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科院校卓越设计人才培养的柔性化机制探析
2017-07-10顾晓卉江苏省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24000
徐 丹 顾晓卉 (江苏省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224000)
地方工科院校卓越设计人才培养的柔性化机制探析
徐 丹 顾晓卉 (江苏省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224000)
基于生产形式的更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地方工科院校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遵循柔性化培养的新思路。通过对人才培养定位的多层次需求定制、实践教学平台的创新性供需协同、师资队伍建设机制的多元互动等途径,秉承“可持续”评价观念和实施“精细化”评价流程,构建“定制化和服务性”的能力培养体系,充分利用学校、地方、行业等资源,培养出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创新应用型卓越设计人才。
柔性化;地方工科院校;卓越设计人才
“‘文化+’视域下长三角设计博物馆的功能演进及发展策略研究”2016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徐丹,16YSB014;
“协同进化视域下江苏智慧博物馆的艺术功能演进研究”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徐丹, 2015SJB760。
自从与“工匠精神”一道出现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柔性化生产”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研究热点。柔性化生产是相对于规模化、批量化、标准化的“刚性”传统生产而言的生产形态。一方面随着社会对生产低能耗及高效益要求的日益加强;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时效性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由此多样化、定制性和可控性强的柔性化理念应运而生。
一、目前地方工科院校卓越设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工科院校中的设计专业由于大多是从本校优势工科中延伸和拓展出来的,着重打造应用型的专业特色,相对更容易融入工程实践,在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美术学院的卓越设计人才培养的道路。但由于所处的地域限制,所依托院校的背景不同,地方工科院校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在制定和评价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正确分析和深度思考。
(一)同质化的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多元化发展之间的不协调
地方工科院校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样不能采用“放之四海皆准”的统一标准,而忽视设计专业具备科学严谨逻辑、又富有艺术激情思维的个性化特色。尤其是当前设计行业面临服务主体日益多元化、市场需求日趋多样化的趋势,地方工科院校设计专业如果失去地域带来的市场活力和专业特色支撑,会因师资力量、生源素质和教学资源的差距,导致能力无法与顶尖院校的毕业生相比,削弱了为地方服务的主要效能,最终丧失职业竞争力。
(二)缺乏针对性的评价内容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之间的不适应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理念和形势下,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评价内容应着眼于提高人才供给的质量、特色、效率和创新性,强化“创新应用是核心,创业就业是目标”的内涵建设,加强对职业定位和专业能力的探究,定制具有多元化、可持续性和选择灵活的教育资源、环境和服务模式,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
二、柔性化——地方工科院校卓越设计人才的培养思路
人才培养柔性化的优势在于综合和全面把握市场人才供需变化,迫使人才培养在定位和模式上具备更强的细分能力,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优化,还包括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和教师能力的拓展,以及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推动教学系统更加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为专业发展取得更好的效益。
(一)多层次的需求定制——“艺工结合、多维协同”的人才培养定位
柔性化是由需求的多样性决定的。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也需要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设计行业对于低技术、少创新性的初级设计师和绘图员的岗位需求已渐趋饱和,而附加值高的创新设计型和技术服务型的人才需求不断增长。柔性化的设计专业培养方案能够按照市场需求定制、提供多层次人才有效供给,既注重与工科之间的渊源,又加强与艺术行业的契合,不断拓展与企业以及多个相关领域的协同。
(二)创新性的供需协同——“学用一体、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
设计的本质是创新。同样设计专业发展在“互联网+”时代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柔性化有助于实现专业和企业的创新协同,形成设计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双方通过供需平台,实现设计需求、设计流程、设计深化、施工指导、设计服务的同步,在短时间之内完成个性化设计的交易,让技术、市场要素等协同配置更便捷,从而提升设计质量和服务水平。
1.学用一体——建构“专业教学和校外实践协同互动,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相得兼长”的实践教学体系。把握设计行业的本质特征,以协同创新为理念,以实践教学与创新应用为平台,形成创新实践为驱动,知识、技能为两翼,学校协同企业、市场及社会共同培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引入作坊模式,树立“心手合一,知行合一”匠人意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贯穿地域优秀传统工艺研习,通过场所式的动手实践促进学生设计思维的转换和锤炼。在实践基地中,努力营造工作场所氛围,强化共享式教学,遵循行业工作规程、项目设计及服务流程,增强学生实践中的领悟环节和知识关联性。
2.开放共享——构建面向区域经济和地域特点的创意与设计实践教学平台。地方工科院校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学科专业的局限性,创造性的参与角色,在协作设计过程中更有利于展开跨界交流,碰撞出创意火花,导向更优秀的设计。向政府、企业、公众、制造商等征集设计课题,整合来自于网络媒体、创客空间、社会企业、设计院校、众筹机构等不同领域的设计师以及利益相关人的实践项目。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将平台的设计资源、生产资源、人才资源、管理资源纳入教学体系,让学生深层次地接触设计项目、施工管理中的相关工程问题。制订专业类资源共享机制和完善教师工作室管理制度,设立跨专业、进项目的课程教学,从科研项目中提炼实验项目,拓展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三、地方工科院校卓越设计人才“定制化和服务性”的能力培养体系
设计专业具有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边缘性的专业特征,涉及艺术审美、材料工艺、项目管理和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就业发展空间也涵盖行业内策划、教学、管理、推广及研究等方面的工作。需求导向是地方工科院校卓越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出发点,也是能力培养评价的重点。需求包含了专业拓展、现场实践和职业发展等内容,紧紧把握设计行业规律和满足地方对创意设计人才的需求,实现学生能力培养向定制化模式和服务性形态转变,培养目标集中体现在“五大能力”体系上。
四、卓越设计人才培养“可持续”的评价观念和“精细化”的评价流程
可持续性是柔性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卓越设计人才培养的评价方法需要结合地方院校和设计专业的实际,制定科学、操作性强、深入实施专业培育的评价体系,既满足当下需求,又适应后面的发展趋势,最终形成可持续评价观念和严谨细致的评价流程。
(一)评价观念——日趋完善和持续更新的评价体系
1.评价主体多元化。地方工科院校设计专业应该倡导差异化的评价导向;坚持校内、行业、社会、专业等并行的评价主体;以第三方评价为核心,开展评价机构资质认证,建立资质鉴定行业规范,优化“学校-企业-平台”间的效益评价机制,最终形成协同各方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2.评价模式多样化。实行多样化评价模式更有利于非功利性的实现,并非被动的接受检验,少关注结果,多注重培养目标的价值体现和改进过程的积极状态,强调自我修正,通过信息反馈促进改进,增设发展性和职业素质拓展协同理念的模式。
(二)评价流程——精细化匹配能力培养的评价程序
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采用指向明确、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和规范的评价过程,有效衔接评价各方阶段性的良性互动,提高评价效率。具体程序如下:
1.把行业、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的反馈数据引入协同评价机制,强化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监控。并将相关指标按照不同属性分解为若干个细化指标,并将上层指标作为标准对下层指标起到指导作用,环环相扣、互有影响;
2.围绕对“五大能力培育标准”(表1)和“五大协同评价机制”(专项评估、随机评估、专业评估、行业评估、社会评估)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评价,了解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目标评价数据确认);
3.通过对教学工作规范、质量标准,教育教学产品监测、反馈和教育教学效果考核的试运行效果(结合毕业生信息追踪)。管理部门汇总评估结果,将结论反馈教学单位,专业系进行修正后实施。形成更具科学性、系统化、长效机制和精细化的评价流程。
五、结论
地方工科院校卓越设计人才培养的柔性化机制坚持以“区域产业经济需求”和“工科背景为支撑”建构人才培养特色;实践“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强化“艺术与工科相融”、“教学与工程结合”、“人才与地方互动”的人才培养思路;在评价内容上完善社会参与性评价、专业自我评价、学生毕业后的跟踪评价等方式,更注重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评价和对后期发展潜能的关注。
徐丹,江苏省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系主任、副教授、环境设计、硕士。
顾晓卉,江苏省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服装设计、硕士。
“卓越理念下设计学科多维协同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教学改革” 2015 盐城工学院校级规划课题,顾晓卉,JY2015A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