及家庭教育过程中亲子交流及其效果等相关问题编制相关选题并设置调查选项。
(二)调查结果
1、家庭教育时间负担
普通学校的学生家长一般都是工薪阶层,为了支撑家庭的经济开支他们不得不付出自己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而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必须消耗一定的劳动时间。每天的总时间是有限的,这样就势必要减少教育时间。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51.54%的家长都感觉“自己的工作比较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学习”,4.62%的家长表示没有时间陪。另外,问卷显示家中同时有两个孩子处在读书接受教育阶段的家庭占有60.00%,同时有三个孩子处于上学阶段的占13.85%,这对于陪伴孩子学习时间本来就紧张的家长来说,再将这部分时间分给其他的孩子显然是捉襟见肘。
另外,图1是问卷调查结果中家长对孩子作业的监督和陪伴情况的分布,其中做家务同时监督孩子以及未下班无法陪伴孩子做作业的家长占70.77%。这说明问卷中,大部分家长时间不充裕或者没有时间全身心陪伴孩子的学习。
图1 家长对孩子作业的监督和陪伴情况分布
2、课外辅导支出负担
课外辅导即是指除主流学校教育外,由收取报酬的补习教师提供,是对主流教育的补充,包括聘请家庭教师或送子女参加补习班等[2]。随着对教育的重视度与日俱增,更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学校学习之外比其他孩子多学一些,或者说至少不要落后于他人,由此,市面上的辅导班各式各样,应有尽有。而目前社会上文化课辅导班多以小时计费,即每次孩子上课的时间越多,相应地家长在校外的教育资金投入就越多。作者曾在无锡的一家辅导机构任教,就其中的一对一教学而言,每四十分钟最低收费就要120元,这样的收费标准不要说对一般家庭了,就是对富足的家庭而言也是要斟酌的。正如武汉大学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教育开支已占到被调查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超过40%的家庭感到教育开支负担沉重[3]。
3、家庭教育的心理负担
在笔者担任一家课外教辅班的教育顾问期间,因岗位需要,每天都会和不同的家长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其中就有很多家长反应,与现在的孩子交流太难了,说轻了听不进去,说重了又怕伤到孩子的自尊,打击他的信心,和孩子聊天都得想着说,压力感很强。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对于智能产品的熟练应用,使孩子每天都接触到各种信息,受到各种新思想的影响,很多父母教诲他们的道理,也许他们早已熟知并已厌倦了。加之时下素质教育注重孩子个性解放与培养,也使得孩子的主观意识越来越强,对亲人、老师以及同伴的言行很是敏感,这样无形之中就给家长在除学习以外其他方面的教育中(如心理素质、道德品质、能力素养等)增加了难度。据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的调查显示,约有69%的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对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烦恼,42%的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27%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4]。亲子关系本应是所有社会关系中最亲近的关系,但这种不良的沟通状况,使得亲子之间不能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因而有相关的调查显示,约有95%的家长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投入不能如愿以偿,心理常处于烦恼和焦虑之中[3]。
总之,通过对问卷的系统分析以及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得出,在子女的受教育过程中,超过一半的家长表示没有充足时间对子女进行教育与陪伴;超过40%家长认为教育支出负担沉重;在亲子关系的处理方面也存在交流不畅的现象,家长心理常处于焦虑之中。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种种负担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及家庭教育的质量无疑会产生不利影响,而究其产生原因又是多元化、综合性的,下面将着重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三、小学生家庭教育负担的影响因素
(一)家长自身的知识、能力状况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演进,人们的受教育率迅速上升,受教育水平也应逐步提高。然而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70.0%的家长都是初中及初中以下的文化水平,当然这其中定有地区的差异,但可以肯定的是处在知识转型期的社会中,一个人的文化水平、知识阅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社会地位及工作性质,进而影响到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
本文通过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家长陪伴孩子学习时间的多少与家长个人学历存在一定的联系,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对于陪伴孩子时间比较少的家长,学历低者(75.9%)占大部分,而陪伴孩子时间较多者高中以及以上学历比重相对较大。由此说明一般情况下,家长知识水平越高,家长所能提供的陪伴孩子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从侧面也反映出对孩子教育培养的重视程度与家长学历也密切相关。
(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几千年来我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的现实性解读。处在知识信息化时代的家长对社会竞争的激烈深有体会,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同龄孩子中占有优势,有足够的能力立足社会,随着他们长大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焦虑也在不断提升,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
在调查问卷中,对于一些拓展性作业如作文练习、手抄报、模型制作等,在家长选择参与孩子作业完成的动机中,有75.39%的家长是出于“希望孩子能够做得出类拔萃,赢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由期望而产生的“攀比”并非一无是处,但它的弊端也很是显明——一方面不利于教师把握孩子的真实学情;另一方面家长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作业就变成了家长作业,成果的展示也就是对家长能力的评判,由此不仅增加了家长的教育时间投入,而且给家长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图2 家长陪伴孩子时间与家长学历关系图
(注:t代表家长陪伴孩子时间)
(三)辅导模式多样,价格标准不一
当家长的知识量无法满足孩子学习上的需求,但父母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给”他人时,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辅导热”。在我国,目前95%的调查显示义务教育阶段课外补习参与率超过50%,补习科目数大都在1门至3门,每周补习时间在3小时左右[2]。由此不难看出,课外补习在我国已经普遍存在,成为孩子学习生活的一部分。课外辅导的快速发展,辅导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包括大班课形式,小班化授课,一对一讲解等,上课的人数越少,相应的价格也就越高。此外,不同档次的教辅单位,即使是同样的辅导模式其价格也是有天壤之别的。而问卷显示在假期或周末给孩子安排过文化课辅导的家长有33.85%,在按小时计费的辅导收费模式下,这些课外补习无疑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支出负担。
(四)家校沟通不畅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虽是两个不同的教育主体,但在学生的教育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途径主要是家长会,家长会主要教师是向家长反馈学生近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但会议上家长基本上是被动地听教师通报,缺乏参与积极性。正如在张云等人对山东的20所中小学的调查数据中显示那样,75%的家长在家长会上选择听班主任介绍班级情况,仅有5%的家长选择主动发言交流[5]。另外,家长与学校教师交流的积极性也并不是很高,如图3所示,在130例调查对象中,能够主动向老师询问的家长比例仅有5.38%,而几乎不与老师交流的家长却有23.85%,这一方面体现了家校沟通交流体系的不畅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家长教育意识的浅薄。
图3 家长与老师交流频率分布
除家长会外,普通学校很少设立其他专门的家校沟通平台,即使有,很多情况下也只是“徒有其形”。有调查显示,虽然一些学校成立了诸如家长委员会这样的机构,但由于家长代表太少,而且不具有代表性,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一般学校都只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家长和在政府部门任要职的家长包括进家长委员会,而忽略了大部分普通家长,没有反映普通家长的意愿[6]。
正是由于家长会交流不深入,家校联系的组织不健全,一方面使得家长与学校之间很容易针对孩子教育产生矛盾——家长对于学校的办学一知半解,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觉得难以胜任,不堪重负,而教师又会觉得家长不够配合自己的安排;另一方面也使得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孩子在校情况及其内心想法的准确把握,进而在亲子交流上给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与沟通压力。
四、家庭教育负担的解决策略
(一)政府协助开办家长学校,学校切实落实相关管理规定
家长学校是时下比较热议的名词,也是解决家长在参与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的有效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因家校双方的配合以及规章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其并没有在全国大范围的开展。笔者拙见,首先教育相关的政府部门要加大投资,支持学校开办此类机构,既能减轻各学校的办学压力,也能激发起学校的落实积极性;二,学校事先要充分调查好家长的空余时间,可以设置几个时间段的选择,这样就可以解决家长没空参加的问题,也可以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良苦用心从而消除“百忙抽闲”的怨言,认真对待,提高培训效果;三,学校安排认真负责,处事能力高的教师进行任教,并定期收集家长在教育方面遇到的困难,以此来设定培训的主题,允许家长在培训期间各抒己见,解决家长无话说,被动听的难题;四,开设相应的教育学方面的课程,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帮助家长纠正不合理的意识观念,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通过这样的培训,一方面让家长明白自己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义务,即家长有“教育责任分担”的义务,提高家长的重视度;另一方面也要让教师分清“教育责任分担”与“教学责任分担”的区别,即教师要规避把教学任务中的部分交给家长完成,如默写、听算、检查等,以免影响自己的教学效果,增加家长(尤其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不必要的教育负担[7]。
(二)教育主管部门规范课外辅导费用的标准,政府设公办辅导场所
“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课外补习班的存在可以满足因家长文化能力有限无法辅导子女学习的需要,也可以帮助不同的孩子发展不同的兴趣爱好,确实有很大的存在价值。因而,相关的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条例来规范这样的校外补习市场,禁止有不法商家为牟取暴利随意定价,规范补习行业的收费标准。另外,政府一方面要明令禁止学校内以各种理由有偿补习,另一方面可以在校外开设公办的辅导场所,对于真正有课业问题的学生,且在家长及学生本人愿意的情况下,政府可以资助其进行学习,这样既可以减轻家长经济负担以及时间紧问题,也可以使孩子的课业步入正轨。
(三)学校完善家长会的相关规定,健全家校沟通组织机构
家长会是传统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方式,对此要恰当利用,可以做进一步的完善:会前至少提前一周告知家长信息,给家长足够的时间安排工作事宜,且不能仅简单通知家长会议时间和地点;定期向家长收集他们近段时间在家庭教育方面遇到的困难,以此来确定会议的主题,主题要有可议性,让家长有话说,真正发挥家长会作为家校双向交流平台的作用。此外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其成员的组成要兼顾到各种职业和不同文化水平的家长,使之具有代表性;委员会要定期向家长通报学校相关的办学方略,管理方案,并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他们的困惑,并且针对问题双方共同找到解决办法与策略,如此一来,既可以增加家长对学校的了解,也可使家长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从而激发他们参与热情。学校还可以规范有关家访的相关规定,虽说家访这种家校联系的方式比较传统,但教师主动与家长、学生面对面交流,很容易就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而且也能更加真实地了解家庭情况,为真正有教育困难的家庭想解决办法。通过这些方案的实施可以促进家校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体谅,家长可以积极配合学校安排,学校也可以做到急家长之所急,缓解家长工作忙,时间紧的负担。
(四)班级设立温习小组
教师在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的前提下,针对家长因工作繁忙确实无法抽出的时间陪伴孩子学习,而学生也自愿选择暂时留在学校的,学校可以在各个班级组织开展这样一个温习小组,孩子可以选择在这段时间里完成家作,自由阅读课外书籍,或是向老师请教自己没有完全消化的新知识,每个班级安排一位老师,一方面对孩子进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与孩子近距离接触,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由此,孩子将当天的学习任务在老师的辅导下进行必要的巩固,既能加深他们的印象,也能让家长安心工作,避免因疲惫而置孩子学习于不顾,减轻他们的教育时间负担。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在学校完成学习任务,回家之后可以无所事事了,家长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这是每一位父母都无法敷衍推卸的。
(五)国家制定“家长资格证”相关的法律制度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一书中就提出了这样的质问:要做驾驶员需要到驾校学习几个月才能拿到驾照,而要做父母几个月能学会吗[8]?仔细想来确实如此,做一行要有一行的资格证——照顾婴孩要有育婴师证,做教师得有教师资格证,学生有学生证,医生有医师从业资格证等等,而孩子的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对于这项工程的“总起者”——家长在准备做父母时就更应该持有进行家庭教育的“家长资格证”。对此,一方面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明确资格证审核的相关流程,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和社区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普及国家的政策,并积极倡导落实。此外,师范类学校可以开设家庭教育专业,使得家庭教育更加正规化[9]。这样,就可以使家长在初为人父人母时就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加之在以后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注意知识不断更新,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亲子关系紧张的问题,从根源上减轻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时亲子关系处理时因交流不畅而产生的心理负担。
五、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家庭教育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要紧密结合[3]。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强调以“生”为本,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这也为未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合作提供了重点与方向。而对于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中产生的负担,就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相互扶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并积极实施,这样才能使教育改革顺利实施,真正提高孩子在未来的社会中战胜挑战的能力与素质,如此也便达到了笔者作文的初衷。
[1]赵忠心, 家庭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
[2]曲 颖,薛海平,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外补习私人成本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15,(4):21-26.
[3]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特点、理念、方法研究》课题组, 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 人民教育,2012,(1):6-11.
[4]张秋凤, 亲子教育对不良亲子关系的调适[D]. 曲阜师范大学, 2008.
[5]张 云,卢芳,漆淑萍,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障碍及对策[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18.
[6]张 旺, “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重庆市主城区的几个个案研究[D]. 西南师范大学,2001.
[7]权 慧,赵庆华, 对现阶段小学教育中家长参与教育现象的分析[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0,(5):59-60.
[8]朱永新, 新教育[M]. 广西:漓江出版社, 2014: 221.
[9]杨 雄,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问题与对策[J]. 探索与争鸣, 2007,(2): 68-71.
(责任编辑:王国红)
Preliminary study on family education burden of families with elementary students
CHEN Wen-bin,TONG Xue-feng
(School of Science of Education,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the new basic education reform has drawn more and more people’s realizat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for children's growth. Family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ldren's education, is an indelible influence on children's life. The burden of family education refers to the pressure or responsibility of parents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factors such as parents' expectations of children, family condition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parents, and po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families and school.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burden are to set up a parent school, to regulate the tuition fees of the guidance institutions, to improve the connection organization of the family and school, and to confirm the "Parent certificate".
family education; burden; current situation; contributing factor; countermeasures
2017—02—04
陈文彬,女,江苏徐州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以及情感教育; 佟雪峰,男,江苏徐州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以及情感教育。
G625.5
A
2096- 3130(2017)04-0116- 05
10.3969/j.issn.2096-3130.2017.0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