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第九名成员走进地理高校课堂

2017-07-09王立娟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全班澳大利亚评价

王立娟

我伴随着学校高校课堂的成长而成长。作为基层一线教师,我一直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不断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效能,我深感地理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地理的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我的地理课堂教学谈谈自己浅薄的认识。

我校的“8333”教学模式已日渐走向成熟,尤其是八人为小组的团队形成了课堂中的主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有独学变为对学进一步完成群学,而在这过程中老师扮演第九个成员的身份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达到双赢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在七年级《澳大利亚》一堂课中,老师和两位主持人都是导游,带领全班游客一起参观澳大利亚的旅游景点,博物馆和牧羊场。首先老师作为全陪,要带领游客做出发前的准备,导游考考游客需要带哪些物品,游客畅所欲言,全班沉浸在一片要旅游的喜悦中,最终游客通过查资料明确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与我国季节相反,所带衣物也相反,这是一个学习重点,在大家的努力下顺利达到目标。接着导游说:“下面我们将乘坐国际名航198横渡太平洋,飞向澳大利亚”伴随着飞机的起飞声,将全班带到了神秘的南半球,第一站博物馆,由地陪马导全权讲解,在马导的带领下游客们长了知识,明白澳大利亚被誉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原因,这是第二的教学目标,下一站是夏导带领大家参观牧羊场,夏导又为游客们增添趣味性,一道:“结合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图,假如你是一名牧场主,会把牧羊场建在哪”将课堂推向高潮,这时的老师和其他人一样,进行全面考虑,在夏导讲解中,老师也替学生质疑为什么建在東南部最合适,导致夏导有些紧张有点语无伦次,全班游客也不禁笑了起来,最终大家得出结论,澳大利亚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完成第三个教学目标。最后,老师导游的一句“看看时间,我们的返程航班该起飞了”结束本次旅行。

与学生互换角色,增强学生的信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习气氛变轻松了,师生关系变和谐了,真正的高效也就不远了。尤其是在初二4班,每个星期的两节地理课,总是上的那样的愉快,每个组的竞争意识很强,在课前展示环节,由过去老师的质疑变为现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西北地区》一课中,第一块白板的主持人讲到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我马上举手发问:“因为气候干旱是不是西北地区就不发展农业了呢?”还没等主持人反应过来时,第二块白板主持人一句:“这问同学问的非常好,加分奖励”惹得全班哄堂大笑,马上严肃的讲解答案,此时的我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以后的地理课中,这样的问题处理也就司空见惯了,而最近的课上,每位主持人在讲解完毕后总加一句还有什么问题,好像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等待大家的质疑。在合作探究展示环节,也是有条不紊娓娓道来,有时一堂课留给我的时间少之又少,许老师开玩笑的说:“感觉你上课太闲了,没你什么事了”。

一堂好的课堂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激发每个小组成员最大潜力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把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侧重于过程评价和小组集体的评价。确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否则合作学习应有的教学效果就难以体现出来。

地理课堂通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拓展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空間,还给了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意识、行为、能力得以体现,个性得以发展。当然由于自己经验尚浅,在课堂整体掌控方面还不成熟,与学生互换角色后发现,在小组讨论环节,每组永远都是个别在发言,导致两极分化严重,有些学生整堂课就是个旁观者,一言不发,所以我在备课过程中,总是在想怎样提起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因人而宜因课而宜。我将继续学习钻研地理的高效课堂,争取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老师闲下来!

猜你喜欢

全班澳大利亚评价
原因
凭什么第一是你的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澳大利亚:和书来一场盲约
行在澳大利亚
全班发言最积极的两个人
澳大利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