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职教英语课程初探

2017-07-09李红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7年1期
关键词:职教互联网+英语教学

李红

(成都石化工业学校,四川 彭州 611931 )

[摘 要] 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为当代教育孕育了新生态。“互联网+”背景下的职业英语教育势必顺势而为,去探索新的发展方向;英语教师也应随着时代要求做出调整和定位。

[关 键 词] 英语教学;翻转;课程实施;教师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3-0045-01

《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一经发出,“互联网+”一跃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传统行业纷纷迎合“互联网+”的政策东风,开始探索行业的新发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里也正孕育着一场全新的技术变革——“互联网+”教育。而职教英语势必在“互联网+”创设的教育新生态中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探索!

一、“互联网+”背景下英语教学模式翻转与课程实施改革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深入,当今的职高生对网络的认可度不断攀升,他们的求知欲空前提升,因而传统的“讲授法”已无法与之接轨,借助互联网的高度优化作用来为现代职教提质增效成为不二之选!

在职业院校,英语作为文化课始终处于“鸡肋”的地位。由于“教师一言堂”模式的固化,教学内容与行业要求严重脱节,教学规划与专业要求不匹配等诸多问题,使英语教学在职业院校中的开展举步维艰。“互联网+”这一新兴技术的融入,势必为打破这一僵局注入活力。

(一)英语教学模式翻转

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学内容仅源于教材,教学场所也仅限在课堂,学生永远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其自主学习的渴望从未被重视。随着“互联网+”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将被翻转。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教学内容将从传统的书本过渡到广阔的网络资源,教學资源层出不穷、随时更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情进行自主选择、随时学习。教学场所也将从教室移位到网络,师生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如,在学习阅读“地标(landmark)”一课中,我对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1)列举了解的地标;(2)利用网络查阅地标的情况和英语介绍;(3)用自己的话简单地阐述最喜欢的地标。学生以此为线开始在网络上搜集,并归纳相关的表达方式。这种“步步为营”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求知欲,他们自能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求知。

网络的交互作用翻转了旧式的教学模式,让现代教育更加灵活。

(二)英语课程的实施改革

结合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传统线下教育为主的课程实施模式,建立起线上与线下相互结合的学习流程。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课堂实施往往是先讲后练。新教学模式将借力互联网把所授课程以“导学案”的模式上传到学习平台。教师对导学案中的教学环节进行设计,并利用PPT、微课、微电影等方式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解读。例如,在“课前预习”这一环节,教师预先整合网络资源,制作课前视频教材,让学生通过视频预热教学内容,从而带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在“课堂实践”中,设计分层练习,从“基础训练”到“思维进阶”,让学生自主选择与学力相匹配的题目来检测学习效果,而教师则根据大数据分析,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线下课堂内容的跟进。

二、“互联网+”背景下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互联网+”的跨界融合,翻转了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同时,也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发起了新挑战。面对技术进步引发的变革,作为英语教师需要重新定位。

(一)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与促进者

如今的职业英语课堂中,教师唱“独角戏”的场面比比皆是。教师成了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则成了“群众演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延伸发展,这一局面将彻底改观。网络的交互和虚拟功能为学生创设了全新的学习生态,学生可以进行“自助式”探索,而不受教师的“牵绊”。在预设的“任务”下,自由选择材料来进行学习,而教师则通过教学设计从旁指导学生完成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由主导转变为引导,更好地发动学生内心深处求知的小马达,从而完美诠释“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内涵。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研究者

互联网为现代教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为其打开了资源宝库。但是,这并不等于丰富的资源可以直接为我所用,要从庞杂的数据中去粗取精,找到有针对性、系统性的素材,还有待于教师对网络资源进行筛查,并依据课程教学进行整合。于是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者和研究者的地位得以彰显。“互联网+”融入现代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从此丧失了其“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配合职教专业规划的需要,英语教师在整合教学资源的同时,还须兼顾专业特点,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素材。以学前专业为例,可将《少儿英语歌曲》《少儿英文绕口令》等内容加入英语教材中。这不仅丰富了课程内涵,也兼顾了专业发展的需要,实现了学科的交叉与互补,体现了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职教特色。

互联网技术以其优越性深度融入职业教育,将带动新一轮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作为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要冲破传统教学角色的桎梏,重新定位,积极学习互联网,打造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引领职教英语走上全新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迎雪.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报,2003(2).

[2]俞仲文.建设“互联网+x”专业职业教育不能缺席[J].文教资料,2015(8).

猜你喜欢

职教互联网+英语教学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