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理论课本土化教学研究述评

2017-07-09高瑜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7年1期
关键词:本土化教学资源思政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摘 要] 本土化教学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模式之一。目前对于高校思政课本土化原因分析中,主要认为是全球化形势下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强化教学内容的需要、丰富教学方法的需要、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对于本土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认识上的狭隘性、整合开发的有限性、提炼升华的缺失性等方面;对于教学本土化的路径有教师队伍建设的本土化、教学资源的本土化等方面。通过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三个特点:在研究方法上,以个案研究为主;在本土化教学资源的研究视野上,得到更多重视的是区域性的地方文化资源特别是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三是高水平的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献稍显不足。

[关 键 词] 高校思政课;本土化教学;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3-0024-02

本土化的概念源于营销学,一般是指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国销售产品时,通过全面的调查,对世界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经济、文化、宗教、民族习惯、生活习俗等方面情况,对产品进行必要的包装,作出融入性调整,以实现更大的盈利。高校思政理论课面对日益复杂的教学环境,出现了诸多教学改革模式。本土化的改革路径成为其中之一,它强调教学内容、教学话语、教学资源的个性化过程,凸显区域特色、学校行业特色和教师的个性特色。本文对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本土化的教学改革文献进行简单梳理,以期对进一步研究有所帮助。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本土化原因分析

(一)全球化形势下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

当前全球化趋势明显,再加上我国社会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转型,也就导致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社会思潮也随之多元化。在此背景下,陈清指出,若本土资源不断丧失,则有可能会造成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的崩溃,为西方价值观的入侵提供空间,因而需要重视和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然而,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着片面追求新奇、过于强调追求理论创新和过分追求“国际化”的倾向,忽视从本土文化的根基出发进行探讨。王凤梅、梅宗奇指出,在国际化背景下,我国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目的和任务、教育内容等方面需要立足于中国,采取本土化行动。

(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浓厚的乡土意识和乡土情怀,“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便是中华民族对乡土怀恋的真实写照,这种情怀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民的血液中。就国家层面而言,本土资源有利于帮助中国人民更好地认识到自己面临的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力更生能力,从而增加对本国的热爱,提升对本国的信心与信任。另一方面,爱国首先是从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高校思政课开展本土化教学,利用本土化的案例和本土化的资源,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加深对家乡的了解。“这种情感会促使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选择留在家乡创业、工作等。在此意义上而言,高校思政课的本土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培养了高质量的人才,服务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强化教学内容和丰富教学方法需要

高校思政课由于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的统一性、教材话语的文件化等原因,大多采取讲授为主,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显得过于单调,学生难以接受和消化。从大学生接受学习的心理这一视角来看,本土文化最亲近、最直接、最真实,因而他们也最乐于接受,最容易从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在教学中,取材于本土活生生的人和事以及本土的历史,改变教师单方的机械教学方式,逐渐摒弃了教师传统的从理论到理论的空洞、枯燥说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情感基础,增加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四)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

深入挖掘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本土化教学资源、教育功能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时效性和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本土化资源是高校思政理论课将刚性教学体系转换为柔性教学体系的绝佳桥梁,将本土化资源有针对性、选择性和计划性地引入思政课堂,既扩展了教学体系,又充实了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的思政课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的现象,能够让思政课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使学生在亲自参与和体验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增强思政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二、高校思政课本土化教学存在的问題路径研究

(一)高校思政课本土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于高校思政课本土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曹迎认为主要是认识上的狭隘性、整合开发的有限性、提炼升华的缺失性等造成了地方本土资源的提炼不到位、内化不明显、研究不全面;曹峰以广东高校为个案的研究中指出,对本土文化的研究不够深入和充分,运用范围和手段的不足,导致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课程内容结合程度不深,进而导致思政教育价值的效果不佳。崔金辉、钱宇伟则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对本土文化的发掘和利用还处在一个很浅的层次上,缺乏系统性、创新性。

(二)高校思政课本土化教学的路径研究

1.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本土化。将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其育人功效,必须拥有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团队。要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本土化,作为授课的高校思政教师的因素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深化对当地本土资源的了解,增加对本土资源的认同程度和理解程度,才能更自如更熟练地将本土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其次,本土教学资源多样、分散而缺乏层次感和系统性,需要进行有的放矢和集体研究,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挑选,形成系统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并找准切入点并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2.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的本土化。整体上而言,已知文献对本土化教学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和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上,大多研究主要是从介绍本土已有的红色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再结合地方性院校的特点,对上述资源加以利用,如兰虹通过对黑龙江红色资源的研究,对黑龙江高校红色资源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分析,结合黑龙江红色资源的优势,希望找出高校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方式的新突破。曹峰则讨论了广东地方历史文化能够为高校思政课提供诸多宝贵的本土化教学资源和素材,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曹迎则进一步拓展了本土化教学资源的范围,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应依托地方本土的红色资源、历史人文资源、民族团结和睦进步资源、自然生态资源、社会发展资源,增强高校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的情感基础和本土关怀,进而实现思想灌输的目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等入心、入脑,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高校思政课本土化教学的具体路径。崔金辉、李颖认为应当从校园文化、课程建设、教育实践、新媒体、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实践创新,形成思政教育的合力。梁晓理认为,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媒介平台和科研实践,将本土化资源转换为课程资源,进一步拓展思政课教学资源空间。蔡萍萍则认为,应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文化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合建设。

三、小结与思考

目前,对大学生思政课本土化教学的研究成果较多,为进一步研究本主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在研究方法上,以个案研究为主,主要是通过总结某所高等院校或某个小范围的区域在本土化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这种研究取向更多的是介绍在本土化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理论总结和提升的层次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二是本土化教学资源的研究视野上,得到更多重视的是区域性的地方文化资源特别是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对本土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民族多样资源、自然生态资源的研究和讨论较少,对高等院校行业特色的资源挖掘更是不足,研究的视野还有待进一步拓宽。三是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更多的研究成果为经验介绍,论文所发表的学术刊物更多为省级期刊,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献稍显不足。

参考文献:

[1]陈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10.

[2]王凤梅,梅宗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球视野与本土行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5):28-29.

[3]李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土化教学案例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2):55.

[4]孙月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树立本土文化的品格[J].职业与教育,2014(8):42.

[5]梁晓理.挖掘本土特色资源提高地方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J].理论观察,2014(5):143.

[6]李桂红.本土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思考[J].中天学刊,2013(5):114.

[7]谢金萍.地方文化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枣庄市为例[J].枣庄学院学报,2016(8):117.

[8]周妍.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课本土教育资源开发利用[J].广西社会科学,2016(8):219.

[9]曹迎.论地方本土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28-29.

[10]曹峰.略论广东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几个角度[J].高教研究,2015(1):48.

[11]崔金辉,钱宇伟.扬州本土文化应用于本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61.

[12]兰虹.借助黑龙江红色资源创新高校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方式[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3(3):90.

[13]崔金辉,李颖.以本土文化创新高职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5):56.

①本文系2015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课题“高职院校思政课本土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GXGZJG2015B221)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高瑜,法学硕士,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本土化教学资源思政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