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匠精神”的导师学长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07-09周向军
[摘 要] 中高职衔接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针对中高职衔接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工匠精神的内涵,构建充满活力的中高职衔接校企双主体人才共育机制,三方共建工作室平台,形成中高职衔接的“导师学长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并在中高职衔接信息技术类专业中进行深入实践,探讨这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育人模式对中高职衔接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意义。
[關 键 词] 中高职衔接;信息技术类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050-04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明确各级技能人才定位,建立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设置体系。”目前中高职衔接迎合了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需求,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做出了有益探索,推进了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进程。但是,由于中职和高中毕竟生源不同,教学方式也有区别,所以在中高职衔接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中高职衔接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来自中职学校的高职学生往往专业技能比较强,但普遍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职业精神较弱;而现有的教学模式重在学科知识的灌输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才培养体制落后,缺乏个性化、创造性
现阶段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主要以通用型培养方式为主,培养过程不能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想和个性化思维,没有采取措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难以应对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要求。
(二)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手段缺乏实践性
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要求老师具备相应课程的软硬件操作技能。然而,大部分教师在后期教学中没有及时更新知识技能,教学途径和方式都采用自己在校期间所学的方法,脱离计算机发展的实际,所谓的教学项目案例分析也只是纸上谈兵,与社会脱节。
(三)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行业要求脱节,缺乏可持续性
各专业各自为政,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实训与行业要求脱节,缺乏岗位实用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是按照课本的实训步骤进行验证性实训,实训内容缺乏真实环境,难以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综合能力,忽视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培养。
(四)实践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系统性、多样性
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缺乏系统性、多样性。往往以单门课程实训教学为主,缺乏集合各项专业技能的综合实训。学生在实训教学中缺乏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参与实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很少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在实训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很难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品质。这些都为塑造工匠精神增加了难度。
我们认为,高职对这类学生培养的着力点应当在其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上,而不仅仅是专业技能提高,其中重点是培养专注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至臻完美的工匠精神。
中高职衔接信息技术类专业基于“工匠精神”的导师学长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尝试回答中高职衔接学生应当“怎么教”这个课题。主要通过联合高职、中职、企业共建工作室平台,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形成工作室项目课程。通过工作室平台建设真实工作环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职业人”,通过真实的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责任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于“工匠精神”的导师学长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设计
(一)构建充满活力的中高职衔接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共育机制
我们成立了统管实践教学工作的项目教学中心,对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开发校内教学实训项目进行统一规划、统筹管理,对实习实训进行统一管理。搭建以专业建设为纽带的中高职衔接校、企合作工作室平台,使之成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生产实训基地,该平台由项目教学中心实施,融合实训教学、职业技能比赛、职业技术鉴定、社会服务功能为一体,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人才,形成“中高职衔接、校企共建、过程共管、人才共享”的合作育人机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
根据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与企业合作,由项目教学中心管理系列工作室、创业中心、实践基地。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驱动,以生产性项目为导向,安排老师和企业技术骨干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双重功能。其基本过程为根据项目教学中承接的合作企业项目资源,组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开发与规划,按照“知识技能+项目实操”的改革思路,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方案的制定与批准、项目实施过程组织与管理、阶段评估与修正、项目完成与总结等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心运营与校行企合作机制如图2所示。
依托项目教学中心,把真实项目引进教学中,把教学内容融入真实项目中。项目教学中心组织各专业工作室根据项目要求组建项目团队;在项目运营期间,由企业方提供技术支持,项目团队负责引导学生参与,承担主要运营责任并为风险负责。同时开展课程项目化教学,企业针对学生的实践情况,适时派遣技术骨干参与课程教学与指导,形成多方参与项目的工作过程。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树立起对工作执着、对项目负责的态度,培养学生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的职业素养,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融入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使学生具备进入行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逐步成长为具备“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三方共建工作室平台,形成中高职衔接的“导师学长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建设中,我们联合中职、企业三方共建工作室平台,项目教学中心承接的校内外真实项目由各专业工作室实施,工作室平台将课堂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将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同时把工作室平台打造为教师科研基地和竞赛培训基地。在人才培养中以专业核心课程项目化、实训内容任务化、技能锻炼过程工作化为目标,构建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师资队伍、保障制度和工作室实训环境,形成基于“工匠精神”的导师学长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为主导,在学生学完基本的课程知识后,引进行业专家参与“工作室制”教学,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为核心,以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将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由工作室导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真实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综合技能的训练,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导师学长制工作室人才模式是将“导师制”“学长制”以及“工作室制”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它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学与实践创作融为一体,在工作室运行时,我们让导师负责,学长作为导师的得力助手,在传承导师的技能时指导教学实践问题,教学相长,保证工作室成员的延续性。在中高职衔接专业,学生经过两年素质基础和专业基础的学习,在三二转段考试后,就可以由导师进行面试,选定专业发展方向并进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高职一年级学生就可以进入相应的工作室,由导师进行指导,向学长进行学习,逐步实践完成虚拟项目到完成企业真实项目,由项目助手向项目骨干发展,而高职二年级的学生是工作室的主力军。他们普遍能承担企业的真实项目,并能指导学弟进行工作,部分还能在完成项目的基础上积累技术优势进行创新创业。
“导师学长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明确的职业岗位需求,在学生选择相关专业工作室的时候就为学生在校学习与未来就业的无缝对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工作室推行准企业的企业化工作管理方式,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使学生进入工作室后产生“准就业”的心态,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认识到学习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基于“工匠精神”的导师学长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重构突出“双核”能力的“4+1”模块化课程体系
专业根据“企业用人、学校育人”“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通过广泛的行业、企业调研,与行业专家、企业骨干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构建能力为本、注重职业素养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依据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能力需求分析而设置,基于认知能力循序渐进原则,既考虑学生初次就业岗位群所需知识与能力,也考虑学生未来发展所需拓展知识与能力,围绕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围绕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设置基础素质类课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在此基础上构建工作领域与课程、岗位任务与核心能力双对接的“4+1”模块化课程体系,凸显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五个课程模块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依据岗位素质能力要求增设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将职业沟通和礼仪训练作为必修科目纳入课程体系,同时开设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选修课程。根据职业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拓展模块课程。
(二)组建适应项目化教学需求的教师队伍
我院专业教师是工作室运行平台的负责人,是项目化教学的主力军,为确保我院实践教学的有效推进,我们通过“聘、转、学”增加适应项目化教学的教师数量和提升教师水平。
(1)聘请合作企业单位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能力的技术骨干作为我院的兼职教师,并对其教学能力进行一对一培训,或招聘已经具备“双师型”条件的应聘者;(2)明确要求和鼓励现任在职教师结合学院专业特点,根据自己的技术特长和所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到相应企业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和跟岗实践,逐步成长为“双师型”教师;(3)出台政策,规定教师聘期内必须利用假期时间到企业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参加项目实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大力引进真实项目,保证项目教学的正常开展
我院在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和专业实训室建设的同时,也对实训教学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改革和有益的探索。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邀请企业教师进课堂,引进真实项目进行训练。具体做法是与进驻我院项目教学中心的多个校企合作单位积极沟通,邀请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实训项目的设计,或直接让学生参与到真实项目中,有效地提升了实训效果。
“导师学长制”工作室每学期都必须承接企业真实的项目与任务,并将其转化为教学项目,由于此类项目和任务强调项目的现场性、知识的综合性,其实训形式、内容与单项实训课程有较大的差异,所以我们与企业教师研究并构建了适应综合实训方式的培养方案,重点突出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依托“导师学长制”工作室,校企合作、导学促赛
依托“导师学长制”工作室,建立以教育信息化、大学生摄影、大学生计算机设计比赛等全国性竞赛为龙头,以动漫制作、计算机网络应用等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为重点,以校内教育信息化、计算机多媒体综合技能、大学生原創摄影与微电影等竞赛为基础的“三层面”竞赛构架。形成“两级管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企业参与”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模式。通过竞赛,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磨炼了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更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达到以赛代练的目的。三年来,我院学生获得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立项项目(攀登计划)2项,在参加的省级职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共31项。
(五)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促进“作品”向“产品”的转变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依托“导师学长制”工作室孵化创新创业团队,探索“合作型”和“独立开发型”的校企合作开发项目的新模式。我们创办了大学生创业基地,制定了《信息学院创业团队管理条例》,规定了团队负责人必须为信息学院学生(含毕业一年内),其成员原则上必须为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在校学生,创业团队均安排了相关专业指导教师。入驻的创业团队主要以科技服务性行业为主,支持具有专业性特点的、与本专业相结合的团队,支持物流、网络、电子商务等行业类型。
经过精心地“孵化”和培育,目前入驻基地的创业团队有UI交互VI设计团队/4人、动漫AR软件开发团队/3人、影视剪辑团队/16人、室内户型设计团队/4人、Unity3D手机软件开发团队/8人、网站开发项目团队/6人等六支创业实践团队,这些团队开发出了一批具有较高商用价值的移动数字媒体应用系列产品,促进了“作品”向“产品”的转变,使“共赢”口号落到了实处。
(六)重视教学质量管理,建立适应项目教学的教学保障体系
在统一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大力推进项目教学的教学管理与监控保障,建立了一套与项目教学相适应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建立教师评价体系。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控:(1)看项目化课程教学计划是否符合职业岗位需求;(2)看教学项目能否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3)看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是否有目标、有要求,检查是否指导到位;(4)看通过项目化实践教学,学生能否掌握一种专项专业技能;(5)通过检查项目化课程实施中的过程文件,例如计划、周记、总结等来评价教学质量;(6)组织人员对实践教学进行听课、巡视、督察,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发现不良问题,及时调整解决。
2.建立学生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实行全程监督,加强过程管理和指导,每参与项目实践都有实训报告或项目成果,由校内外导师评定成绩并作好记载,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依据。
3.建立与企业沟通的常态机制。我院已建立一套与企业沟通的完善机制,就双方教师、企业与学生、校企之间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能及时反馈与沟通,以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和双方的权益,促进校企合作能够在和谐、理解、包容、共赢的氛围中持续发展下去。
我院通过中高职衔接信息技术类专业基于“工匠精神”的导师学长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使专业教学质量得到改进和提升,带动了我院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发展与进步,从而推进高职院校中高职衔接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基于“工匠精神”的导师学长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真实项目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工作室准企业的企业化学习工作和管理方式,改变了原有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了专业的教学质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缩短了学生从学生身份到职业角色的转变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精神,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培養工匠型人才的实践水平,为其他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方法上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圣来.我们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N].文汇报,2016-04-01.
[2]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3]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
[4]冯明兵.对高职“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33).
[5]周向军.基于“导师学长制”工作室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6(4).
[6]周向军.以真实任务为驱动的导师学长工作室运行机制研究[J].职业,2016(8).